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0000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1最新 料推荐案例一现我班有个学生叫胡胜龙。 三年前我刚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时, 他可谓是班级中最邋遢的孩子,白皙的小脸上总是挂着两行鼻涕, 校服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身上时常还发出异味, 致使班里的学生都渐渐远离他, 学习上更不用提了, 上课无精打采,搞小动作,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作业也不认真完2最新 料推荐成,字体真是“龙飞凤舞” 。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经常有任课老师和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

2、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 不要失去信心 , 只要坚持不懈 , 就终会有成果的他无进步, 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 谈话中,我了解到其实他的父母经常忙于自家生意没时间管理他的学习及生活, 甚至有时午饭都没着落, 自制力较弱的他经常流连与放学的路上,回家就与动画片为伴, 常常忘记学习。

3、因此致使学习成绩很差,久而久之父母认为他不是学习的料, 常常责备他的考试成绩, 对学习失落的他变得更加懒散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百不堪。 自暴自弃的他开始放任自己。 所以才有先前介绍的模样。 为了能帮助他走出内心的阴霾区, 我经常给他鼓励, 在作业上写下评语“今天的作业进步很大, 希望继续前进”;“今天看到你回答问题的样子很可爱,我喜欢这样的你” ;“这次考试有进步,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 不要歧视他, 要

4、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此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 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 , 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 他自己的努力下, 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 我还特意安排班级事务给他去做,因为他是位爱劳动的孩子所以我选他为室内劳动委员,不负众望的他表现非常优秀, 以实际行动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改变中的他还自信满满的参加了校合唱队,看到他如此知上进我很欣

5、慰, 并找到音乐老师要求给他一份队长的工作,从那以后,他的变化更大了,脸上干净了,校服整洁了,身上的异味消失了,学习虽算不上优异可在蒸蒸日上。说起话来也铿锵有力。 他的进步使他的父母颇为吃惊,借着家访的机会把他的改变向。 他的父母说了一遍, 并要求每次都要看孩子的各项演出。如今的他很快乐, 再不是那个惹是生非的孩子了。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案例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 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 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实施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各异差异,这就需要教

6、师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 开展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这也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循循善诱, 实施素质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诲人不倦,且有恒心和耐心。 家庭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学校教育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在于家长相互关系中,教师应视家长为教育者,是自己一个战壕的“战友”,尊重家长,重视家长的教育作用,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沟通,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校内外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 心理状况,使家校之间3最新 料推荐密切配合,采取因地制宜的驾驭策略, 形成驾校的教育合力, 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和发展。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 教师的职业需要睿智、 机智、理智、德

7、治。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我的感言: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案例二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打人案例分析今年班中又有一个学生, 是新来的, 开学没几天就有人频频来报告: “老师某某人(这位新来的)打我。 ”问他们被打原因,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玩玩之中就被打了, 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 可是接下来天天都是这样, 难道是他就是有这个爱好?喜欢打人?怎么办呢?于是我和班主任找来了他的父母, 了解一些情况令我惊讶的是,他父母告诉我: “老师,孩子不乖

8、,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 ”看着他们,我想孩子喜好打人的毛病要改掉,除了老师的引导教育外, 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一起改掉。 这个孩子不笨,脑子还挺聪明的,就是喜欢打人。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这坏毛病。案例分析: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这位小同学有喜好打人的坏习惯, 表现为他一有空,他就会找理由,想办法,随时随地去捉弄人,骂人甚至打人,我想:或许他还有一点认识上的无知, 不过他的心理里应该带有一种所谓攻击性的心理,攻击性心理就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 采取有害于他人、 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性心理常表现为: (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

9、执,好捉弄人。这类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 更见不得别人疏远自己。 事事好与人争第一, 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或者疏远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 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 ( 二 ) 爱惹事,自控力差。这类孩子平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 ( 三 ) 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时常乱发脾气。这类孩子往往在家中娇生惯养,家长拿他没办法,稍有不顺,便耍性子,自我中心意识强, 容不得别人的批评。 综上所述该生行为不算攻击性强的行为 ,也要算爱打闹的不良行为,如果没有加以控制和教育,将来

10、就可能走上歧途。案例三郭某是一位我们班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 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 面对激烈的竞争, 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 那儿也不如别人, 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 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 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案例分析: 1. 个人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 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

11、、 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4最新 料推荐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家庭因素:鲁某某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 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 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 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3. 教师因素 :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

12、内向学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 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 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 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 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案例(四 - 六)小学生适应困难教育案例一、 封闭型我在班上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女孩, 样子十分的瘦弱, 一双怯怯的眼睛让人生怜,当我无意中抽她起来回答问题时, 发现无论我费多少工夫, 都没法让她说出一个字。在课后的了解中, 我知道了她在所有的课堂上都如此, 与同学的交流也几乎没有。她是不能说话

13、还是不想说话?通过与家长的沟通, 我很快弄清了她不说话的原因:孩子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外公外婆寡言少语,而且特别怕事,认为外面的世界很可怕很危险, 因此平时几乎不让孩子出门与人交往。 而且,孩子在幼儿园曾听到老师恐吓学生, 要是不听话, 就关黑屋子等, 因此孩子表现出特别胆小怕事, 尤其是在学校这样的公众场合, 尤其是面对老师, 她的戒备心特别强烈。她在家里说话很正常,只是声音很小。在了解了孩子不说话的原因, 我心里有了底, 过去的教育让这个孩子在公众场合极度缺乏安全感, 要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说话, 老师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十分温暖的学习氛围。于是,我先告诉孩子我了解了她的情况,没有关系的,我们慢慢来。我在很长一段时间, 没有给她任何的压力, 只是不时以不经意的眼神、 手势、语言、微笑等鼓励她的每一个优点。比如她听得非常认真,字写得特别棒等等,我还经常当着她的面把她的优点讲给妈妈听, 慢慢地孩子对我的距离明显缩短了许多。终于有一天,我在我的课堂上,看到她怯怯地举起了手,很快又犹豫地放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