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9639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质量检测(四)一、基础巩固(1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潦:雨水大B无稽之言,剿袭之说 稽:根据C究其所以纷纶 究:探究D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豪:豪爽解析:选DD项,豪:豪迈。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上称帝喾,下道齐桓B光绪十七年六月在伦敦使署,公度自序C马牛而襟裾D朱陆异同,干戈门户解析:选AA项,名词作状语,往上。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写序言;穿衣服;动干戈,攻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A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B煤炭居十七C虽源

2、流不异,而所遇不同D未有不切于人事者解析:选CC项,“源流”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是“源头流派”的意思。A项,行事:古义指“具体的历史事件”,今义指“做事”。B项,十七:古义指“十分之七”,今义指“十七”这个数字。D项,人事:古义指“社会现实”,今义指“人员的升迁任免等”。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目击之而身历之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其谁信之哉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A/B/C/D/解析:选A助词,的;代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默写下列名篇名句。(4分)(1)

3、泪眼问花花不语,_。(2)有我之境,以我观物,_。(3)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4)衣带渐宽终不悔,_。答案:(1)乱红飞过秋千去(2)故物皆著我之色彩(3)昨夜西风凋碧树(4)为伊消得人憔悴二、阅读提升(57分)(一)课内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圣如孔子,言为天铎,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

4、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知史学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将以经世,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不特无门户可持,亦且无以持门户矣。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于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蕺山得之为节义,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空言问学,则黄茅白苇,极面目雷同,不得不殊门户,以为自见地耳,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或问:事功气节,果可与著述相提

5、并论乎?曰: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且如六经,同出于孔子,先儒以为其功莫大于春秋,正以切合当时人事耳。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则吾不得而知之矣。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未有不切于人事者切:切合B知春秋之将以经世 经:治理C而面目迥殊 殊:不同,差别D果可与著述相提并论乎 果:果敢解析:选DD项,果:果真。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B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

6、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C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D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解析:选C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首先从“天人性命之学”切入话题,以“不可以空言讲也”立论,由此展开全篇议论。B作者认为,肇自朱熹、陆九渊的学术之争,到后世愈演愈烈,实在是治学的

7、桎梏,学术的荆棘。究其根本,还是空言鼎沸,不食人间烟火之故。C第二段中作者用三个排比句,连贯而下,再次叙述了史学的渊源及其意义。认为“史学之本于春秋”。D文章结尾一段,作者以一问一答的反问方式,通过对质疑的辩驳,进一步批判了“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风气,再次申明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思想,充分表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解析:选DD项,作者以一问一答的设问方式。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5分)译文:_(2)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5分)译文:_答案:(1)我要把我的思想托付于空洞的理论,倒不如在叙述具体历史事件

8、中体现出来深切明显啊。(2)是因为他们只是空话沸腾而不切合世事罢了。(二)课外阅读(38分)(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

9、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

10、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节选自明史傅珪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言

11、文断句。通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先从比较容易突破的地方下手,“左中允”是官职,“进左中允”就是提升为左中允的官职,显然“进左中允”不能破读,先排除C、D;再从语意和句子完整性上判断,“降珪修撰”指的是降旨让傅珪编修会典,与前面的“官”不能连读,再排除A。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

12、两处京城。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A项,“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选项提到的“土地”“户籍”都不属于礼部职责范围,而应归户部掌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

13、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解析:选C本题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有误,原文有“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是说两京言官上奏章请留,但是皇上没有答应,这里不听的主语是皇上,不是傅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5分)译文:_(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5分)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权幸”,得帝王宠幸、有权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