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9158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三课 隆中对(答题时间:60分钟)(一)基础知识:1. 填空隆中对节选自,作者,字,朝史学家。所著记载了三国的历史。曹操比于袁绍,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2.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A. 好梁父吟ho因屏人 bng猖蹶juB. 屯新野tn先主遂诣亮y倾颓tuC. 亮躬耕陇亩lng不可胜数shng乐毅yuD. 欲信大义shn北据汉沔min帝室之胄zhu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谓为信然( )此人可就见( )4.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 自董卓已来B. 欲信大义于天下

2、C. 故患有所不辟也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5. 下列“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类的一项是( )A.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B. 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6. 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B. 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C. 惟博陵崔川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二)综合能力训练:1. 请结合你所读过的文学名著,

3、填人名,补足歇后语。(1)(_)借东风巧用天时 (2)(_)借荆州有借无还(3)(_)进曹营一言不发 (4)(_)上梁山官逼民反(5)(_)打宋江过后赔礼 (6)(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 根据语境和句式仿写。 也许,在绚丽的天空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苍白,你会懊恼; 也许,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你会自卑; 也许,_ _,_ _,_ _ ;然而,你却不知道,你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有浪花的轻快, 。(三)阅读:文段一: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

4、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 国险而

5、民附( )(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 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B.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3. 翻译下列句子挟天子而令诸侯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4. 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5. 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曹操:孙权:刘表、刘璋:诸戎、夷越:文段二:亮躬耕陇亩,好为梁

6、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

7、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

8、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1. 解释加点的词语:谓为信然 ( ) 由是先主遂诣亮 ( )欲信大义于天下(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内修政理 (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 简答题:诸葛亮为了达到“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政治蓝图,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文段三:曹操诓父(2012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12分)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

9、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

10、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3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4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试题答案】(一)基础知识:1.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 承祚 晋 三国志魏、蜀、吴则名微而众寡 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 2. C 3. 常常器重、重视大概亲自确实这样接近、趋向 4. D 5. A 6. D (二)综合能力训练:1. 诸葛亮 刘备 徐庶 林冲 李逵 猪八戒2. 略(三)阅读:文段一:1. 尽 地势 归附 不仅 而且 兴旺富裕2. A3. 略4. “

11、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5. 不可与争锋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取而代之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文段二:1. 确实这样拜访通“伸”,伸张爱抚,爱惜政治亲自2. 这个人值得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意图吗?不只是天时,也是人的谋划好啊。百姓谁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呢?3. 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根据:分析占据荆州的必要性、可能性,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可能性。文段三:1.好,做2. B(未经洗涤的) 3.喜,赐4. 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