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行业新标准(9月11日).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59106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X 页数:3 大小:3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奶行业新标准(9月11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牛奶行业新标准(9月11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牛奶行业新标准(9月11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牛奶行业新标准(9月11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奶行业新标准(9月11日).ppt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牛奶行业的新标准? 前些日子,关于中国乳业新国标,引发了全民讨论。南北两派各持一词,争论不休,反 映了南北两派争夺市场的利益诉求。显而易见,是蒙牛和伊利为代表的北方派,在制定中国 乳业新国标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牛奶行业的低利润,导致了企业以规模为导向的竞争。 而规模竞争带来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解决不了,就采取了降低牛奶标准的方法,以保证规模的 发展。这种以降低牛奶质量和安全的竞争的直接结果,就是全民丧失了对于国产奶制品的信 心。 中国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统计数字显示,尽管 2010 年进口奶粉平均价格大幅上涨 42.6%, 但我国奶粉进口量仍同比增长了 67.8%,达 41.4 万吨

2、。与此同时,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统计,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产量却下降了约 12%。信任危机造就了国人在乳品、特别是婴幼 儿配方奶粉的消费上“舍近求远”的偏好。 光明乳业总裁裁郭本恒称,中国生奶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国家奶业标准太低,不止 是伤害消费者,也是在害农民。牛奶是一个基础行业,不光涉及到平时千家万户所需的鲜奶, 奶粉。还涉及到需要牛奶和奶粉的很多其它食品制作。蒙牛和伊利等企业为了自己的眼前利 益,不惜动摇整个国家的乳制品行业信誉。 台湾的塑化剂危机动摇了整个台湾的食品工业和台湾食品出口。我们家以前还时常买些 台湾食品,这下省事了,都不买了。在发达国家,这种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在哪个企

3、业 发生,基本上是倒闭的结果。之所以在中国接连不断地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大环境有生 存的条件。 真的希望有一天,民众对待食品安全问题,也像对待药家鑫一样,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 就会少了很多。其实,解决问题的力量,很多时候就在民众的手里。如果大家都不买出现食 品安全的企业的产品和股票,那一家企业倒闭了,将换来更多好企业的崛起。 南北乳业阵营火拼“新国标”重创市场 “中国乳业新国标”引发的口水战依然争论不休。而“口水战”越持久所引发的负面 效应也越大,就犹如一块石头扔到水里,水中泛起的涟漪越来越多。在无休止的争论中,消 费者对中国乳品的信心不断被摧残。 乳业新国标从起草、制定过程中,就有两派阵营在

4、不断争夺,而此次新国标之争正是 代表两大阵营的专家为各自阵营利益所进行的火拼。其中一派以南方王丁棉为代表的巴氏奶 阵营,坚持以巴氏奶奶源标准制定标准,攻击新国标;另一派则以北方内蒙古奶协金海、那 达木德为代表的常温奶阵营,在维护奶农利益、符合国情的旗号下力挺新国标。 无论是攻击还是力挺,中国乳业都在围绕“新国标”的这场争斗中变得“千疮百孔”, 消费者对国产乳业的信心再次遭受重创,已跌入谷底,整个行业受损的格局已经形成。 现状:两大格局是乳业不成熟的表现 造成我国出现两大阵营的格局,实际上是我国乳业不成熟的表现。目前两大派对新国 标的争论都走了极端,而且这样的争论对行业健康发展并没好处,也解决不

5、了实质问题。争 论只会使消费者对国内乳业的信心带来负面作用,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度提升没有好处。,- 1 -,学 海 无 涯 乳业新国标争论再次引爆,缘于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在 “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 坛”上的讲话。王丁棉在会上炮轰生鲜奶新国标的细菌总数、蛋白质两项指标“创历史新 低”,为“全球最差乳业标准”。随后,以内蒙古奶业协会金海、那达木德为代表的一派反 击,宣称“现行乳业标准符合中国国情”。两派观点一亮出来,国内乳业存在多年的巴氏奶 派与常温奶派斗争就“青山隐隐”了。 巴氏奶派与常温奶派的争斗从未停止,而两大派对制定乳业国标“话语权”的争夺也 暗斗多年。此前,2004 年起,两大派就围绕

6、乳业“禁鲜令”明枪暗战。2009 年时,三聚氰 胺事件后,国家拟重新制定和修改乳业新国标,在此制定和修订过程中,两大派的争夺再度 升温。两大阵营、两股力量和利益集团的博弈,让人质疑,消费者也由此裹挟其中,辨不清 事实的真相,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护?国内乳制品安全谁来保证?在两个利益集团的博弈中 被抛到一边。 市场:消费者信心争论中再度被打击 新国标争论不断升温,其负面效应也在不断倍增。“我该相信谁?”消费者们对于这 场争论,更多的感觉是“行业很乱。”而“喝低标准牛奶不如白开水”的言论,让消费者本 就脆弱的乳品消费信心,再度受到打击。在网络上,不少有消费者直言,这场争论的结果是 让我们看清国内乳品

7、的低标准,逼得我们要喝“洋奶粉”。另有消费者表示,本来刚恢复一 些对国产乳品信任,想不到再次“受伤!” 真正危机的是中国奶业,大家对中国奶的信心缺失。两大阵营的争论实际上是揭行业 内幕,这会引起并误导消费者认为国内乳品是按最差标准乳品生产的,从而引发对该行业整 体食品安全的担忧。经历过去种种乳品安全事故,消费者对国内乳品的信心本就缺失,草木 皆兵,现在无休止的争论,只会越来越打击消费信心和对行业的信任度,这种负面效应的传 播还会产生连锁效应,比如消费者对乳品信心和信任度的流失,可能会波及到其它食品行业。 林景新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在此时应强势介入以尽快消除产业和消费危机,以科学、权威的 解释解答

8、公众疑虑,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对出现问题的新国标进行改善。 乳企:自定企业标准高于国标 不少乳企其实对新国标并不在乎,新国标制定的只是行业“最低标准”,是一个进入 奶源合格的“入门门槛”,各个乳企都有自己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往往比国家标准高,尤 其是大型乳业,为提高竞争力,会采取国际标准、欧盟标准,甚至国际先进标准。在奶源收 购上,也会设定等级,按企业需求收购奶源。乳企在收购奶源时大多会分等级采购,不同的 蛋白质含量和卫生指标,按不同价格收购;收购回来后,也按所生产产品需求来分配,比如 若是按新国标收来的奶源,只能做常温奶、冷饮等产品,而蛋白质高、细菌总数低的优质奶 源则用之做高端奶如酸奶、奶酪

9、、巴氏奶或其它高端产品。 正视牛奶标准争论背后的信任危机 围绕牛奶标准的高低,南北两个地方奶业协会负责人的争论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即 使是卫生部网站上的澄清,人们的疑虑也依然没有彻底打消,甚至还有人固执地相信“喝牛 奶还不如喝白开水呢!”标准“口水战”如此吸引眼球,毋庸讳言,这与消费者对乳品质量 的信任危机有直接关系。,- 2 -,- 3 -,学 海 无 涯 从中国人几乎没有乳品消费习惯,到“每天一杯奶”观念的养成,中国乳业随之起飞。 可惜,“三聚氰胺事件”等一系列的乳品质量事件,给中国乳业造成了严重创伤。病来如山 倒,病去如抽丝,一个行业的声誉可以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却难以一朝一夕修复如初。要 想重新树立消费者的信心,关键在生产经营者自己要争这口气,关键在监管者要更严格地把 好质量关,以给消费者重塑信心。经历过这些事儿的消费者对奶源质量、产品标准以及生产 和质量保障体系很敏感,这很正常;生产者和监管者不应视这种心理为故意找茬,相反,应 该正视这些声音,当作促进自己改进的号角,不忽略任何一个环节。政府对乳业当然应该帮 扶,但这跟严格要求、加强监管应并行不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