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简答题-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57520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医学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口腔医学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口腔医学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腔医学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医学简答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临床正畸加力合适的指征早期矫治的有利因素慢速扩弓高角、低角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临床正畸加力合适的指征功能矫治器的特点?慢速扩弓?口呼吸的危害?暂时性错合的表现?合适矫治力的表征有那些?增加支抗的方法?方丝弓弓矫治得到原理和特点?.简述牙齿移动的几种方式?1、肌上皮细胞的组织形态及其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P2762、早期龋损的形态及其形态学依据3、牙的生理学移位及其牙槽骨的改建4、什么是溃疡?举三例溃疡性疾病的组织临床鉴别要点2. 什么是糜烂?举出三种以上糜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3. 举出三种恶性低度肿瘤,及其病理及鉴别要点5、牙源性角化囊肿与牙源性钙化囊肿的组织病理学、生物学特

2、征P322/P3286、腺样囊性癌的组织病理及其生物学行为P3217、多根牙的形成及其侧支根管的形成P368、上皮剩余有哪些及其产生发生的意义9、结合上皮的组织形态及其临床治疗的意义4. 牙槽骨的结构及其临床意义5. 牙源性腺样瘤的病理及生物学特性6.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7.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牙釉质的光滑龋和窝沟龋的相同与不同8. 比较钟状期的成釉器和缩余釉上皮的区别9. 比较腮腺和颌下腺组织学的区别和相同点1、B1颈部牙周组织矢状切面,由唇向舌侧依次可有那些组织结构。2、何谓牙周炎?菌斑在牙周炎发生的意义。3、艾滋病有那些口腔表现(病名)4、何谓白斑?试述白斑的病理学诊断依

3、据5、上皮隔在牙根发育中的作用。1、试举三种口腔粘膜庖性疾病,说明原因并根据基本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鉴别2、细菌在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3、良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4、牙周炎的临床病理改变,并说说根面整平术的作用和意义5、PFM的龈缘设计原则4、试比较牙髓和牙周膜中神经结构与功能的异同。4、试述釉质的表面结构及其在龋病发生中的意义。4、试述上皮与间充质间的相互作用在牙齿发生、发育中的表现与意义。4、比较成釉细胞瘤与成釉细胞纤维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发生学基础。4、结合病理学与临床表现,试述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六、七任选一题)。1、菌斑的形成、结构及致龋过程。2、试比较牙本质、牙釉质、固

4、有牙槽骨在发育形成中的异同3、试述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与鳞癌的特点及相关关系。1. 逐步后退法2. 根管预备1. 慢性牙周炎时牙槽骨的改变及其机理2. 牙本质龋的分层结构及其临床意义3. 口腔白色病损,举3例以上并行鉴别诊断1. 简述固定义齿的基本原则及扩大适应症的方法2. K I类的设计原则3. 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表现及原因3. 试述嵌入性牙脱位的治疗原则3. 举出三种恶性低度肿瘤,及其病理及鉴别要点5. 牙源性腺样瘤的病理及生物学特性6.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7.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牙釉质的光滑龋和窝沟龋的相同与不同8. 比较钟状期的成釉器和缩余釉上皮的区别9. 比较腮腺和颌

5、下腺组织学的区别和相同点 试述唾液的作用?P307试述牙的演化过程,总牙数,牙列及牙附着颌骨方式的变化?颌骨生长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试述长正中的定义及其生理和临床意义?P85试述舌的附着及神经支配?P204试述显露面神经主干的标志?P179何谓咀嚼力,咀嚼压力和最大咬力及咬力大小的顺序?P292叙述平衡合的特点.5、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致病因素及治疗原则P416、复合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及用选磨法消除牙合创伤的原则7、盘状红斑狼仓与扁平苔藓在唇部的损害特点是什么?如何鉴别?P104/P1168、试述白塞氏综合症和斯一约氏综合症临床表现的异同P72牙体组织包括哪几部?各部分组织之间形成何种界面?(

6、10分)牙龈上皮包括哪几部分,其主要结构和功能是什么?(10分)何谓郎格罕细胞(Langerhans cell)?主要形态与功能是什么?(10分)初期釉质上龋主要指征是什么?并简述初期釉质的病理改变。(10分)简述慢性牙周炎的活动期与静止期的病变特点。(10分)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改变?(10分)牙龈的生物学特性至胚胎第八周时,开始或已经隔合的突有哪些?各突的隔合方式是什么?简述根尖囊肿的病因和病变的发展过程简述涎腺多形性腺瘤(混合瘤)的病变的发展过程“口腔粘膜白斑是一种临床名称,没有特定的组织学内涵”。这一概念正确或不正确?为什么?颌骨内含巨细胞的病损有哪些?3. 龋病活跃性检测方法及

7、其根据4. 试举二例常发于儿童口腔黏膜的疾病并述其临床特征4、从形成、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3方面比较根尖囊肿与牙源性角化囊肿。6、比较#21和#22的区别,并且画图(个人觉得这题够新潮的,大家平时没事多画画牙啊)4、从形成、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3方面比较根尖囊肿与牙源性角化囊肿。六、比较成釉细胞瘤与成釉细胞纤维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发生学基础。七、结合病理学与临床表现,试述牙周炎的发展过程。二、试述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四、试述釉质基质有机成分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生物学意义。六、试述牙囊细胞的来源及在牙体牙周组织发育中的作用。五、一位18岁的正常腮腺和65岁的腮

8、腺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1、例举一牙源性上皮伴有牙硬组织形成的肿瘤,并试述其病理学变化及生物学特征2、试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的改变及其分级方法和意义1试述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适应证。(8分)1. 金瓷匹配要求2. 固定桥修复表面应力分析3. 全口义齿固位原理与影响因素4. 肯氏II类设计原则5. 精密附着体的适应症与优缺点以下每一要点各1分1) 预防第二磨牙牙周破坏2) 预防龋病3) 预防冠周炎4) 预防邻牙牙根吸收5) 预防囊肿及肿瘤的发生6) 预防治疗不明原因疼痛7) 预防牙列拥挤8) 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2试述上颌骨骨折的分类及临床表现。(8分)骨折分类及走向(Le Fort分类

9、)3分临床表现:5分A不同类型骨折的波及范围:II型骨折可能伴发颅前窝骨折(0.5)III型骨折常致颅面分离(0.5)。 B 骨折段移位(0.5)一般常出现向后下移位(0.5) C 咬合关系错乱(0.5) 患侧早接触(一侧骨折)或后牙早接触(双侧骨折)(0.5) D 眶及眶周变化(0.5)眶周瘀斑(眼镜征)甚至复视(0.5) E 颅脑损伤(0.5) 可伴发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等(0.5)3试述颌骨边缘性骨髓炎和中央性骨髓炎的鉴别诊断。(8分)中央性颌骨骨髓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1)感染来源以龋病、牙周膜炎、根尖感染为主(1)感染来源以下颌智齿冠周炎为主(2)感染途径是先破坏骨髓,后破坏骨皮质;再

10、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感染。因此,骨髓质与骨皮质多同时受累(2)感染途径是先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感染。主要破坏骨皮质,很少破坏骨髓质(3)临床表现可以是局限型,但以弥散型较多(3)临床表现多系局限型,弥散型较少(4)骨髓炎病灶区周围牙松动,牙周有明显的炎症(4)骨髓炎病灶区周围牙及牙周组织无明显的炎症(5)病变多在颌骨体,也可以波及下颌升支(5)病变在下颌角及下颌支,很少起于或波及颌骨体(6)慢性期X线所见病变明显。可以有大块死骨块,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或伴有病理性骨折(6)慢性期X线所见病变多系骨质疏松、脱钙或骨质增生,或有小块死骨,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分界上述各点每点0.5,要求适当展开

11、,分值2分4简述颞下颌关节内强直和关节外强直的鉴别诊断要点。(8分)概念2分,真性关节强直和假性关节强直的鉴别诊断要点如下:病史:前者为化脓性炎症病史,损伤史等;后者为口腔溃疡、上下颌骨骨折史、烧伤以及放射治疗史等。(1)颌间瘢痕:前者无;后者有。(1)面下部发育:前者严重畸形(成年后患病不显);后者畸形较轻(成年后患病无影响)。(1)牙合关系:前者严重错乱(成年后患病不明显);后者轻度错乱(成年后患病无影响)。(1)X线征:前者为关节间隙消失,关节部融合呈骨球状(纤维性强直的关节间隙存在但模糊);后者关节部正常,上颌与下颌之间间隙可以变窄,密度增高。(2)关节内强直关节外强直病史颌间瘢痕面下

12、部发育咬合关系X线征象化脓性炎症病史、损伤史无严重畸形(成年后患病不显)严重错乱(成年后患病不显)关节间隙消失,关节部融合成骨球状口腔溃烂、上下颌骨骨折史、烧伤以及放射治疗史有畸形较轻(成年后患病无影响)轻度错乱(成年后患病不显)关节部正常,上颌与下颌之间间隙可以变窄21.51.51.51.1.简述各种牙源性颌骨囊肿的组织来源和形成机制。(10分)(1) 根端囊肿: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增生。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而逐渐形成囊肿。(2) 始基囊肿:发生于造釉器发育的早期,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和损伤刺激后,造釉器的星网状层发

13、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而成。(3) 含牙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4) 角化囊肿: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2简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操作,(10分)2(1)切除在正常组织内进行;(2)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术区;(3)避免挤压瘤体,减少扩散机会;(4)创口缝合时须更换手套及器械;(5)用大量低渗盐水冲洗创面,并可用化疗药物冲洗湿敷,或术区的区域性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药物。3.简述中厚皮片的概念和特点。(5分)3中厚皮片又名Blair皮片。它包括表皮层及一部分真皮层。在成年人此层的厚度约为0.350.80mm,相当于皮肤全厚的1/33

14、/4厚度。前者又称薄中厚皮片(0.370.5mm),后者又称厚中厚皮片(0.620.75mm)。此种皮片移植后,生活能力较强,收缩的程度较刃厚皮片小,且皮片柔软,耐磨性较好,色素沉着变化较轻,外观及功能的恢复均较好。它是颌面外科手术中较常用的一种皮片移植方式。可用于功能部位的新鲜创面,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和/或粘膜的缺损。4、对比旋转推进瓣和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优缺点 (8分)4旋转推进瓣法的优点是;切除组织少,鼻底封闭好,鼻小偏斜可获得较好的矫正,患侧人中下份的瘢痕线摹拟了人中嵴形态;唇弓形态较好。缺点是:定点灵活性大,初学者不易掌握;完全性唇裂修复后,患侧唇高常嫌不足。下三角瓣法的优点是定点明确,能恢复患侧唇应有的高度,缺点是患侧的三角瓣嵌入健侧上唇下13部,愈合的瘢痕有损于正常人中的解剖形态;在患侧白唇需切除少量正常组织,而使上唇较紧。用于不完全性唇裂整复,常发生患侧白唇过长的现象。1请简述唇裂的分类。(5分)单侧唇裂(完全裂、不完全裂)(1分)双侧唇裂(完全裂、不完全裂)(1分)按缺损程度分:I度:缺损限于红唇(1分) II度:缺损累及白唇,未及鼻底(1分) III度:裂隙裂至鼻底(1分)2皮片的分类和特点。(10分)刃厚皮片(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