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7344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汪清县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汪清县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汪清县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日:“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2、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提出的进步思想的实质是( )A 彻底否定儒学 B 对宋明理学的否定 C 儒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D把儒学改造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演出以中国水墨画的黑白基调开始。地面上是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

2、山图。此画运用“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文人山水画在宋代发展的时代背景是( )A.封建制度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B.社会动荡,佛教、道教发展,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C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缓慢发展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平民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宗教化5、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

3、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的这一特点根本原因是( )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6、徽班进京后能在北京扎根,最终形成京剧这一新剧种,主要因素有( )北京经济繁荣,文化娱乐需求面广 皇室喜好京剧艺术京剧艺术家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清政府定京剧为“样板戏” A B C D7、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最主要原因( )A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C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D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8、以下

4、各项不属于各位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要求建立近代法律制度C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提倡理性主义和自由平等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10、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建立君主立宪制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11、“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

5、(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2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13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持这一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墨子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6、D柏拉图1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15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 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16.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

7、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 影响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17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 C风俗画和文人画 D元曲和傩戏18.说到人生追 求,我们会经常吟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天生我材必 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宋词、唐诗、楚辞C

8、汉赋、唐诗、元曲 D宋词、唐诗、汉赋19老子认为治理大国的方法,就和烹小鱼一样,仔细谨慎,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这体现的是他的哪一思想主张A实行仁政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以德治民20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B 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复兴古代文化 D 文艺复兴的成就体现在文学、艺术等方面21.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 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发展了人文主义 反对天主教会的束缚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 B

9、C D 22.“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否定了 基督教神学的权威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A B C D23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他“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位“世纪人物”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24下列叙述,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

10、主要观点的是()一切生物都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则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A B C D25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 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 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26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互联网的诞生

11、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知识经济的产生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27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金融危机、反腐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内容进行了在线交流。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网络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渠道之一网络民主已经成为主流民主形式A B C D28北宋宫廷画院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多数人画一只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由此可见宋代的文人画注重追求A意境 B写实 C

12、逼真 D形似29.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 )A.农业发展的需要 B.手工业发展的需要 C.军事战争的需要 D.封建迷信的需要30、火药在军事上开始得到广泛使用是在(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明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4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教诲组成。(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材料二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材料三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材料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4分)(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10分)2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图一明文征明书 图二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4分)(2)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