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编号八年级小说阅读专项训练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57286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5编号八年级小说阅读专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5编号八年级小说阅读专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5编号八年级小说阅读专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5编号八年级小说阅读专项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25编号八年级小说阅读专项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5编号八年级小说阅读专项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5编号八年级小说阅读专项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说阅读专项训练(八下第九次课)小说阅读专项训练(八下第九次课) (一)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 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 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 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 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 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 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 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

2、东 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 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 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 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 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 元。父亲说 : “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 眼父亲。 “昨

3、天是昨天, 您没看我这担柴, 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 父亲小心翼翼地说。 “那 我不管, 都是四块钱, 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 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 “今天下雪了, 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 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 然后把沓毛票从 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风裹挟着雪吹过来, 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 父亲怔怔地站着, 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 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 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

4、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 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 头几乎触到了地上。 父亲站起身来, 对那人说 : “多谢了!” 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爹, 你冷不冷?” 等走远了, 我问父亲。 因为要挑担, 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 “你 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 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 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 哭了, 眼睛湿湿的。 “竞赛好

5、啊, 爹和娘支持你。 要是能保送上大学, 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到了学校门口, 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 塞到我的书包里, 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 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 “孩子。 爹还有一句话,: 父亲望着我, 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 “等 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文有改动) 1.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

6、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3.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 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 然后把沓毛票从我 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义。 (二)煎蛋术 女儿要出嫁了,向母亲学几招过日子的小窍门。 早起,跟着母亲学煎鸡蛋。母亲煎的鸡蛋,好看,呈半椭圆,像上弦月 ; 色白,微焦黄 ; 好吃,外脆内嫩。每天早晨,盘子里都会有三只煎蛋,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多少年了,一直 是这样。 母亲将平底锅烧热,加油,然后拿起两只鸡蛋,轻轻

7、一磕,一只鸡蛋破了,蛋黄在蛋白 的裹夹下,顺势滑入锅中。有意思的是,另一只鸡蛋完好无损。女儿问,要是磕不好,两只 鸡蛋同时破了,岂不是一起滑入锅中,搅和在一块了?母亲笑了 : “傻丫头,用一只鸡蛋去 磕另一只鸡蛋, 往往是被磕的那只鸡蛋先破了。 人也是这样, 受伤重的大多是被动的那个人。 两口子过日子,要和气,永远不要硬磕硬。”女儿笑笑,这就教育上了呢。 待鸡蛋冒出热气,母亲将火拧小,说:“火候很关键,火太大,底下很快熟了,焦了, 上面却还是生的。炒菜要用大火,炖汤和煎蛋,则必须用小火,急不得。这就像你们小青年, 谈恋爱,是大火,火烧火燎,扑都扑不灭;但结了婚,这过日子可就是个细活了,像流水,

8、 得慢慢过,一天天过,必须用小火。” 母亲边说,边拿起筷子,轻轻地将圆圆的蛋黄拨破,黄灿灿的蛋黄,向四周散开,像一 层镏金,铺在蛋白上。这是母亲煎蛋与众不同的地方,别人煎的蛋,蛋黄是完整的,高傲地 躺在中心。但母亲煎的鸡蛋,蛋黄都均匀地铺散在蛋白中了,平展,白中偏黄,尤其是在入 口时,嫩的蛋白,香的蛋黄,混合在一起,爽口,脆香,不腻。母亲说 : “你小时候不喜欢 吃蛋黄,从那时候起,煎蛋时我就将蛋黄搅均匀,煎出来的鸡蛋就分不出蛋白和蛋黄了。” 原来是这样,女儿抱了抱母亲。 说着话,一面已经煎好了,母亲用筷子轻轻一夹,一抄,给鸡蛋翻了个身,煎另一面。 一只又嫩又白又黄的鸡蛋,煎好了。母亲将煎蛋盛

9、入盘中,拿起剩下的两只鸡蛋,轻轻 一磕,鸡蛋滑入锅中。这只鸡蛋有点散黄了,筷子轻轻一碰,蛋黄就均匀地铺散开了。 又煎好了一只鸡蛋。母亲拿起最后一只鸡蛋,轻轻地在锅沿上一磕,鸡蛋滑入锅中。 很快,三只鸡蛋都煎好了。女儿端起盛着三只煎蛋的盘子,喊爸爸,吃早饭了。 母亲说:“慢一点,你知道哪一只鸡蛋是你的,哪一只是爸爸的吗?” 女儿不解地看看母亲,又看看盘中的三只煎蛋:“随便啦,这有什么分别吗?” 母亲点点头。 女儿忽然明白了什么,笑了,用手指着一只煎蛋说 : “这只一定是我的,因为我每天吃 的煎蛋,都是你煎得最好看,也是最好吃的那一只。” 母亲点点头,又摇摇头 : “平时是这样,但今天不是。这只鸡

10、蛋虽然煎得最好看,但它 有点散黄了,不太新鲜了,所以这只煎蛋不是给你吃的,而是我的。” 女儿动情地看着母亲:“那么,哪一只是爸爸的?是最大的这只吗?” 母亲又一次点点头,但又摇摇头 : “没错,你爸爸最辛苦,饭量也最大,因此,他应该 吃最大的。但这只煎蛋,看起来最大,只是在煎的时候,摊开得比较大一些,但很薄,其实, 另一只更大些,因此,那一只才是你爸爸的。都是我煎的鸡蛋,所以我最清楚,哪一只煎蛋 是我们哪个人的。” 女儿激动地说:“这么说,每天早晨放在我面前的煎鸡蛋,其实你都是有选择的?” 母亲反倒有点难为情了,摆摆手:“只是个习惯罢了。” 女儿的眼睛有点湿。她恍然明白,这个早晨学到的不仅是母

11、亲煎蛋的技术,还有她默默 地对这个家庭和每个成员的付出,那才是这么多年来最营养的早餐啊。 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 蛋 煎 好 的 情 态给 谁原 因 蛋黄都均匀地铺散在蛋白中了,平展,白中偏黄女儿 自己有点散黄了,不太新鲜 更大些 2.在母亲煎蛋过程中,女儿学到了哪些? 3. 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说说下面句中母亲这个习惯的含义。 母亲反倒有点难为情了,摆摆手:“只是个习惯罢了。” 赏析下面句子。 母亲边说,边拿起筷子,轻轻地将圆圆的蛋黄拨破,黄灿灿的蛋黄,向四周散开,像一 层镏金,铺在蛋白上。 4. 孩子需要向母亲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请描写你母亲的一个生活细节,并说说你从中学到 了什

12、么。 (100 字左右) (三)有一种善能穿透心灵 朋友托我办一件急事,往回返的时候已是深夜。我直接找了一个私车,和两个陌生的小伙 儿一起拼车返程。两个小伙儿很年轻,上车便玩手机。因为我忙了一天一夜没合眼,已经极 度疲惫,便靠着座背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司机叫醒了我,问我家住哪,已进市区了 我正准备下车,却看见座位上放着一个手机。我知道,这个手机肯定是刚才那两个小伙儿 的,看他们像是学生,买个手机也不易,我便问司机刚才两个小伙儿啥时候下车的。司机对 我说 : “十分钟前吧,郊区那个镇上下的。”我拿起手机,调出电话簿,拨通了一个标着“妹 妹”的电话号码。那边接通了,一个小姑娘直接喊哥,我急

13、忙说清了原委,小姑娘听后说那 肯定是她哥的。她哥说今天要从省城赶回家,可现在还没到家。我想着也没什么急事,一觉 醒来轻松不少,我便想把这个手机还给小伙儿毕竟离得不远。于是,我让司机掉头,按 照小姑娘说的地址去她家。 十分钟后,我们到了那里。正巧两个小伙儿正往家里走。 司机停下车,我高兴地和他们打招呼。可小伙儿不知为什么,突然间想快步离开,我不禁 有些莫名其妙。我拉住其中一个小伙儿,把手机递给他,说,以后要小心,不要这样好忘事。 小伙子这才安定下来,不好意思地接过手机,然后向我说谢谢。 我转身要走,小伙子叫住了我,让我等一下。他跑进院子里,一会儿又跑出来,摘了一袋 子的茄子和青菜给我,说 : “

14、叔叔,没什么感谢的,庄稼院里的东西,您收下。”我再三推 辞,小伙子直接把菜放进了后备箱,还要了我的电话号码,说过一阵儿秋梨熟了,再给我送 点 回来的路上, 我和司机高兴地谈论着这事, 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 。 不一会儿, 我到家了, 准备付车费给司机。可不想,钱包不见了。那里面可装着一万元的工钱和朋友的几张发票, 丢了可不得了。司机劝我别急,好好想想是不是没带回来?可我确信把包带回来了,上车睡 觉时我还看了一下,然后把它抱在怀里,怎么突然间不见了呢? 就在这时,手机接到了一条陌生短信,上面写着:_ 我急忙下车打开后备箱,钱包真的在里面。 我望向夜空,心潮翻滚,不但没有一点愤恨,甚至有些感动。我知道,这份感动源于我的 真诚,但我却从这份真诚中,看懂了善的伟大。这一份伟大的善,它能散发人性的光辉,更 能穿透一个人的心灵。 1.本文题目中的“一种善”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它能“穿透心灵”? 2.本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中“我”的钱包被偷,前文中早有伏笔,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小伙子这才安定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