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57271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台湾、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台湾、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台湾、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台湾、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湾、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问题的由来:1钓鱼岛问题的由来:2南海问题的由来:5问题的由来: 1871年,日本与中国签订中日条约,里面有类似结盟的条款,引起美国的注意。美国在随后即设法使中日成仇并使日本与美国结盟,在亚洲为美国利益发言:美国为日本提出类似后来“大东亚共荣圈”的“东亚文明月弯”的观念,鼓吹 “日本为了整个亚洲未来的繁荣,向用兵是应该的并且是必需的”。1872年,日本并吞琉球,美国趁机挑拨日本利用“牡丹社事件”不宣而战(这是日本一向的传统,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七七、珍珠港等都是如此)出兵攻占,拉开了日本夺取的序幕。 年月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开罗宣言,宣言规定:

2、“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从年清政府在日本威迫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以来,五十年间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受尽亡国奴痛苦的同胞终于有希望重归祖国了。 开罗宣言的规定,是同胞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结果。五十年来,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用火与血表明重返祖国的决心。正如美国国务院编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中描绘的,“人民受异族管辖达五十年,因之欢迎中国解放。于日本占领期中,人民最大的希望为重归祖国”。 开罗宣言的规定,也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向日本侵略

3、者作战的目标之一。五十年来,中国人民无时无刻不惦念着受殖民之苦的同胞。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马关条约容传出后,举国悲愤,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的情景。为了与同胞共同抗日,他们结队赴台、捐输饷银。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马关条约当然在废止之列。这一布告还重宣布:“中国将收复、澎湖、东北四省土地。”自那时起,在法律上就已归还中国,只待战争结束时,再从日军手中收回。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各同盟国并肩作战,息息相关。开罗宣言正确地反映了这种关系。它是中国抗日战

4、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标,也是美英政府所承诺遵守的一种庄严的国际约束。这一庄严的国际约束成为年月日由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作为日本无条约投降的主要条款之一,后又有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月日,日本宣布投降。月日,日本签署了投降条款,日本投降条款第一条就是:“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联参加的年月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月日,同盟国中国战区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仪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中国全体同胞及全世界周知。” 自那时以来,无论从历史、

5、法律或事实上已恢复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对此,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公开表示过异议。 新中国成立后,杜鲁门政府的立场没有改变。 年月日,杜鲁门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了关于问题的声明。该声明再次确认历次有关问题的国际决议,表示不干涉中国政,确认联合国大会于年月日通过决议中所重申的对中国的原则:尊重中国领土完整,要求一切国家避免在中国领土获得势力围或建立外力控制的政权,或谋求特权,并称上述原则“在目前局势下对特别适用”。重申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归还中国的规定,并称:美国及其盟国尊重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已经四年,美国对台将采取“三无二不”政策,即美国对或其它中国领土没有掠夺性的意图,美国目前无意在获取特权或建立

6、基地。美国亦无意使用中国武装力量干预现在局势。美国政府将不对在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军事上的意见。这一声明是美国及其盟国表明遵守国际协议,不干涉问题的一项最明确的表示。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三山时代的琉球 1372年,明太祖派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1383年,北山王怕尼芝和南山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北山、南山三王开始向明政府朝贡。琉球列岛三个国家成为明王朝的藩属。 更多精彩容,请点击环球网论坛(bbs.huanqiu.)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请求册封。清顺治帝封尚质王为琉球王,琉球国表面上成为清王朝的藩属,但实际上却对萨摩藩称臣。琉球与清朝官方

7、继续朝贡贸易,却被实际宗主萨摩藩剥削一次。该藩也是幕府宣布锁国以后,唯一能以此变相方式获得国际贸易收入的私藩,萨摩藩在两百年后的幕末时代能够有足够的资本成为倒幕运动主力进而成为维新政府的主事者之一,有人认为与此不无关连。 1847年(清朝道光二十七年、日本弘化四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王继位。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Matthew C. Perry)的舰队第一次到达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神奈川条约的签订过程中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 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琉球国政府以汉文、英文两种文字签订开放那霸港口的条约。 琉球海

8、上贸易受到冲击。 1871年,日本在全国实施废藩置县,琉球国被当作令制国编入鹿儿岛县。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不承认中国自1372年起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宣布废除琉球国,设置琉球藩,封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正式侵占琉球。 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务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朝朝贡礼仪,断绝与清朝的外交关系。 松田道之带来的日本政府的命令包括: 使用日本年号,废止琉球对清朝朝贡和庆贺清帝即位而派遣使者的惯例,同时也废除琉球国王更迭之际接受清朝册封的惯例,以及琉球今后与清朝的交涉概由日本外务省管辖处分,撤销在的琉球馆,贸易业务由日本领事馆管辖等。日本政

9、府还命令琉球“藩王”入朝,研究政治厘革及兴建之法。 强行将琉球纳入日本版图,强迫琉球和中国断绝关系。 日本政府派遣松田道之到琉球,是因为此时明治政府已经将琉球划归务府管理。1875年的这份命令,直接背景是大久保利通向明治政府提出的关于琉球的建议。1874年,在签订完专约的大久保利通,回日本后便向明治政府提出“今通过与清国之谈判,彼承认我征藩地为义举,并出银两抚恤受害难民,虽似足以表明琉球属于我国版图之实迹,但仍难说两国分界业已判然”,为将来计,期望明治政府借机断绝琉球“与中国之关系,在那霸设置镇台分营”。 琉球国被迫终止与清朝的外交关系。1876年,记载琉球国历史的世谱、球阳的编撰也被迫停止。

10、 1879年(清朝光绪五年、日本明治十二年)3月11日,琉球藩被废除,编入鹿儿岛县。3月30日,日本将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和他的儿子尚典移居到东京。4月4日,日本在全国围宣布设立冲绳县。 日本将这段历史称作“琉球处分”。琉球藩设置为第一次琉球处分,废藩置县为第二次琉球处分。 清政府的交涉 清政府为此派出第一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到任第一件事就是为日本并吞琉球提出抗议。 1879年6月12日,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及其随员扬格(J. R. Young)和美国驻华副领事毕德格(W. N. Pethick)在会晤中国政府代表鸿章,鸿章要求他就琉球问题进行调停。格兰特慷慨答应。在他的调停下,日本与中国就

11、琉球问题展开磋商,日本方面提出分岛改约案,愿割宫古、八重山两岛给中国,中国曾考虑接受此案,让琉球国王在此地复国。但琉球国在的官员再三诉愿表示二岛土地贫瘠,无法生存,万不可接受。 1880年4月4日,鸿章会见日本政府代表竹添进一,并出示了琉球三分方案,也即包括琉球本岛在的中部各岛归还琉球,恢复琉球王国,将宫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岛划归中国,将包括奄美大岛在的五岛划归日本。但日本不愿接受,谈判陷入僵局。 清朝与日本最终未在谈判条约上签字,琉球问题被长期搁置。琉球国分为两派,一派支持日本的统治,另一派则盼望中国的援助。每逢节日,皆有大批琉球士族穿着传统礼服前往各地寺庙,名义上祭拜先王,实际上祈求中国战胜日

12、本帮助琉球复国。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琉球各地盛传将有中国的黄色舰队前来攻打那霸,一时情势紧。但随着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无力再向日本提出琉球一案,日本并吞琉球遂成定局,琉球人复国之愿也就此熄灭。 琉球国王去世后,按照规定“琉球国凡王嗣位”,先要得到清朝政府的同意,让本国有威望的人和王公大臣共同出具联署证明材料。然后清朝政府派出正副使臣“奉敕往封”,赐琉球王继承者“驼钮镀金银印,乃称王。未封以前称世子,权国事。”1681年(清朝康熙21年、日本天和元年 ),康熙皇帝在接待琉球朝贡使时,赐御书“世土”额。这一年,琉球再次向清朝派遣留学生。以往清朝册封使去琉球国,会在海上因为海浪等风险,会迟到琉球,延误册

13、封时间。琉球国请封使建议修改航道,从五虎门三昼夜到达国。这些使者希望能通过改变航道,提高效率,得到康熙皇帝准许。 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中国东海钓鱼岛等岛屿由明至清,一直属于中国,只要略举一二作例证,即能以正视听。 一五三四年,嘉靖一三年,明朝琉球册封使侃着有使琉球录记录出使航程“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相失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 文中所说的“钓鱼屿,黄毛屿,赤屿”就是现在的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侃一行从出发,经过作为航标的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等岛屿

14、后进入琉球海域,其标志是见到了”乃属琉球”的古米山,又作姑米山,现为久米山,文中清楚地表示,无论是使者侃还是同舟的琉球人,都是以久米山作为抵达琉球的标志的,因此,先过之岛不属于琉球是毫无疑义。 一七二二年,康熙六一,清朝使琉球册封副使徐葆光亦着有传信录,当中亦指出,“琉球在海中本与浙闽地势东西相值”,注明久米山为琉球西南界上的镇山,也就是说,中国和琉球的分界是在赤尾屿和久米山之间。 琉球册封使的记录中还常提到“沟”或“黑水”,如夏子阳的使琉球录,明万历三四年,汪楫的使琉球杂录,清康熙二二年,徐葆光的传信录周煌的琉球国志略,清乾隆二一年,齐鲲的续琉球国志略,清嘉庆一三年,据记载,使琉球船队每过此

15、“沟”,必投猪羊,泼米粥,焚纸船,鸣钲鼓,以祭海神,这里所指的“沟”就是现在的琉球海岸。 琉球海沟深有二千米,位于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等岛屿之间,东北端与日本海沟相接,西南与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Trench,相连,从地理上把琉球群岛和中国大陆架截然分开,而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却与岛一起,都坐落在水深只有二百米的大陆架上,从大陆架到琉球海沟,海面形成一条宽宽的落际,即黑潮,正如册封使记录的那样“去沧水入黑水”。 值得注意的是,汪楫在使琉球杂录中称此“沟”为“中外之界”,周煌的琉球国志略也证实了“黑水沟”是“与闽海界”,很明显,至少在清初,中国已将琉球海沟作为闽海之界,作为中国和外国琉球的分界线了,理所当然,赤尾屿到之间的所有海域和岛屿都是清政府领地,纳入在清朝版图之中,正因如此,光绪一九年,太常寺正卿盛宣怀献药有功,慈禧太后便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赏赐给了他,作为其产业以供采药之用。 南海问题的由来: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