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案中图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7235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案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案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案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案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案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案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案中图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高考常以某种资源为切入点,考查自然资源的分布,资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1.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读自然资源与资源、物质与能量包含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自然资源概况。概念: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分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整体性。开发原则:综合开发利用,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关系。(2)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组成: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较易开发利用的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分布水资源的特征2.古老文明的诞生

2、与水资源(1)古老文明的分布特征: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位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上。(2)大河文明的形成原因:河流提供水源。河流的冲积作用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耕。河流提供便利的水运。3.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1)水与人体: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对饮用水还有质的要求。(2)水与生产活动:农业:是用水的最大部门。工业:用水类型有冷却用水、空调用水和产品用水;用水量占城市用水的80%左右;水源条件是影响工厂厂址选择的重要因素。水运:具有投入少、运费低、污染小等优点。水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4.全球水危机(1)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

3、均,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水污染严重等。(2)影响:除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外,还可引起政治冲突。考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能源主要特点分布煤炭非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量大

4、,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石油非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开采、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太阳能能源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利用前景广阔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核能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和大亚

5、湾核电站等(2018东北三省四市模拟)下图为1995年以来我国三种资源进口依赖度曲线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我国三种资源进口依赖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19952013年铁矿石资源进口依赖度逐年增加B.2001年铁矿石需求量小于原油和铜矿石C.2006年铜矿石的需求量比2001年低D.从2008年原油进口量超过需求量的一半并呈上升趋势(2)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我国资源进口依赖度的是()A.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广开源流,增加资源的进口渠道C.研发新材料,开发新能源D.加大本国相关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解析第(1)题,图示显示:20002001年期间,铁矿石资源进口依赖

6、度是下降的,故A错;图示显示的是依赖度,是进口所占的用量的比重,我国铁矿石的用量很大,远远超过铜矿石,尽管图中铁矿石的依赖度较低,但需求量大,故B错;2006年铜矿石比2001年依赖度低,但2006年总用量增加很大,故C错;2008年原油进口依赖度超过50%,而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故D对。第(2)题,增加资源的进口渠道,是进一步增加依赖度,不能降低我国的资源进口依赖度。答案(1)D(2)B类题通法资源问题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

7、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考法一海洋生物资源分布与生长状况分析1.(2017课标全国,79)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3)与夏

8、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D。第(2)题,由材料可知,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河流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造成浮游植物密度大,故选C。第(3)题,与夏季相比,冬季河流径流量、水温和光照都较低,故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径流量减少,河流携沙能力减弱,使营养盐

9、类丰富区位置偏西,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答案(1)D(2)C(3)A考法二海水资源开发背景分析2.(2015课标,79)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解析第(1)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

10、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素。一般而言,海冰温度低于4 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第(3)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较多,因

11、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答案(1)B(2)A(3)A限时规范专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4课标,67)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

12、D.黑龙江流域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解析第1题,本题通过水循环特点考查区域特征。绿水比例大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腾)为主,形成的径流较少。选项中塔里木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的径流少,故A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增加生产性绿水比例,故C项正确。水田改旱地不会增加植物蒸腾作用,故A项错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植树造林,故B项错误;修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不

13、大,故D项错误。答案1.A2.C(经典高考题)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3.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 B.美国C.印度 D.日本4.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解析第3题,需要对各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有大致的了解,中国的人口大约为13.7亿,美国约为3亿,印度约为11亿,日本约为1.3亿。然后根据各个国家煤炭的消费量计算大致的人均煤炭消费量,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美国的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第4题,注意题干要求,“借助图示资料推算

14、”,因此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难以推算单位GDP能耗、碳排放量、能源进出口量,但是资料中有煤炭生产量和煤炭的消费量,因此可以计算煤炭的自给率。答案3.B4.D(2018广东湛江模拟)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该自然资源是()A.太阳能 B.风能C.森林 D.水资源6.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下垫面 D.人类活动解析第5题,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西北明显偏少,为水资源。第6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答案5.D6.B下图为我国某市20042013年用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市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A.生活用

15、水 B.农业用水C.工业用水 D.生态用水8.关于该市工业用水量减少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工业技术进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B.工业用水价格提高,节约用水C.该市较多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出到周边省份D.气候变暖导致工业用水总量减少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加,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减少,其中农业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第8题,该市工业用水总量下降,与工业技术进步、节约用水和工业企业外迁有关,而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答案7.B8.D(2017石家庄模拟)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完成911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米3)2 2008 95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