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科学备课(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56946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科学备课(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科学备课(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科学备课(最新编写-修订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小鸟和小猫”、“落地生根”、“相似与差异”、“克隆羊-多莉”四课。本单元将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动物和植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大量具体事例的分析,逐步领悟是生物的生殖使生命得以延续,了解常见的遗传与变异现象。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课件演示,质疑引导。直观展示,组织活动,加强概念的梳理,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汇报

2、交流、总结归纳。动手操作,讨论验证。教学用具:各种动物的生殖资料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花盆、剪刀、植物枝条等。小组分类统计图表两张(34面上图及左下方图)。全班分类统计图表两张(34面上图及右下方图)。课时安排:7课时6、小鸟和小猫备课时间:3月19日授课时间:3月29日教学目标: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自然、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务,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用图表和表述研究过程的结果能力3、知道不同类型的动物的生殖方式是不同的,及什么叫做生殖。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用图表和表述研究过程结果能力。教学

3、难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用图表和表述研究过程。教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掌握知识,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实验,启发归纳。直观演示,质疑引导。学法:独立思考,汇报交流。观察理解,实验感知,观察思考,分析探究。教学准备:各种动物的生殖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讲述:动物的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种类的动物是怎样产生后代的,让生命得以延续,使人类拥有更多朋友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二、新生命的诞生1、交流汇报:各种不同的动物它们是如何产生下一代的?2、汇报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汇报一类动物3、动物类型举例:昆虫类、

4、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4、教师适当板书5、比较分析:各种动物是怎样进行生殖的? 它们的生殖方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6、分类:怎样根据生物产生新一代的方式给他们分类,说说自己的理由7、比较分析鲤鱼、青蛙、海龟、麻雀四种动物的繁殖方式a、填写记录表b、讨论交流:表中四种代表动物的产卵环境、卵的数量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规律吗? 表中每种动物一次产卵数量有什么差异?所产的卵都能成活吗?为什么? 鸟和猫在产生下一代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表中四种动物产生下一代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第二课时三、特殊的本领1、阅读资料2、搜集信息,介绍更多特殊的本领四、阅读科学在线,并讨

5、论:试管婴儿为人类解决了哪些问题,带来了那些弊端?板书设计:6. 小鸟和小猫新生命的诞生生殖试管婴儿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讲动物繁殖的方法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教,如讲鱼和两栖动物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我让学生回忆小蝌蚪的生活情形,逐渐让学生明白了青蛙是怎样繁殖的,再介绍鱼是怎样繁殖的。然后让学生介绍爬行动物和鸟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最后让学生说说猫等哺乳动物繁殖的方法。比较成功。不足之处:学生在填课本中的表格时不理解题意。改进措施:通过用图像直观的方式讲解。7、落地生根备课时间:3月23日授课时间:4月3日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2、通过搜集有关植物繁殖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

6、的能力。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植物繁殖的知识。教学重点:植物的繁殖方式。教学难点:掌握有关的植物繁殖的方法。教法:创设情景,课件演示,质疑引导。直观展示,组织活动,加强概念的梳理,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学法: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总结归纳。动手操作,讨论验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花盆、剪刀、植物枝条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二、 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1、交流: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举例说说植物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繁殖。2、讨论:(1)植物的这些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动物的生殖方式和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7、点?3、汇报交流讨论结果4、小结:大多数植物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有些植物也可以通过根、茎、叶进行繁殖。第二课时三、帮助植物繁殖1、谈话:人们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自然条件下就能够进行繁殖的特性,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上,创造了一些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2、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些方法吗?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0页有关内容。4、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用以上方法进行植物繁殖的实例。重点介绍扦插的方法。5、分小组利用扦插的方法繁殖一株植物。6、课后作业:利用其他方法繁殖一株植物,并将帮助植物繁殖的方法和经验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 7. 落地生根开花 传粉 受精扦插 压条

8、嫁接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我先指导学生认识书上万年青和草莓是怎样繁殖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引导自学植物有许多繁殖的方法,如扦插、压条和嫁接等,最后指导学生自由进行繁殖实验,大部分进行了扦插实验,我演示了金银花的扦插实验。学生看到教师做的实验很简单,就不等我说开始就已经动手实验了。不足之处:学生大多进行了扦插实验,也有嫁接的、种种子的,用水泡海棠的,花的种类也很多,但是后期管理跟不上,尽管我再三提示,学生在第三天就忘记了浇水,繁殖的花大多干死了,我很痛心。改进措施:我知道学生是没有耐心的,我应该给花浇水,我只要出现一次,学生就可能记住。我演示的实验金银花只有一盆活了,水泡的海棠活了,扦插的万年青活

9、了,种的落地生根活了,我拍下照片,供全体学生观赏,好多学生都很后悔。以后要教育学生负该负的责任。8、相似与差异备课时间:3月25日授课时间:4月5日教学总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及团结协作的精神。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遗传与变异,学习数据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学重点: 了解遗传与变异,观察人与人、动物与动物的相似与变异之处。教学难点:数据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教法:加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掌握知识,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实验,启发归纳。直观演示,质疑引导。学法:独立思考,汇报交流。观察理解,实验感知,观察思考,分

10、析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分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及团结协作的精神。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遗传,学习数据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学重点:了解遗传,观察家人、同学与自己的相似之处。教学难点:数据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具准备:小组分类统计图表两张(34面上图及左下方图)。全班分类统计图表两张(34面上图及右下方图)。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观察法归类统计法课外延伸法教学过程:1、讨论法:启发学生寻找观察人物相似特征的方法。A、目标激趣: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找自己的特征与同学有哪些相似之处?然后进行归

11、类统计,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B、质疑讨论:你用哪些方法可以找出自己与同学的相似特征?(五官、体形、举止、言谈)你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寻找自己与同学的相似特征?(看照片、照镜子、相互看)为缩小观察范围,请看书33和34面,书中要我们着重观察人物哪几个方面的特征?(舌、额头、耳垂、手指)2、小组观察法:将自己这四个方面的特征与同学进行比较、记录。A、发表格:每人两张(34面上图及左下方图)。B、分小组:六人一组。C、观 察:组内人员相互观察,统计,完成下发的两张统计表格。3、归类统计法: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人。 A、出示全班分类统计图:四个方面逐一用打钩方式进行统计。

12、B、出示全班坐标统计图:按A、B、C、D四类用柱状图表示。C、学生讨论: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什么规律?4、课外延伸法:A、个人课外观察作业:观察自己与家人在舌、额头、耳垂、手指4个方面的特征,并填入33面的表格中。B、小组课外观察作业选题: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它们的颜色、形态都一样吗?我们学校种植的蝴蝶花,它们的花瓣、色彩、形状一样吗?我们爱吃的玉米,颗粒的颜色都一样吗?搜集某类动物或植物的下一代与其自身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个体异同的兴趣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愿意把自己组的研究结果和别人交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

13、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重点: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难点:变异现象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教学准备:灯片(鸡冠的图片)、记录卡、大蒜瓣(或豌豆)教学过程:1. 交流课外观察。A、我们爱吃的玉米,颗粒的颜色都一样吗?B、花丛中蝴蝶的颜色、形态都一样吗?2. 观察鸡冠的差异。A、灯片出示各种鸡冠。B、观察。C、交流。 观察鸡冠的颜色、形状都一样吗?各有什么特点? 其他生物不同个体之间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差异?2. 研究大蒜瓣个体之间的存在的差异。A、展示书上研究方案B、小组讨论制订研究方案。C、小组研究。D、小组之间交流研究结果。 学生自由的将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其他人看。3. 讲解:变异。A、讲解:变异。

14、B、学生举例:有关生物变异现象的实例。4. 统计全班各组中大蒜瓣的数量,并制成统计图,分析它的变异。A、统计全班各组中大蒜瓣的数量。B、学生画统计图 C、看图分析:(1) 每组的各个大蒜瓣的数量是否一样?有什么规律?(2)对大蒜瓣的数量多少的规律作何解释?5. 课外拓展。分析变异现象的利弊。板书设计:8. 相似于差异体形举止音容笑貌繁殖 基因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讲遗传和变异时,我在实验室中找到了几张以前的自然图片,其中有一张猪的图片,是一只大白猪生了几只小猪,多数是白猪,也有一只小花猪;青蛙与小青蛙在颜色和花纹特征上基本相同,学生都看到了,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有了较深的认识。不足之处:统计谁与自

15、己相似的多时课堂秩序有些乱。改进措施:让孩子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9克隆羊-多莉备课时间:3月30日授课时间:4月12日教学目标:1.学会收集资料,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基因工程的资料;2.学会交流和汇报,能够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并能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他人的信息。3.了解克隆技术的利弊,认识到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对人类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基因工程的资料;教学难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利弊,认识到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教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掌握知识,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学法: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总结归纳。动手操作,讨论验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克隆技术和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