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编号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569306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4编号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44编号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44编号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44编号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44编号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4编号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编号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第一节 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一、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二、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首先是政治思想方面的领导 还表现在组织方面的领导,(二)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 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 坚持军民一致的原则 坚持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政策,(三)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 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是我军的民主制度 政治民主:官兵平等,干部尊重战士,战士积极参加连队管理; 经济民主:官兵有权管理

2、监督经济生活 军事民主:军事训练中,官兵互教,评教评学,第二节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 战争的起源和性质: “战争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与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的性质: 正义战争:指符合人民利益、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革命的、进步的战争 非正义战争:指违反人民利益、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反革命的、退步的战争,(二)战争的本质和目的 战争是一定阶级和国家政治的继续 毛泽东:“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战争有其特殊性,(三)战争与经济和科学技术 经济既是战争的根源,又是制

3、约战争发展和结局的基本因素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科学技术对取得战争的胜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人民战争的思想 (一)兵民是胜利之本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人民群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力量。“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人而不是取决于物,所谓人民战争,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其斗争形式是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政治、经济、外交等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相配合;组织形式是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实行各种武装力量在党的统一指挥下的密

4、切配合;从空间和时间上看,是在全局范围的战争动员和实施,并贯穿于战争的始终。,(二)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三)人民战争武装力量的体制 进行农民战争必须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一)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是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是为了反攻或进攻,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 积极防御是中国革命总的战略方针,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 井冈山时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之后,又提出“诱敌深入”;抗日战争时期,制定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目标。,(二)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战役战斗的速决战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特殊情况下,有些战役战斗可采取持久的方针,如:围城打援,战略防御时固守钳制方向的据点,战略进攻时打孤立无援之敌,(三)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作战形式,(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五)战略进攻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