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56738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11、 什么是政府?答:政府,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政府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决策、行政法规、行政司法、行政裁决、行政惩处、行政监察等等,都应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原则和精神,都对其规定的所有适用对象产生效力,并以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的强制执行。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合,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政府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实现有序统治的机构,它泛指各类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订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机构,即通常所谓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

2、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就是国家的权威性的表现形式”。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即一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2、 现代政府应该具有哪些职能?为什么?答:一般而论,政府职能定位可概括为“弥补市场不足,促进社会公平”。具体来说六个方面:(1)维护职能,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令规章的实施;(2)保卫职能,即保卫国家和民族独立以及公民生命财产权利,维持社会秩序;(3)扶助职能,即扶助公民、团体和工商组织均衡发展,扶助弱者生存;(4)管制职能,即管制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社会行为;(5)服务职能,即通过兴办各类公共事业,直接造福于国民;(

3、6)发展职能,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 当代中国政府应该具有哪些职能?为什么?答:1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是由政府在社会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决定的。除了传统上的对外防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组织军事力量的保卫职能、镇压职能、军事职能等职能外,现代社会中政府还有着更为广泛的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 随着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经济职能已分化为一项独立的职能并居于政府职能的核心地位。现代社会,政府的经济职能已从农业社会中的财政活动(税收及开支)扩展到管理经济,引导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由于国民经济划

4、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政府的经济职能也分为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和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微观经济高效率,宏观经济稳定是政府管理经济的目标。 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指政府指导和管理文化事业的职能。它是政府管理最古老、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精神文明状况相联系,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文化职能是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文化政策加以实现的,其核心在于政府通过对文化事业的的管理,维护和弘扬一种意识形态,用以说明和论证统治与治理的合法性。与国家用强制性的方式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相比,意识形态以软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以达到对社会的控制。 4社会职能。指政府承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

5、它是政府管理中内容最为广泛、丰富的一项基本职能,凡致力于改善、保证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各类事务,都在社会职能的范围内。现代社会中政府职能的极大扩张也主要是社会职能的拓展。政府社会职能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提供社会保障。 (2)人口政策。 (3)保护自然环境。2作业2个人讨论提纲:一、社会监督的方式/途径有哪些?社会监督的方式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舆论监督。其中舆论监督是公众参与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在新闻资讯特别发达的今天,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二、什么是舆论监督?所谓舆论监督是指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利用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

6、力运作中的偏差行为进行纠正和制约。三、舆论监督的载体有哪些?舆论监督的载体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其监督方式有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方式。四、舆论监督的特性是什么?舆论监督的优势,也就是特性即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及时性、广泛性和评价性来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它具有较强的引导动员群众的能力,一旦与其他监督机构配合(在我国,主要是监察、纪检机构)能产生很大政治压力和效应。五、列举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工作中有影响的例子。联系实际的例子:一、孙志刚案件(2003年4月湖北大学生孙志刚来广州找工作,因未办暂住证在广州被收容致死),南方都市报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在全社会关注及中

7、央领导过问下,孙志刚冤情得以昭雪,促进旧的收容办法废除,新的救助条例出台。二、李昌葵案(李昌葵强奸伤害致死姐弟2人,中院判死刑,云南高院改判死缓)经媒体曝 光后 ,引起全国一片哗然,迫于社会压力,云南高院最终重审此案,终判李死刑,正义得到伸张。三、佛山小悦悦事件。(小悦悦被车碾压后,连续18人经过,无人救助,致使2次碾压终至死)媒体报道后,引起人们对道德下滑,人性冷漠拷问。社会广泛关注及反思。四、郭美美事件。媒体报道引发对慈善事业财务资金是否规范的质疑。小组讨论提纲:一、每位同学谈对舆论监督理论知识的理解。二、通过每位同学结合生活中舆论监督事件的体会,谈舆论监督的作用。三、将每位同学的体会进行

8、归纳、提炼、总结。四、结合实际将舆论监督作用罗列出来1、预防功能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产生的危害则是相当严重的,腐败会扰乱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政府的管理效能,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影响政府的权威,直至危害社会的稳定以及政权的更迭。而社会监督是一种针对公共权力主体的无所不在的、严密的监控机制,这种机制使得权力主体的用权行为完全处于一种透明化的状态之下,从而体现了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如郭美美事件,通过舆论监督,引发对财务资金管理规范关注,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出台系列规范措施,接受监督,起到预防不作为、乱

9、作为或胡作非为的作用。2、矫正功能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合理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公职人员素质高低的制约,官僚主义的影响等,都会造成政治权力运行过程中程度不同的偏差和失误。加强政治决策执行过程中的社会团体、舆论以及公民的监督,就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偏差和失误。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就会即刻做出反应,并诉诸预定的程序进行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如孙志刚事件,纠正了不符合外来工管理的错误,推动社会进步。(结合舆

10、论监督的矫正功能对孙志刚事件进行展开叙述)3、惩戒功能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当出现政治决策失误,决策执行过程中失职,或由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等导致不良的后果时,社会公众有权要求追究发生事故的权力部门或公职人员的政治和法律责任。社会监督与问责制的结合是惩戒功能的体现。如孙志刚及李昌葵案件分析(结合舆论监督的惩戒功能对孙志刚及李昌奎事件进行展开叙述)4、保健功能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社会监督是推动一国民

11、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社会的政治民主水平是与社会监督水平成正比的。社会监督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监督能够保证一个国家发展的民主方向,维护政治权力体系的高效运作,保证社会系统的通畅运行,树立政府的合法权威,合理分配社会公共资源,切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如郭美美事件分析(结合舆论监督的保健功能对郭美美事件进行展开叙述)5、教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随着社会监督的有效实现,公民的政治责任感、政治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普遍提高,进而也必

12、然提高自己的行为能力。随着公民监督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也就更愿意参与政治,使自己的监督更有效、更有力度。因此,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如小悦悦事件分析(结合舆论监督的教育功能对小悦悦事件进行展开叙述)作业31、我选择了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这样一本言行录,篇幅也不大,不过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细看各篇,学而篇第一只要讲“务农”的道理,遇到初学者入“道德之门”;为政

13、篇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篇第三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里仁篇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公冶长篇第五主要讲古今人物的贤否得失;雍也篇第六主要讲孔子与弟子们言行;述而篇第七主要讲孔子谦己诲人之辞及容貌行事之实;泰伯篇第八只要讲孔子、曾子的言论,及对古人的评赞;子罕篇第九主要讲孔子提倡礼制,鼓励人们好学不倦,以及记述孔子不肯说什么,不肯做什么;乡党篇第十主要讲孔子平素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先进篇第十一主要讲孔子对弟子贤否的评论;颜渊篇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为仁、为政、处世;子路篇第十三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怎样做人,怎样为政;宪问篇第十四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论修身做人之道,兼有对历

14、史人物的评述;卫灵公篇第十五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所论的以德治国的道理;季氏篇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怎样修身、如何以礼法治国;阳货篇第十七主要记孔子教育弟子讲究仁德,阐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微子篇第十八主要记历史上圣贤的事迹,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的行为,以及世人对于处乱世的不同态度;子张篇第十九主要记孔子的弟子们探讨求学求道的言论,以及对孔子的敬仰与赞颂;尧曰篇第二十主要记古代贤王尧、舜、禹、汤的言论以及孔子对为政的论述。纵观全书,论语很全面的阐明了孔子的思想,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世,不管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在政治上,他主张“节用而爱人”,反对苛政、苛捐杂税,

15、“苛政猛于虎也!”,也主张“克己复礼”;在自身修养上,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第一个在中国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他也主张“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所以针对不同性格的两个弟子的同一个问题,他给出不同的建议,所以在周游列国时,即使如何困窘,他为弟子们始终树立榜样,并时刻不忘对他们的教诲。而我觉得,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

16、,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也因而无比强大。“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这说明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仅仅只是一个指标,而真正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治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幸福快乐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与贫富无关。“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对礼的遵守,那么,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内心的快乐。而孔子在论语中反复作为做人立身之本的孝悌,也是给人以最朴实的启发的。从孔子对孝的阐释“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中,我们受到的心灵震撼,是不会比其他孔子所教诲的更深刻的大道理少的。细细读了这些话,我们的心中,是会产生深深的歉疚和反省的。我们会发现,我们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