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导学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6724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知识导图:要点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 珍妮纺纱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的蒸汽汽船史蒂芬孙【探究】看到上面四幅图片,大家联想到的是什么?从四幅图片可以看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哪幅?为什么?【答案】工业革命;第二幅图片最重要;因为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核心成果,在工业革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解析:工业革命的背景1.工业革命的概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其实质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2.发源地:英国3.发生条件:可能性:(1)政治前提: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内政局稳定。(2)经济条件:通过圈地运动,英国农业资本主

2、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拓展: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也称为“羊吃人运动”,是一种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原料、资金和国内市场。(3)技术条件:英国的手工工场水平较高,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4)人才条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必要性:(5)海外市场的扩大:英

3、国通过殖民扩张, 积累了资本、获得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海外市场需要的不断扩大,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辅助检测:例题1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的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个方面的支持?()A技术支持B市场支持C劳动力支持 D资本支持答案:B思路解析:根据材料中“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的用木头建造的房屋”可以得出,本题答案为B项,市场支持,其他选项虽然也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但材料中均为体现,故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4、工业革命的背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例题2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答案:A思路解析:19世纪初,英国正值工业革命时期。由材料信息可知,手纺车被弃置,手织机也多半被闲置,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机器生产逐渐代替了手工劳动,也就是说,在生产领域已出现革命性变化,故选A项。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概念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5、,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例题3 (2018全国1卷34题)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B思路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A说法错误。材料

6、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D说法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点评:本题属于历史素养类问题,需要运用唯物史观进行解答。要点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进程把工业革命作为一个整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1)主要成果: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出现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经历了织布纺纱织布三个阶段持续递进的技术革新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开始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1771

7、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2)核心成果:瓦特改良蒸汽机在生产生活领域的运用。1782年,瓦特改进,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里使用;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3)成果扩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

8、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2.第二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条件:政治前提: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条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2)主要成果: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通过新技术改造

9、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新的通讯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无线电报和有线电话先后问世。(3)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发生范围:从一国到多国同时发生,第一次从英国开始,第二次从多国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主要领域: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第一次以轻工业为主,第二次主要是重工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程度:第一次主要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生产与科学技术的真正结合;引发的生产关系变化:第一次形成工厂制度,第二次形成垄断组织;有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德国、日本。辅助检测:例题

10、1 (2019全国1卷34题)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A思路解析:根据材料中“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以得出瓦特能够改良蒸汽机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劳动实践,故A项正确,B项为第二次工业

11、革命的特点,C项取决于表述有误,D项各阶层广泛参与表述有误,故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点评:本题为高考真题,解题时需要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材料信息。例题2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答案:B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

12、项;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C项;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D项。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例题3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思路解析:材料反映的信息为科学引领技术的发明,由此可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开始。考点: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要点三 工业

13、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方面:(1)生产力的进步: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2)生产关系的调整: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了生产的集中,出现了适应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垄断组织;随着工厂制的发展,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3)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4)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4、,以工厂为中心形成的大批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现代工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纸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地位;人口增加明显。2.消极方面:(1)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2)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4)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辅助检测:例题1 “ 英国人的优势一是海洋对它的保护作用,二是处于到美洲的便捷航路上,三是采取人弃我取的原则处理殖民和欧洲事务,四是煤矿和铁矿储藏条件好。”“英国人的优势”最有利于A.“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B.海外殖民扩张和

15、奴隶贸易C.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 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答案:C思路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煤矿和铁矿储藏条件好”的信息,结合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有关条件得出答案。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条件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例题2 大机器工业瓦解了家庭经济,工人不分性别均以个人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工业革命中,从作坊向工厂渐进转变的过程中,妇女作为廉价劳动力成为劳工和雇主之间平衡利益关系的砝码。以上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认识反映了()A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B大量妇女儿童的使用不利于技术快速发展C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D社会阶层变动推动新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答案:C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