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564485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NO.1一、名词解释1、监狱(基本定义):监狱是凭借封闭的结构,运用隔离的功能,用于监禁罪犯的系统。为了方便应用,也可以仅根据其效用特征,简化为:监狱是用于监禁罪犯的系统。 2、监狱的主流文化:是由监狱官方意识形态主和贯彻的监狱社会文化。3、行刑变更制度:是基于服刑人员的悔罪表现而给予减轻原判刑罚,即改变原判刑罚执行的制度。 4、行刑目的:是指国家恶化社会通过行刑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有报应刑目的、预防刑目的和恢复刑目的等三大类行刑目的。5、罪犯人格:罪犯的个性结构与其监狱生存关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现实自我及其行为模式。 二、填空题1、 监狱是(人类社会)

2、特有的现象,并使之成为其全部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一般而言,在监狱史终结以前,监狱结构的(封闭性)是执行自由行的一项无法丧失的特征。3、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政治镇压),效用特征是维护统治秩序。4、我国监狱主要实行(中央、地方)两级管理体制。5、中国监狱的主流文化非常注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属性)和(政治文化)。6、“教诲刑”是以(“道德教诲”)为主要容和方法的一种预防刑理论与实践。7、罪犯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属于(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8、(假释)是变更刑罚执行方式的典型形式。9、(依法行刑)是行刑法治的题中之义。三、选择题1、我国的“殖民地监狱”有(ABC

3、D)A、德式欧人监狱B、的域多利监狱 C、旅顺日俄监狱 D、提篮桥监狱2、基于政治关系类型及其应用情景的定义,监狱是(ACD)A、国家暴力机器的组成部分B、监狱是纳税人买单的公共产品C、监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机关 D、监狱是一个改造罪犯的场所3、监狱领导组成的决策层,在我国包括(ABCD)A、监狱长、B、副监狱长C、政委D、监狱党委成员4、罪犯非正式组织成因包括(ABCD)A、地域成因 B、经历成因C、 兴趣成因 D、利益成因 5、监狱类型的应用原则有(ABD)A、整体性原则B、差异性原则C、持续性D、稳定性原则6、释放制度,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即(ABD)A、释放准备B、释放C、接收 D、安置

4、7、行刑变更制度体现“矫正争议”,主要以规定(ABC)事项为容。A、减刑B、假释 C、保外就医 D、缓刑8、.我国监狱设置了比较完善的犯罪教育组织机构,主要开展(ABCD)A、政治思想教育B、文化学历教育C、职业技术教育D、心里矫治9、行刑模式专业化分类包括(ABC)A、康复模式B、重新回归模式C、新古典主义模式D、惩罚模式10、任何一个行刑立法规中都包含了(BCD)三个要素。A、前言 B、假定C、行为模式D、法律后果四、简答题1、简述监狱的基本属性监狱现象的一般属性(基本属性):(1)结构的封闭性(2)功能的隔离性(3)效用的监禁性2、简述罪犯的衍生定义罪犯的衍生定义:(1)罪犯是统治关系的

5、破坏者。 (2)罪犯是一个触犯刑罚、应受刑罚处罚的人。(3)罪犯是一个恶人。 (4)罪犯是一个不适应社会生活的人。 (5)罪犯是一个心里行为有病的人。(6)罪犯是正在接受监禁刑罚的人。3、简述行刑的本质行刑主要有三层本质:一级本质,行刑是剥夺罪犯权益、惩罚犯人并为达到一定目的(如非难、惩罚、教育、改造等)的国家活动;二级本质,中国现实的行刑昭示了一种糅合了许多超司法因素的刑事司法权力运行的社会现象;三级本质,行刑总体上而言是人类特定的时期刑罚正义的体现。4、简述合理选择和配置行刑目的的意义(1)有助于实现行刑正义(2)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3)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4)有助于优化行刑关系5、简述狱

6、政管理制度的容(1)分类调查制度(2)累进处遇制度(3)行为规制度(4)考核奖惩制度五、论述题1、论述对罪犯权利的保障和救济的意义?如何保障和救济罪犯的权利?定义:罪犯权利保障就是用以实现罪犯法定权利的一切现实条件和总和。意义:首先,因为任何法定权利都是权利主体诉讼立法的应然形态。 其次,当法定权利在实现过程中收到外在因素的损害和威胁时,只有通过有效的救济才能加以恢复,但任何有效的救济必以相应的制度为前提。如何保障和救济罪犯的权利:(一)罪犯权利保障的容与方法 1.罪犯权利的立法保障 2.罪犯权利的司法保障(1)审判机关对罪犯权利的保障(2)检察机关对罪犯权利的保障(3)行刑机关对罪犯权利的保

7、障 3.罪犯权利的社会保障 (1)物质保障(2)社会组织保障(3)精神保障(二)罪犯权利救济的容和方法:罪犯权利救济的容主要有两方面,即保证罪犯权利不受侵犯,采取各种有效的救济方式。其方法是:(1)从立法和司法制度上为罪犯权利提供充分的制度资源 (2)采取各种有效的救济方法2.论述罪犯人格异化的一般机制及其意义?(一)定义:亦即“罪犯人格监狱化”(或曰“监狱化人格”),主要指的是罪犯的原有人格在监禁状态下出现了变异现象。其人格变异的主要特点是罪犯在逐步适应监狱生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深度依赖心理,竟至于丧失对狱外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再适应的信心与能力,变得只适合在监狱中生活。(二)机制: 1.忍

8、受。忍受是罪犯的原有人格因无法抗拒监狱强硬的制度性力量所体验到的一种痛苦心理及其屈就姿态。 2.适应。因为认识到只有适应才可争取到利益的最大化,于是,适应不再是被迫的反应,而是主动的应变。 3.依赖。随着适应监狱制度的深化,“监狱”开始进驻其身心,逐渐地,对他而言不再有“监狱”以外的世界比“监狱”更重要的了。 4.习惯。他的自我及其行为模式已经与监狱制度完成磨合,如同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三)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人格监狱化”的机制,虽然在“监狱制度”中的表现最为典型,但其认识意义却具有普遍性。这是说,它不仅是监狱人的制度性生存效应,也是人在其它各种制度性生存中的人格异化效应。由于处于“人与制度

9、”的二元社会关系之中,人在其“制度性生存”中总会面临“人格的制度化”的两难困境;一方面,“人格的制度化”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制度效应;另一方面,“人格制度化”还会产生“人格的去制度化或反制度化”这一伴生现象。质言之,有人格的“制度化”,就会有人格的“去制度化”或“反制度化”。这是一种具有悖论意味的人与制度的纠缠关系。从这一意义看,“人格监狱化”现象不过是“人格制度化”现象的一个特例罢了。NO.21、 名词解释1、监狱类型:是选择“监狱”这一事物本身的属性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对监狱现象进行划分所形成的类型构成及其体系。 2、罪犯(基本定义):罪犯是一个犯了罪的服刑人。3、行刑(基本定义):是剥夺罪犯权

10、益、惩罚犯人、并未达到一定目的(如非难、惩罚、教育、改造等)的国家刑事活动。 4、行刑法治:是监狱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立法的规和司法的适用,确认并调整监狱的行刑社会关系及其活动,从而实现行刑正义的法律理论与实践。5、罪犯人格异化:亦即“罪犯人格监狱化”(或曰“监狱化人格”),主要指的是罪犯的原有人格在监禁状态下出现了变异现象。其人格变异的主要特点是罪犯在逐步适应监狱生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深度依赖心理,竟至于丧失对狱外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再适应的信心与能力,变得只适合在监狱中生活。二、填空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纳粹德国制造的惨无人道的(“纳粹集中营”),他们记录了现代监狱时上“最黑暗

11、的一页”。2、监狱作为刑事司法体系的最终环节其功能特征是执行刑罚,效用特征是(惩罚犯罪)3、(行刑对象)在监狱的本体结构中是最为核心的要素。4、司法部下设(监狱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国监狱的业务工作。5、保障罪犯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其通过立法来确定罪犯的权利,也有责任和义务保障罪犯的权利得以实现。6、通过(司法的适用)最终落实行刑立法中确定的规则容,这是行刑法治实践化的重要途径。7、(减刑)是我国特有的自由刑执行制度。8、我国监狱的分类最早可追溯到(西周)。9、就监狱行刑而言,行刑谦抑原则价值在于行刑领域缩减刑罚的(负面效应)。10、变更刑罚执行程序的出现首先与(行刑的人道性)密切相关。三

12、、选择题1、基于经济关系类型及其应用情景的定义,监狱是(ABC)A、一个特殊的企业 B、监狱是纳税人买单的公共产品C、监狱是支付给罪犯的一种的社会成本D、监狱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2、监狱本体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A、行刑者 B、行刑对象C、行刑设施D、行刑目的3、监狱罪犯组织结构大致可分为(BC)A、小团体B、正式组织C、非正式组织D、社团4、监狱史上监狱行刑的三大基本行刑目的包括(ACD)A、报应行论的报应目的B、教育刑论的教育目的C、恢复刑论的恢复目的D、预防行论的预防目的5、行刑模式的配置原则有(ABCD)A、目的原则B、现实原则C、系统原则D、兼容原则6、从宏观看,监狱活动包括(A

13、BD)A、监狱刑事活动B、监狱行政活动C、监狱管理活动D、监狱民事活动。7、行刑法律关系由行刑法律关系(BCD)构成。 A、要件B、主体C、客体D、容8、被判处(ACD)在监狱执行刑罚。A、死刑缓期二年执行B、拘役C、无期徒刑D、有期徒刑的罪犯9、行刑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ABC)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其他10、原判刑罚执行程序的原理在于,以(BCD)等刑罚思想为基础的行刑一般化的报应刑原理。 A、社会责任B、罪刑均等C、道义责任D、行刑法定四、简答题1、简述工业文明社会时期监狱的功能特征和效用特征功能特征:执行可变更自由刑,深化和细化近代监狱的各项功能,并使其运作高度规化和专

14、业化。效用特征:秉承近代监狱的预防传统,并注重平衡报应、预防和恢复的综合效用。2、简述监狱的功能监狱的物理功能:一是隔离功能,二是控制功能监狱的衍生功能:(1)核心衍生功能“监禁惩罚”和“威慑预防” (2)相关衍生功能感化、道德教诲、思想改造、心理矫正等3、简述重视服刑人员劳动及管理的主要原因(1)认为劳动是现代刑事处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服刑人得到教诲,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手段。(2)增加监狱收入,缓解监狱经费紧。(3)通过完成劳动任务,增强服刑人的自信,提高技术能力。4、简述行刑监督制度的容(1)权力机关监督(2)司法机关监督(3)行政机关监督:行政监督 纪检监察监督(4)社会监督5、如何把握行刑法治的涵?(1)行刑法治是监狱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2)行刑法治通过立法的规和司法的应用得以实现(3)行刑法治的对象和方法是“确认并调整监狱的行刑社会关系”(4)行刑法治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行刑正义五、论述题1、论述监狱制度的三大制度系列各有哪些核心制度?一、行刑基本制度:(一)刑务处理制度 : 1.原判行刑制度(1)收押制度(2)释放制度(二)狱政管理制度1.分类调查制度 2.累进处遇制度3.行为规制度4.考核奖罚制度(三)教育管理制度(四)劳动管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