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56441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8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5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0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文学评论的引领作用,文学评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在 某种意义上,评论家是文学作品的质检员。当前文学作品数量快速增长,作品质量 _,及时、公正的文学评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学评论要发挥激浊扬清的 作用,必须确保自身的艺术质量。首先,评论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养、扎实的 理论功底、浓厚的历史感和敏锐的时代感,才能与新时代新文学共同成长,才能有 足够的能力去发现杰作、去除糟粕。 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

2、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 论的社会影响, 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 改进文风。 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式多样, 序跋、 书信、 笔记、 批语等形态各异, () 评论者不能_, 一味地模仿_ 的翻译腔, 应该接续传统文脉, 向传统文论学习, 形成独特的批评个性与文体风格。 而且,评论不妨写得短一些,少一些_的客套,少一些无关痛痒的敷衍,多一 些不吐不快的直言,多一些精准点穴的真话。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参差不齐故作高深佶屈聱牙虚与委蛇 B良莠不齐故作高深深文奥义虚与委蛇 C参差不齐故弄玄虚深文奥义敷衍了事 D良莠不齐故弄玄虚佶屈聱牙敷衍了事 文中

3、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 论的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 B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 第 2 页,共 25 页 论的社会影响,改进文风,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 C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 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D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改进文风, 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

4、恰当的一项是 _ A精妙的评论寥寥数语,尽得风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声有色 B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有声有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寥寥数语尽得风流 C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寥寥数语尽得风流,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有声有色 D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声有色,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尽得风流 【答案】【小题 1】A 【小题 2】D 【小题 3】B 【解析】(1)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 在一起。适用对象是人。 根据语境“作品质量”,应用“参差不齐”。 故作高深: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 容的浅薄。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

5、,欺骗人。 语境没有“迷惑人,欺骗人”的意思,应用“故作高深”。 佶屈聱牙: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深文奥义:指文辞、言 语艰深,含义晦涩。 根据前文语境“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应用“佶 屈聱牙”。 虚与委蛇: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敷衍了事:办事马马虎虎,只 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语境中“客套”一词意味少了真情。“敷衍了事”跟后面“无关痛痒的敷衍”重复,应 用“虚与委蛇”。 故选:A。 (2)D画线语句主要存在三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 社会影响,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先讲影响,再讲作用

6、,最后讲措施,明 显不合逻辑。 二是语序不当, “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 , “能够” 应在 “用” 第 3 页,共 25 页 之前。三是“促成”与“发展”搭配不当。 故选:D。 (3)B“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是对“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的进一步解说 ; “尽得风 流”是对“有声有色”的进一步阐释。 故选:B。 答案: (1)A (2)D (3)B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 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

7、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 成分。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 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 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 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如“处心积虑”和“殚精竭虑”就属于情感 色彩截然不同的类型。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 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8、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 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 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 天空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我们的要求 ; 最远的不是天边,而是永不能实现的目 标;最广的不是海洋,是人们的胸怀;我们的心灵是最美的,而不是天上的彩虹。 【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原句,缘聚首先叙述的是天空和我们的要求的关系,然后叙 述天边和目标的关系,最后叙述心灵和彩虹的关系,原句的句式特点是:“不是 是” 第 4 页,共 25 页 根据原句的句式特点可以看出,原句可以组成几个以“不是是”整句

9、: 参考答案: 最高的不是天空,是我们的要求;最远的不是天边,而是永不能实现的目标;最广的不 是海洋,是人们的胸怀;最美的不是天上的彩虹,而是我们的心灵! 【解析】解答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所给的语句,其次分析所给句子的成 分,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和长句的特点,变换成句式整齐的句子,但是不能改变句子的意 思 本题属于局势的变换,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整句和散句的含义,整句:一个句子,句式 整齐匀称,多构成排比和对偶其结构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渲染气 氛散句是相对整句而言的,它是结构错落,句式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其形式灵活自 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变换题型:1、散句变整句,就是把

10、长短交错的句子,改为 相同的句式,或都改为长句,或都改为短句2、而整句变散句就是要把整齐变为错落, 改写时变换其中的句式,穿插使用长短句,就成了散句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 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_ , _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_ , _ 。” 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的名句是: “ _ , _ 。” 【答案】【小题 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1、【小题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小题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解析】故答案为: (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重点字:赢) (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重点字:豪) (3)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重点字:盈)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 第 5 页,共 25 页 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 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 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 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答题。 从军行 张祜 少年金紫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飞。一卷旌收千骑虏, 万全身出百重围。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注】金紫:金鱼袋及紫衣,是唐朝官员的 佩饰和宫服,亦借指贵官。虎翼:占战阵名。刀笔吏:掌文书的小吏。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虎翼”既指战阵,又在直觉上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威猛凌厉的感受。 B黄云横断边塞,仿佛找寻高翔的苍鹰,此景展现了边塞的雄奇壮丽。 C尾联流露出不屑做文书

13、小史度此一生,而应以征战建功立业的思想。 D整首诗歌节奏明快,笔力雄劲,气势磅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颔联展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案】【小题 1】B 【小题 2】 【解析】(1)B“寻鹰去”的不是黄云,而是主人公。 (2)颔联展现了一个胆略过人(或威震敌胆、战功卓著)、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上 句写少年仅凭一面卷起的旌旗,极少的兵力,就使上千敌骑投降。“一”与“千”相对 举,突出了他胆略过人(或威震敌胆、战功卓著)。下句写少年杀出敌军重围,毫发无 伤,“万全”与“百重”相对举,突出了他武艺高强,万夫莫当。 答案: (1)B 第 6 页,共 25 页 (2)颔联展现了一个英

14、勇胆大、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千骑虏”“百重围”写出敌 人的强大,战事的激烈,以反衬少年的胆大艺高。“收”“出”二字表现了少年收服上 千敌骑、冲出百重包围的高超武艺。 赏析: 诗中“金紫光辉”、“直指边城”飒爽英姿的少年,勇武难当“一卷旌收千骑虏, 万全身出百重围”有万夫不当之勇,即使在风火间歇期也不忘“寻鹰射雁”切磋武艺。 其 “白首汉廷刀笔吏, 丈夫功业本相依” 仗剑报国的豪情与初唐杨炯同题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是如出一辙的。诗中热血“少年”的形象,又何尝不是张祜希冀自我的形 象。 张祜虽身为处士,为人却有几分豪气,自谓“三十未封侯,癫狂遍九州。平生莫邪剑, 不报小人愁。 (1)本

15、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 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 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 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注意语言、神 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注意环境描写(时间、地点、天气、周围 景物)对人物的烘托作用;注意前后的对比烘托;注意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诗歌形象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 现过, 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

16、们的代表作品, 但一般是接近主创作品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诗人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具 体生活背景-的了解对把握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 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提示或暗示。 2抓住诗歌关于物的描写。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物的形象,表现物的 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 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物的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 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9.0 分) 第 7 页,共 25 页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范延光,字子瑰,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