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45564045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历史必修(下)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主要阐述的是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本课共有三目:第一目“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从政治环境、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目“工业革命的进程”主要阐述的是工业革命的两个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成果,如珍妮机、蒸汽机、内燃机等;第三目“工业革命的影响”则着重分析了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生活、世界体系的影响。三目之间的关系是:英国由于具备了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条件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涌现了一

2、系列的发明和技术。而伴随着技术与发明的外传,欧美等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的开展则极大改变了欧美国家乃至人类的社会生活。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从知识角度来看,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本课所涉的大部分内容且初中所学知识内容更为详实(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这三课都涉及本课知识)。从能力角度来看,高一新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对历史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当然这个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偏向感性思维,缺乏对历史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

3、的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角度来看,十六岁左右的学生正处于三观逐渐定型的时期。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逐个掌握,而应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和价值观念的养成。三、教学目标通过文献、图片、地图、日记等史料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概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并理解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及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人与机器的相生关系(历史解释),从而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感受各项发明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及对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科技兴国理念(家国情怀)。四、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影响五、教学难点辩证认识

4、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六、教学设计思路基于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了大部分的知识但所学知识较为浅显且不成体系,且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世界史较陌生学习多流于识记,因此笔者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以人与机器的关系为主线,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体验人与机器的相遇,以及之后的相爱、相恨、相生,体会人与机器的恩恩怨怨。从而从多方面辩证地分析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人与机器透析工业革命(一)人与机器的相遇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原因(二)人与机器的相爱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三)人与机器的相恨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四)人与

5、机器的相生工业革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有没有同学认识图片当中的这个小物体?生:学生猜测师:(老师提示一下)这个物体的滑槽里带有小轮,滑槽的两端装有弹簧,使它可以极快地来回滑行。师:这个物体是用来织布的师:使用它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织布速度。师:他就是飞梭。而这一枚小小的飞梭却滑开了一个机器与人的新时代。师:什么是机器呢?不列颠百科全书里的定义是:用来增强或代替人力、畜力,以完成各种体力的装置。所有的机器都有输入、输出、转换或调节及传动装置。同学们就此判断:刚才我们讲到的飞梭是不是机器呢?生:不是师:确实,飞梭并不是机器,那为什么他却能滑出一个机器的

6、时代呢?让我们回到18世纪及之后的世界去了解人与机器的恩恩怨怨。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人与工具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一)、人与机器的相遇师:1733年,纺织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图片)。织布速度大大提升;飞梭的广泛使用使织布的速度大大超过纺纱的速度。据说一个织工需要的棉纱要由10个纺纱工供应,于是纺纱和织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棉纱供不应求,英国出现了严重的纱荒。师:棉纱供不应求会对它的价格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生:棉纱价格飞涨。师:而价格飞涨的同时,棉纱却常常断货。为此英国几乎全民动员进行纺纱,全国大办纺纱学校,甚至连孤儿院和监狱也在日夜纺纱。官方和民间机构纷纷悬赏,寻找改进纺纱机的

7、技术。据说伦敦皇家学会悬赏50英镑寻求能够发明新纺纱机的人。(当时普通的纺纱工平均工资为4便士,50英镑相当于他们8年多的工资收入)终于,新的纺纱机出现了。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设计并制造出一款新的纺纱机,他以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纺纱机”。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款新纺纱机,对比传统的纺纱机。分析一下珍妮机新在哪里。生:可以同时纺出好多根线。师:是的,1765年的珍妮机一次能够纺出8个纱锭。后来哈格里夫斯又把纱锭增加到16个,最终增加到80个。这意味着一台纺纱机一次能纺出80根纱。纺纱效率大大提高。当然美中不足的是珍妮机纺出的细纱质地很好但牢固度不够,比较容易断,除此还有一个缺陷。师:同学

8、们注意观察图片,珍妮纺纱机运作的动力是什么呢?(可以参照上图的传统纺织业)生:手摇的,是人力。师:是的,珍妮纺纱机仍以人力为动力。随着纱锭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摇起这个机器也会越来越吃力。所以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动力解放双手。1769年一个名叫阿克莱特的理发师制造出了一台机器,这就是水力纺纱机。这款机器的优势是:水力驱动,转速快;纺纱结实,不易断。然而它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纺出的纱比较粗,织成的布质地不够柔软。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了一款机器叫骡机。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叫骡机吗?生:因为是骡子拉动的。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畜力比水力更先进吗?老师提醒一下,你们想想骡子这种动物是怎么培育的。生:我

9、知道了,它可能是综合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所以叫骡机。师:很不错,那你能总结一下骡机的优点吗?生:水力驱动,转速快;纺纱又细又结实。师:概括得很全面。最初的骡机有40个纱锭,后来发展到900个,纺纱效率飞速提升。由于纺纱机的普遍运用,纱的产量大增。新的问题出现了:纱变得供过于求了。人们又开始研究高效率的织布机。1785年一名乡村牧师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使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然而不管是水力纺纱机、骡机还是水力织布机,推动他们工作的动力都是什么力呢?生:水力师:水力机有什么缺陷呢?生:需要落差比较大的河流,而且天气干旱水流枯竭了机器就无法使用;总之受到自然限制比较大。师:是的。水

10、力机迫使工业不得不限制在局部地区。所以,水力并不能成为近代工业普遍运用的动力。因此,人们需要研发一款突破自然力限制并且能广泛应用到生产中的机器。后来,人又发明了什么机器呢?生:蒸汽机师:是的,蒸汽机发明后经瓦特多次改良最终万能蒸汽机诞生。同学们可以观察万能蒸汽机的工作效果图:利用煤燃烧产生的蒸汽动力推动机器的运转。这不仅突破了自然力的限制,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蒸汽机运用于交通领域,火车和汽船便应运而生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串联起来,道出了发明间的关系,环环相扣,将琐碎的知识系统化,即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更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图片及材料的合理利用培养了史料实证的意识,

11、课堂也因学生的思考而更加活跃。师:我们回过头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飞梭竟然带动了一系列机器的发明?飞梭的发明在当时是偶然的吗?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几段材料一起来分析这个问题。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思考:在英国为什么印度棉布比本国毛织品更受欢迎?生:物美价廉师:可见,在世界市场上英国纺织品的竞争力不强。面对印度棉布的冲击,英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生: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禁止印度棉布进口;强制英国人民使用羊毛制品师:反映了英国怎样的经济政策?生:重商主义师:效果如何?生:无法遏制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师: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扭转英国纺织业的不利局面呢?生:大力发展棉纺织业,提高棉纺织的生产效

12、率。师:很好,所以机器出现了,它们大大促进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飞梭的发明是偶然的吗?生:不是偶然的师:这是时代的需求。是人们的需求推动了一系列发明的诞生。当然飞梭之后一系列发明使得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手工劳动,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工业革命”。当然我们看到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而18、19世纪的英国人曾自诩:英国人天生具有发明天赋。同学们认为他们真的天生就特别聪明并擅长发明机器吗?生:不是师:那为什么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呢?有人说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更应看到天才背后庞大的手工业者群体,而支撑这一庞大群体存在的则是英国社会。请同学们回顾初中所学

13、知识再结合书本分析当时英国的社会缘何能孕育出这场革命。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保障;圈地运动后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殖民扩张开拓了海外市场同时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工厂手工业发展,工人生产技术日益纯熟;英国是当时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衷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师:分析得很细致,从中大家也理解了工业革命发生所需要具备的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条件。当然除此之外有些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师: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搞发明呢?生:因为可以赚钱呀师:确实,发明可以得到报酬。然而从研发到出售纽可门用了10年,瓦特用了11年。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同一件

14、事?生:是专利制度。师:能为大家简单介绍专利制度吗?生:我认为专利制度指的是经过审查和批准后国家授予发明者专利权,没有经过发明者同意,其他人不能擅自制造和销售专利产品,如果要使用必须给发明者一定的报酬。师:很不错,所以专利制度建立之前,先进的制作工艺一般都是在家族内部世代相传的,是祖传秘方。然而专利制度建立之后,只要花钱便能使用这些技艺,并且越多的人使用,技术就越能获得改进从而更为先进。当然思想观念对人们的创新活动也影响深远,请同学们阅读一段材料并思考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18世纪的英国人思想有什么特点。生:科学化、理性化师:很好,基于以上因素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一方面

15、锻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增强学生的实证意识。从“飞梭的发明是偶然的吗?”这个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分析之后让学生意识到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是种种因素共同造就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师:后来工业文明也逐渐向外扩展,欧洲大陆和北美也掀起了工业革命。并在此基础上孕育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小视频来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与机器的相遇。播放视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师:当然我们还可以将主要的发明放到它所在的空间中去观察,请同学们看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分布图师:从地图中我们看到重要发明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生: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德国师:是的,这次革命几乎在欧美多国同时发生,而这些发明也迅速传播到欧美国家甚至他们的殖民地。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书本第61页第二段并结合刚才我们学到的知识,分组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并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大家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比较。第一小组完成时间和范围规模;第二小组完成发明群体和发明基础;第三小组完成重要部门;第四小组完成重要标志;大家可以开始讨论交流了。生:分组讨论并由四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填写表格师:很好,因此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