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56398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岳麓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掌握儒、道、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难点:认识社会转型中各派思想的立场,并分析先秦思想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影响【自主梳理】 1、 孟子、荀子(儒家代表人物)1、孟子(1)主张:政治思想: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 ”,这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 ”的主张;伦理观:提出“性 论”。义利观:倡导“”。(2)评价:孟子被尊称为“”,地位仅次于孔子。2、 荀子(1)主张

2、: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 ”和“ ”的命题。伦理观上:“性 论”,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的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认为治国应以为主,也主张(2)评价:荀子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合作探究一】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明孟子“仁政”学说的社会根源。“仁政”学说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孟子的“仁政”学说和当前“以德治国”方略的认识。二、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 ”、“ ”,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提倡“ ”,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铺张浪费,主张“ ”、“ ”。三、庄子(道家主要代表人物)主张:提出“ ”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

3、相同的,没有区别。提出“ ”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主张人应顺从自然。四、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1)主张: 、 、 相结合,建立 的国家。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 。(2)评价: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体制的需要,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基础。【合作探究二】韩非子曾说:“今欲以先王为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又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还说:“上设重刑而奸尽止。”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包括思想主张产生的根源、主要内容、阶级实质及社会影响。)5、 孙膑(兵家代表人物)

4、主张: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重视的作用。6、 百家争鸣的影响: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法家思想中的,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合作探究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探讨“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条件。【知识体系】 (自主构建)【学习检测】1、 下列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有为政者必须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养浩然之气“尚力”“法不阿贵” 2、下列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同时到各诸侯国应聘,你认为谁最容易成功?孟子 荀子 韩非子 墨

5、子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奴隶社会全面崩溃 封建制度逐步发展4、孔子说“仁者,爱人”,并主张贵贱有序。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所处的时代不同 代表的阶级不同学术思想不同 谈论的问题不同5.在关于 “人性”的看法上,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孔子:“性相近” 孟子:“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 “性恶论”真正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和内涵6、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把孔子“仁”的学说具体化 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 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明

6、天人之分 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有() 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壮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带动了思想界的革新8、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C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9战国时期的有一学派提出“以法为本”和“法不阿贵”,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孔子韩非子庄子墨子10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他们的共同点是 极

7、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维护社会新秩序,倡导个性解放追求社会安定,要求与民休息 主张实行法治,要求建立理性社11、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 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

8、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6分)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 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3分)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参考答案合作探究一:(1)根源: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井田制瓦解,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进一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孟子认识到人民力量不可轻视,故主张民贵君轻,他继承了孔子“仁”的观点,发展成“仁政”学说。(2) 积极意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利益,可以缓解统治阶

9、级的暴政,是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的体现。(3)认识:孟子的“仁政”学说,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但其中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当前的“以德治国”是对孟子“仁政”学说的批判继承,是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合作探究二:根源:战国时期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更替的社会变革时期。主张:应该按照现实进行改革,建立君主专制,实行法治。实质:集中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影响: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改革确立封建制度,发展封建经济;有利于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和不同程度的运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合作探究三参考教材第2课导言部分学习检测15CCABD 6-10 ABCBA11、(1)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2)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