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56298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40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7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5.0 分) 1.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比如“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此句中用法。 B. 古人的称谓比较复杂,如“留侯张良”是封号加姓名的。留,古地名,刘邦得 天下后,封张良为“留侯”。再如“左尹项伯”,也是封号加姓名的。 C.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的“参乘”也叫“车右”,其任务是站在车右担任 警卫。 D. 古时音乐分为七音 : 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变徵之声

2、”中的“变 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答案】B 【解析】B“左尹项伯”是官职加姓名。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 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 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 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 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 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 ;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 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 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 成名作、代表作

3、、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 第 2 页,共 27 页 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 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2. 从造字法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犄 灶 姑 甘 银”是形声字 B. “出 武 采 晶 从”是会意字 C. “羊 朱 果 舞 尾”是象形字 D. “本 亦 曰 宇 水”是指事字 【答案】

4、B 【解析】A灶,会意字;甘,指事字。 B正确。 C朱,指事字;尾,会意字。 D宇,形声字;水,象形字。 故选:B。 本题考查理解造字法的能力。要熟知造字法的种类和特点。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一 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转注 和假借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3. 下列各组字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沁(qn)圆春 游说(shu) 喋血 丰华正茂 B. 大堰(yn)河 拘泥(n) 皮辊 殒身不恤(x) C. 怅(chng)寥廓 菲簿 ( b) 斑斓 长歌当(dng)哭 D. 茅津( j

5、ng)渡 瞋(chn)目 仵视 广有羽冀 【答案】B 【解析】A“沁圆春”中“圆”应改为“园” ,“游说”的“说”应读“shu” ,“丰 华正茂”中“丰”应改为“风”; B正确; C“怅寥廓”的“怅”应读“chng”,“菲簿”中“簿”应改为“薄”; D“茅津渡”的“津”应读“jn” ,“仵视”中“仵”应改为“忤视” ,“广有羽翼” 第 3 页,共 27 页 中“冀”应改为“翼”。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 合平时积累的字音、字形知识技巧进行辨析,平时要关注同义词、近义词、形近字、音 同音近字的积累。 做字音字形题目应注意: 字音重

6、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 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 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4. 对下列句子的主干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主干:苏州园林着眼在画意。 B.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主干:母亲感到痛苦。 C.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 刻的印象。 主干:习惯、态度在我心中。 D.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主干:天底下的荒村。 【答案】B 【解

7、析】A主干是“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 B主干判断正确; C主干是“习惯、态度留有印象”; D主干是“远近横着荒村”。 故选:B。 本题考查句子划分成分及复句关系, 本题考查单句, 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 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单句中,句子成分在句中 位置是有规律的: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解题首先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 谓语在后;然后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要学会 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 ; 要学会找

8、定、状、 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 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第 4 页,共 27 页 5. 扩展句子,给“我走进了教室”再加上定语和状语,不合乎要求的一句是() A. 我慢慢地走进了新教室。 B. 迟到的我轻轻地走进了书声琅琅的教室。 C. 背着新书包的我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D. 电铃响后,我走进了我们的教室。 【答案】C 【解析】A“慢慢地”是状语,“新”是定语; B“迟到”“书声琅琅”是定语,“轻轻地”是状语; C句子只有定语,没有状语,定语是“背着新书包”“宽敞明亮”; D“电铃响后”是状语,“我们”是定语; 故选:C。 本题考查扩写

9、句子, 扩句, 实质上是以原句为基础, 增加一些必要的成分, 使原本简单、 抽象、概括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形象。本题要求在扩句时给句子加上定语和状语, 应了解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分析每个选项中的定语和状语,找出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扩展语句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审清题意,辨析试题类型(情境型或单句扩展型) ,明确扩展重点(重点部分要占到 整个扩展部分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字数)。 必须“伸展、扩大” ,这是前提。试题中给定的字、词、句就是起点,就是基础,特 别是关键词须用全、用尽。这是扩展的原则。 要合理的扩展。所谓“合理”包括两个方面:扩展后的句子必须正确,不能扩展成病 句;扩展后的内容和

10、文字要与所需表达的语境相符。 6.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年老的母亲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和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让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违的家乡小调。 A. 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B. 母亲看到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C. 秋色和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D. 母亲看到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答案】D 第 5 页,共 27 页 【解析】句子的主语是母亲,谓语是看到,宾语是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宾语也 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充当。 故选:D。 本题考查句子划分成分及复句关系, 本题考查单句,

11、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 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单句中,句子成分在句中 位置是有规律的: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解题首先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 谓语在后;然后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要学会 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 ; 要学会找定、状、 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 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12、空缺部分。 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_ , _ 。 寻梦?撑一支长篙, _ (再别康桥)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表现荆轲上车离开意志坚决的一句是 _ 正的猛士, _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孔子在为政里提倡“ _ ”的学习规律。 【答案】【小题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小题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小题 3】终已不顾 【小题 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小题 5】温故而知新 【解析】故答案为: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重点字:峥嵘)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重点字:溯) (3)终已不顾(重点字:顾) (4)敢于直面

13、惨淡的人生(重点字:惨) (5)温故而知新(重点字:故) 第 6 页,共 27 页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 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8.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14、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_。 【答案】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从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角度分析作答分析上联,“世事如 棋”是主谓短语,“让一着”是动宾短语,“一着”是数量词,“不会”是副词,“亏 我”是动宾短语分析下联,“心田如海”和“世事如棋”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纳 百川”和“让一着”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亦可”可对“不会”,“容人”可对“亏 我” 故删改后的下联可为: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参考答案: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或: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他) 本题考查对联的相关知识及运用,能力层

15、级为表达运用 E 解答时主要依据对联要求进行删改,其主要要求: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 相合,音调和谐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要词性相对,位置 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对联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要求,最主要表现在它的“对偶” ,因此,创作对联时必须做到 以下六点,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平仄相对 四、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第 7 页,共 27 页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

16、偏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 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 的田园风光 -,让人恍然进入梦境。现在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 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 地见到它们的赝品。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 -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 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 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 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典雅。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 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 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 待的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以一把油纸 伞演示了许仙、白娘子的那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