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45563540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社会习俗亦称“社会风俗习惯”。人们自发形成,并为社会大多数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对人们行为的控制是非强制性的,是潜移默化的,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变迁,服饰,饮食,习俗,居住,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服饰、饮食、居住、习俗各自变化的过程 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南方,海鲜米饭,北方,面食肉类,中国传统饮食,地域特色,鸦片战争前男子服装主要有袍、褂、袄、衫(长袍马褂)等。图中人物合影几乎包揽了当时所有款式。,长袍马褂,合身轻便,宽大不便,西式服装,行动迟缓,自由舒适,服饰变革(男装),研习交流1,礼,义,

2、廉,耻,三民 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政治含义吗?,传统旗袍,改良旗袍,收腰窄袖,衣身宽博,线条平直,紧身合体,服饰变革(女装),研习交流1,咖啡,面包,1897年在上海开设的“德大西餐社”,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一起吃西餐,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 于世,饮食变化,研习交流2,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草原蒙古包,陕北窑洞,江南民居,中国传统民居,研习交流3,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中共一大会址,居室建筑变迁,上海百老汇,上海外滩,中西合璧,研习交流3,剪辫易服前后的陈独秀,剪辫易服,习俗风尚革新,研习交流4,缠足家庭,缠足女孩,残害妇女,废止缠足 妇女解放,习俗风尚革新,研习交流3,晚清传统婚礼,民国初年

3、传统婚礼,1929年冰心与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举办西式婚礼,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繁琐愚昧 包办婚姻,简约文明 婚姻自由,习俗风尚革新,研习交流3,贵贱尊卑,跪 拜,作 揖,握 手,文明平等,习俗风尚革新,研习交流5,长袍马褂、西装、 中山装、 旗袍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主题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中西餐并行,四合院、欧式别墅、花园洋房、中西合璧,新式婚礼、简洁葬礼、剪发、禁缠足、鞠躬、握手等,土洋并存,中西合璧; 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材料1 社会习尚为千百万人所接受,并在社会变迁的过程里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顽固力量。而革新政治又是与风习的改良紧密联系在一起。 陈旭麓近

4、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2 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城市中产人群开始以看电影、喝咖啡、品尝西餐、穿西装、举行西式婚礼等形式展开社交活动,30年代的日历上所出现的身着旗袍玩高尔夫的时髦女性图片。 郁方中国的中产阶级与他们的消费文化 材料3 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平等而斗争。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课内研讨,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课内研讨,建国后,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改革开放后,“菜篮子工程”,品种丰富,凭票供应,建国后,住房条件简陋,楼房普遍、“安居工程”,建国后,社会风尚的主流有何不同,艰苦朴素,休闲方式,社会风尚,衣,社会 风尚,食,住,朴素;颜色款式单调,票证,住房拥挤,困难,艰苦朴素、勤俭 节约、无私奉献;,款式新颖,时尚多样,“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休闲生活、注重环保、 赈济灾区等,主题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