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及摘录(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56318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及摘录(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及摘录(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及摘录(最新编写-修订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及摘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直感觉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看到这本书是尹建莉老师推荐的,于是兴趣盎然地读了“第56号教师的奇迹”系列其实有两本书,一本是学校发的成功无捷径,一本是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完第一本后,又自己掏腰包在卓越上买了第二本,同一个作者,同一个系列,却带来不同的感受,以下是

2、我读完艾斯奎斯的文字的一点感受。书主要讲的是艾斯奎斯的教学方法,虽然我感觉有点奇怪,仿佛美国的老师要一个人负责整个班级的所有课程,从英语、数学到体育、自然和艺术,但我被书中所贯穿的一种精神打动了: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教育,而是为了让孩子们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学到真正的东西。看了这本书,这个观点给我极大的震撼:不要把害怕作为教育的途径,要以信任取代恐惧,要给孩子可靠的肩膀! 雷夫,真的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他发现了教育的真谛。他的卓见是,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随时为孩子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

3、我们多付责任,而是要让他们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 是啊,信任才最宝贵,有了信任,才可以谈教育。我觉得,让孩子免于恐惧,是56号教室奇迹的根源! 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四项“人类的基本自由”: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一主张一经提出便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其中“免于恐惧的自由”,在当时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用今天的眼光看,其内涵不仅仅是免于武力侵略,而且也应包括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受到恐惧的威胁,孩子当然也享有不受恐惧的威胁的自由。 孩子本来就应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只是我们总以教育的名义剥夺。我想,我们的教育

4、中总有一个观点:孩子必须怕一个人,不然没法治了;孩子不听话就必须采取训斥、打骂,让孩子变得守规矩。的确,现在有不少孩子有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更为有意思的是,我还发现居然有一本书,书名是怎样打孩子,在网上还找到一份非常专业的文章如何打孩子屁股,试想,在如此的教育理念下,孩子除了恐惧还有什么?我们总认为自己有责任把孩子“教育成人”,就像孩子还不是“人”似的。 细一想,现在的孩子真的是生活在噩梦里。他们害怕考试,害怕家长会,害怕老师批、妈妈骂、爸爸打,害怕长大,害怕上不了好学校,害怕老师不喜欢自己。他们害怕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撒谎,是因为害怕,为什么特别听话,也是因为害怕。 蒙特梭利从人格培养的角度

5、分析了强迫教育的危害。她说:“一个儿童,如果没有学会独自一个人行动,自主的控制他的作为,自动的管理他的意志,到了成人以后,他不但容易受到别人指挥,并且遇事非依赖别人不可。一个学校里的儿童,如果不断的受教师干涉,禁止,呵斥,以至于诟骂,结果会变成一种性格上很复杂的可怜虫。”之所以“可怜”,是因为他有一种“内疑外惧”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他在年轻时表现为“羞缩”,成年后又表现为颓丧、萎靡不振和逆来顺受,“而一遇危机,连最低限度的一些骨气,都拿不出来。”因此她认为,强迫被动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说,“第一步是养成一种永久的自卑与自馁的心理,而第二步,也是最后一步,是教他们一种五体投地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听

6、话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如果孩子听话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威逼下的结果,其危害之大可以想见。 真的难以相信,在恐惧中成长的孩子长大了是否会有快乐,会有自信,更不用说有一番伟大成就?我不相信一个懦弱、胆小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一个勇敢的人,我认为,没有恐惧的人才可以成为一个坦坦荡荡的人,只有从小就有胆气的孩子长大了才有闯出一番大天地的能量。 教育需要耐心,需要循循善诱,需要考虑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需要尊重学生的权利与自由。只有和孩子建立信任的关系,孩子才会没有恐惧。不是生活在恐惧阴影中的孩子,一定会有阳光般的心态,这样才能自然生长、快乐成长。书中提到了许多具体的做法,虽然很多无法在中国的学校中实现,如给

7、每个人安排一份“工作”并支付薪水,然后让孩子们用薪水来购买座位。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最为关键的就是观念:让孩子放手去做,让他们独自享受失败或者成功的滋味,并从中吸取经验。你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划定一个安全的界限。就如孩子刚开始学步时的那样,在不远的地方鼓励着他,在他行将跌倒时接住他。Rafe所在的那个学校大概是全美底层的社区学校代表吧。也是因为有过切身的接触,才知道在那样一个低收入少资源的学校里做老师,用正向的力量把孩子们拉住,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有多么难。 不同于目前卓越另外一些以理论为基础延伸出来的育儿书籍,Rafe更多的讲起的是自身实践的体会,是成体系的个人记录。但

8、是,在背后可以看出他有一套放入实践的儿童发展理论在做支撑。比如,他将对儿童的信任,讲榜样的力量,这里面多多少少看得出社会习得的理论来。教育没有捷径可做,但是,与儿童相处是有道可循的。 看到很多父母在不断地找可以管理孩子的方法,尝试各种技巧,其实,比技巧更重要的是爱孩子的心。爱孩子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找出适合家庭和孩子特点的方法也是关键。而儿童管理技巧更重要的还有,对儿童发展规律的了解。只有了解了在什么年龄会做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才知道很多事情是自然规律,不是孩子的倔脾气,“坏心眼”。 Rafe所做的尝试恰好适合那个学校里的孩子,也有很多其实是符合儿童发展的常态的东西。其实,比技巧更重

9、要的是心。在Rafe的书里,看到了他对孩子的心,耐心和态度。从整体上看,这本书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值得一读。摘录:培养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得体举止行为,不要埋怨有些学生在一些特定场合显得不伦不类,而要归责到没有事先的教育与相应安排。 “如果你家中有一个天才儿童,一定要让他明白,聪明并不能使他变得更好。不同凡响的能力并非意味着你的孩子会很幸福,会更成功,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甚至会进入哈佛大学等。有能力只意味着这个孩子可以借助某些方法使自己比其他人所使用的方法更快、更有效、更聪明。”聪明是个好事,但更要利用好这个好事。 “一个好老师不仅应该教给学生学业上的知识技能,还要教给他们生活中能用得着的常识。”

10、 “当我告诉学生善待他人时,一定敢于直视着他们的眼睛,抬头挺胸地先做好自己。” “教育孩子和养育孩子的最重要之处在于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只是我还没有找到答案而已。” “当一个人经历了某种悲惨的遭遇,有三件事必然会发生其一。他一定会被此遭遇或被愤怒所折磨;或者会受到重创、会失望;或者会从中汲取教训,慢慢成长。” “拯救孩子的灵魂并非老师的职责,为孩子提供一个拯救自我的机会才是老师的职责。” “不要把学业上的成就与优秀的个性混为一谈。”叶芳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