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56298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38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6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2.0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长篙(go) 稍(sho) 息 金刚钻 桀骜不驯 B. 症(zhng)候 压轴(zhu) 亲和力 至高无尚 C. 屏(bn)除 祈(q)求 掉书袋 陨身不恤 D. 颓圮(p) 叨(do) 扰 暴冷门 溘然长逝 【答案】A 【解析】A全部正确; B“压轴”中“轴”应读“zhu”,“至高无尚”中“尚”应改为“上”; C“屏除”中“屏”应改为“bng”,“陨身不恤”中“陨”应改为“殒”; D“叨

2、扰”中“叨”应改为“to”,“暴冷门”中“暴”应改为“爆”。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 合平时所积累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同音字的类型: 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 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 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 的“撩”,都属这类情况。 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 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 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 第

3、 2 页,共 26 页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要想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我们在工作 中就要瞻前顾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张謇的家诚既不是自己所撰,也不完全照搬古人,而是对古代名人家诫进行 辑录与凝练,最终形成的别开生面的教子书。 在主题班会上,学霸李华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复习应考方面的一得之见,同学 们听后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复习充满信心。 极光本色不外平红、绿、紫、蓝、白、黄,可大白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 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它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中方认为, 实现核裁军目标无法一蹴而就, 必须遵循 “维护

4、全球战略稳定” 和 “各 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水到渠成地加以推进。 回想大概几年前,一些地方政府也曾积极地推出过共享单车。然而由于管理措施 不到位,近两年来,这些共享单车大多销声匿迹。 A. 。B. C. D. 【答案】C 【解析】瞻前顾后:指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 虑过多,犹豫不决。使用正确。 别开生面:指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使用正确。 一得之见:指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词语多用指自己,是谦辞。语境是讲“学霸李华向 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复习应考方面”的经验,词语用错对象。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使用正确。 水到渠成:指水流到的地方白然成

5、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白然成功。该成语不能作 状语,句中词语用作状语,不合语法要求。 销声匿迹: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语境用来 指“这些共享单车”,使用对象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语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 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 密是关键。 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第 3 页,共 26 页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6、三、看成语的 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 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 内容重复。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时代评价称,中国在世界上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经济走 向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B. 艰苦奋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即使暂时富有,也仍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 C. 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 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7、D. 今年首次月全食出现在北京时间 4 月 15 日下午,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 都可看到月全食的全过程,但中国大部分地区无缘目睹。 【答案】C 【解析】A语义重复。根据原文“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归 功”,指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语境前面已有“功劳”,“归功”的“功”赘 余。 B语序不当。因为整个句子是一个主语,所以应把“如果”放到“一个民族”后面。 C正确。 D表意不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有歧义现象,可理解为北美洲的全部 地方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也可能是北美洲和南美洲这两个洲的大部分地区。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考试大纲中

8、规定的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 缩主干:看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 在修饰不当的毛病;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句式的混用、语序是否恰当、有无逻辑错 误、句式杂糅等。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有两种情况 : 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 ; 第 4 页,共 26 页 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 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 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 “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

9、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另外,句子叙述两种以上的情况通常采用“是还是”“或 (者)”“有也有”等句式结构。 2、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中心名词前有多个定语。多个定语既可以同时修饰中心名词,也可以存在定语之间的相 互修饰,当断句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理解。 另外,一词多义、语序不当等也会造成歧义。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 ,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 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 , 。或许 , ; ,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诱人的芭

10、蕉正在雪天里挺立只有雪野的空旷 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 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天的凄冷 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语段是胡应麟对柳宗元江雪一诗的评价。中“君不见”是领起句,紧 接,句写景,;中的“凄冷”与中的“温热”,中“空旷”与中“充 实” ,语意相对,且结尾处“那片苍茫的空阔”与中“空旷”相承衔接,故顺序应为 。 故选:D。 此题考查语言连贯性这个考点,我们要注意句子中代词、关联词的连接作用,在内容上 注意逻辑关系(时间、空间、事理-转折、递进、并列、条件、假设、总分、因果), 主语一致与否。 做排序题

11、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 词语(如 : 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 第 5 页,共 26 页 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 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 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 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 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 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 后,最终确定。 二、默写

12、(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怀着慷慨激昂的心绪回忆往事,其中表 现同学们意气齐放、强劲有力的句子是“ _ , _ ”。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奉命入秦刺杀秦王,临行前慷慨吟唱“ _ , _ ” ,以 此表明自己此次刺秦视死如归的决绝态度。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_ , _ ”用两句对“真的猛士”作出高度 评价,表明他们的精神将会激励世人更加勇猛地去抗争。 【答案】【小题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小题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小题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解析】故答案为:

13、(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重点字:遒)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重点字:萧)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重点字:漓) 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 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 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 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 ,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 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辑录: 1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14、橘子洲头。 2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 3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第 6 页,共 26 页 4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5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引起诗人对往夕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7蔑视权贵的句子:粪土当年万户侯。 8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9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三、其他(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0 分)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

15、不超过 15 个字。 家长常常会问,_?事实上,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观察相当 敏锐,会问无数个为什么。因此,比起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因势 利导,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来之后,成为几百年都没有 解决的问题, 但提出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 其实, 在科学研究中, 很多时候, _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表达习惯,常常在不自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孩 子在没有一般的基础知识时, 可能提不出来很复杂的问题, 但他会对世界产生好奇, _实际上仔细一想并非那么可笑,只不过大人自以为是,认为司空见惯,不 需要解释,实际上很多问题也许并没有解决。 【答案】如何激发

16、孩子的好奇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些大人觉得很可笑 的问题 【解析】本题是一段议论性文字,介绍了“儿童的好奇心”这种现象和因势利导“儿童 的好奇心” 的积极意义。 首句是议论文提出问题的阶段。 第一处横线的后面的语境是 “事 实上,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观察相当敏锐,会问无数个为什么”说明家 长问的是“孩子的好奇心”这个话题,而“天生就有”,就说明了不是“激发”,而应 是“因势利导”。第二处横线前面的话是:“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来之后,成为几百 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提出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说明“儿童的好奇心”的中最重要 的是提出问题,这比解决问题重要。第三处后面是“实际上仔细一想并非那么可笑,只 不过大人自以为是,认为司空见惯,不需要解释,实际上很多问题也许并没有解决”, 说明横线处填的是孩子们有时候提出的是非常可笑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