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归纳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562587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知识点归纳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知识点归纳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知识点归纳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着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

2、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地位: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三)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1原始的教育主要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1 学校教育逐渐普及2古代学校的

3、出现和发展 2 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 3 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教育:专门组织的教育,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 的发展涵义;1 人类的发展或进化;2 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大体分为 生理发展,心理,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特点;1未完成性(可塑性,人的需教育性

4、和可教育性);2 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的等活动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1 顺序性(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技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3 阶段性 (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4

5、个别差异性 5 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 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是指自然,历史,有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 人是具有能动的主体,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在逐步增

6、长,对其环境的反作用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也在逐步增强)3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人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生活,而且能够选择,改造环境以求自身的发展,进而还能够有意识的选择,利用环境的条件与资源来为年轻人一代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 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2 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 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知识的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实践价值)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人

7、的发展有四个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能动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1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教育的性质;2 。制约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 。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4. 。制约受教育权;5. 。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1 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2 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3 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

8、与变革;(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1 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1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 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3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4 教育还是

9、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1 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2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3 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1 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理念;2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3 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的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指挥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1 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2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3 教育的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

10、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3、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包括社会变迁功能和流动功能; 1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2 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的原理; 3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2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实现科教兴国,前提在兴国科技,关键在国兴教育,教育为本)举措: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面临的问题:教育公共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公平面临

11、严峻挑战; 努力办好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广义: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要求;狭义: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层次结构:是指在国家教育的总目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构成的教育目标系统,他们有抽象到具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1 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总目标;2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 课程目标;4 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教育目的有哪几个

12、部分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1 就教育所培养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2 就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利益服务)(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 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 2 。的制定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的性质与方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含义: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价值分类: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或教育的理想价值和教育的工具价值,前者指

13、教育重视个人,个性发展的价值;后者指 教育重视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类型: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应当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通了道路;2 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4、的基本内涵。(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1要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2 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3 要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 (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是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我国的。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

15、、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基础教育;任务: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体育: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德育: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现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