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复习专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课件 (共51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59020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高考复习专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课件 (共51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三高考复习专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课件 (共51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三高考复习专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课件 (共51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三高考复习专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课件 (共51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三高考复习专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课件 (共51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高考复习专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课件 (共51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高考复习专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课件 (共51张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商品价值 W = c+v+m,新创造的价值,成本价格 k,= K + m,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m,=,4小时,=,100%,4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劳动时间6,2,4,10,工作日(10小时),工人争取缩减工作日的斗争历程,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日运动,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时,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m,=,4小时,=,100%,4小时,0,

2、4,8,必要劳动时间2,剩余劳动时间6,2,工作日(8小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一般企业:8小时/双,个别企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个别价值,4小时/双,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追求剩余价值 激烈的竞争,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

3、价值产生,个别资本家,整个社会资本家,二者区别表现在:,生产剩余价值两种方法的联系:,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区别: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以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剩余价值的实现,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二、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三、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循环,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投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能够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采矿业,建筑业,农业,工业,W,PW,产

4、业资本的运动,购买,生产,销售,GW,A Pm,A Pm,WG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销售 阶段,为生产剩余价 值准备条件,生产剩余 价值,实现剩余 价值,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购买 阶段,生产 阶段,阶段 公式 职能形式 职能作用,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回到出发点,购买-生产-销售,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G,W,Pm,A,P,W,G,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循环就是指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并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

5、动过程。,二、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商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W W)是从商品资本出发,经过销售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购买生产要素、生产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的过程,最后又回到商品资本的循环形式。 特点: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它们都是生产过程的直接结果,反映了资本生产是再生产过程,同时也表明了商品资本的全部出售是产业资本正常运转的条件。 片面性:仿佛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目的不是追逐剩余价值,而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马克思,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节约预付资本,尤其是节约预付

6、流动资本,100万,1200万,机械厂1的年预付流动资本只是机械厂2的1/12,一、商业利润 二、利息 三、银行利润 四、资本主义地租,剩余价值的分割,商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职能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产业资本的职能,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的职能,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WPW ,GWG,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获得方式:买卖商品差价 获得途径:商业店员剩余劳动 真正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m的转化形式,是商业资本家参加m分割的结果,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公式,商业利润,平均利润率,

7、G W G,G1,G2,(用于再生产的货币资本),(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产生了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指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二、利息,是借贷资本家由于让渡资本使用权而取得的报酬,是职能资本家因借入货币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职能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平 均 利 润,产 业 利 润,利 息,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100%,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利息率,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 量与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例。,三、银行利润,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 银行,银行的产生,自有资本,借入资本

8、,银行资本构成,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 银行利润及其来源,银行利润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四、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剥削收入。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农业资本家,雇工种地,农业工人,受雇种地,地租,工资,农产品价格=C+V+平均利润+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体现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级差地租,地租,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级差 地租,指由于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而

9、交纳的地租。,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个别生产价格低,个别生产价格高,社会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差额,优等土地,劣等土地,级差地租的实质:是由于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价格低于劣等土地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产生的条件: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 产生原因:土地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来源: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工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级差地租,地租,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地租,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造成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地租,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指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10、,绝对地租的实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实体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产生的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 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产生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来源: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进一步阅读的书目,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3、4、5、6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1、2、4、5、6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罗伯特杜普莱西斯:早期欧洲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分析与思考,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解决这

11、一矛盾的关键和前提是什么? 2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3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分析与思考,4辨析“由于生产价格经常与价值相背离,因此,生产价格是对价值和价值规律的否定”这一观点的正误。 5“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资本自身的产物,因此,利息与雇佣工人的劳动无关”。这一看法正确吗?,分析与思考,6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国家的工资高出5。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试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