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最新编写)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55863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83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最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最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最新编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人民版历史必修 13 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人民版历史必修 13 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高考考点梳理】【高考考点梳理】 第一部分 古代 古代中国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 古代中国的经济 (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 手工业的发展 (3) 商业的发展 (4)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 宋明理学 (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

2、术与文学艺术 (1) 科技成就 (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 文学成就 (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雅典民主政治 (2) 罗马法 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 近代 2 近代世界 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 启蒙运动 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 新航路的开辟 (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 工业革命 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 共产党宣言 (2) 巴黎公社 5. 近代科学技术 (1) 经典力学 (2) 进化论 (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近代中国 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 辛亥革命 (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 新民主主义革命 (5)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 思想解放的潮流 (1) 维新思想 (2) 新文化运动 (3) 马克思主

4、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部分 现代 3 现代世界 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 俄国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 斯大林模式 (4)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1929 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 罗斯福新政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 世

5、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5. 现代科学技术 (1) 相对论和量子论 (2) 现代信息技术 6.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 文学的主要成就 (2)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 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 文化大革命 (4)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 (1)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

6、的决策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 大众传媒的发展 5. 20 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 毛泽东思想 (3) 邓小平理论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

7、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 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意:注意:知识点只是将考纲里的知识点进行了罗列,方便考生查询考点,但是在知知识点只是将考纲里的知识点进行了罗列,方便考生查询考点,但是在知 识点整理部分,是按照模块走的,可能与考纲知识点顺序有所不一致,但是考识点整理部分,是按照模块走的,可能与考纲知识点顺序有所不一致,但是考 点都是融合在里边的,没有少。点都是融合在里边的,没有少。 5 【历史学科考查能力】【历史学科考查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

8、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模块一 中国古代社会模块一 中国古代社会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 6 一、早期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内容:周天子将土地以及人口分给贵族、功臣、先代遗民,进行统治的一种制度。 2.义务:设置官员,建立武装,镇守疆土开疆扩土,缴纳贡赋,定期朝觐。 3.特点:严格的等级秩序。 4.作用:积极:巩固统治,开疆扩

9、土消极:后期诸侯势力过大,周天子权威衰落,形成 春秋纷争局面。 (二)宗法制: 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作用 : 解决了权力继承纷争问题,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团结家国一体、认祖归宗观念 形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 内核纽带。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 度集中 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 (一)专制主义-皇权和相权 秦:三公九卿制 汉:中外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 宋:多设官员,分散相权 明:废丞相、设内阁内阁不是正式机构,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旨意

10、清:军机处君 主专制达到顶峰、密折制 (二)专制主义-选官制度 1.世官制(西周汉):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权力。 弊端:无法选拔下层有学识人才 2.察举制(汉魏晋南北朝):由地方官员向中央举荐合适人才。 作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官位垄断;但是比较封闭,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 3.科举制(隋1905):考试选官 作用 : 积极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垄断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重学 风气形成,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消极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古代从事科学研究人才相对薄弱 (三)专制主义-监察制度 1.主要官位以及官职:御史大夫、刺史、御史台、都察院、提点刑狱司 2.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察官员;专制制度

11、本质决定其实际效能必然有限无法根本抑制 腐败。 (四)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区划(中央地方) 1.郡县制战国萌芽,秦汉推广: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意义:增强了中央政府权力;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7 2.行省制元 内容:地方最高行政区划,行使权利受到中央节制;行省重大事务需汇报给中央;行省官 员不得更改赋税,调集军队,同时实行省官互调,朝觐述职。 意义:是中国省制开端,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 一、中国古代农业 1.小农经济 地位: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特点 : 分散性一家一户男耕女织封闭性自给自足, 交往极少脆弱性易受灾害影响 落后性生产工具相对简单

12、,容易形成满足的心理 2.耕种制度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出现 3.土地制度 商周时期-井田制,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北魏至唐-均田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土地兼并无法消除原因:土地私有制存在。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 (一)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比较(着重看第一、三、比较项) 管理方式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流通方式备注备注 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官府武器、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明前期占主导、 且水平最高 民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民间消费品市场流通明中叶后占主导 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农户家庭用品自己消费,剩余 进行出售 小农经济时代, 比重大 (二)三大代表

13、性的行业 1.纺织业:汉-丝国,丝绸之路,唐-官营纺织业规模扩大;宋-棉花种植推广到岭南一带,元- 黄道婆,明-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雇佣关系) 2.冶金业:冶铜业:商周-司母戊鼎冶铁:春秋晚期-铁器出现,战国-铁农具推广, 东汉-水排(鼓风,冶铁用)炼钢:南北朝-灌钢法 3.陶瓷业:原始时期-陶器(彩陶、白陶、黑陶)唐-唐三彩(这个是陶器) 、南青北白(越窑 青瓷,邢窑白瓷) ,元-青花瓷,清-粉彩瓷器 (三)中国古代商业 1.商业发展的表现 西周-骨贝、铜贝,唐-俞大娘航船、飞钱、辅助性经营场所(客舍、邸店、车坊) 8 宋-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商帮(晋商、徽商)、会馆;工商业

14、市镇兴起 2.商业区的管理 秦-明码标价,汉-出现“市”管理机构,南北朝-草市,唐-夜市,宋-突破时间、空间 限制、草市有了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维护封建统治 2.表现:书 P22-P23 3.评价:积极:把目的里的动词后加个“了”字,就是评价。(保护了.维护了.巩 固了.) 消极: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经济结构过 于单一。 (二)海禁政策 1.时间:明清时期。2.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免遭威 胁。 4.后果:阻碍中国向近代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 (三)

15、资本主义萌芽 1.本质:雇佣关系 2.标志:材料里有“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佣”“募”等字眼,结合是不是明清时期 可以判断为资本主义萌芽 3.特点 : 地区性、不平衡性、缓慢性为什么发展缓慢?(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 政策自己对应起来)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 一、百家争鸣 (一)儒家(仁) 1.孔子:“仁”。克己复礼(周礼) 2.孟子:性善论君轻民贵(较早的民本主义思想)得到规范:仁义礼智 3.荀子:性恶论天人关系上:天命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法家(严刑峻法) 韩非子: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三)道家(“无为”) 1.老子:道是万物的本原对社会发展抱有消

16、极悲观态度 2.庄子:逍遥的状态齐万物,万物没有差别与界限 (四)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9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二、汉代儒学 1.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仁政,限田薄敛 2.太学: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标志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程颢程颐:理学最高范畴是“天理”。 朱熹思想:a.理比气先 b.存天理灭人欲 c.三纲五常、正君心 2.陆王心学 陆九渊:a.心即理也,本心体悟 b.于日常生活中直接感悟理 王阳明:a.心外无物,致良知 b.知行合一 四、明清时期新儒学 1.李贽:“理”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反对盲从孔子,将圣人之言作为是非标准 2.黄宗羲:君臣平等废一家之法,建天下之法工商皆本 3.顾炎武:经世致用“众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4.王夫之:循天下之公,抨击君主专制。唯物主义思想 模块二 中国近代社会模块二 中国近代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