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54550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57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 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 组织设计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 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 建国以来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 江小涓 壹、概述 建国以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应该包括建国后前 30 年在“再生产理论”范 畴内的相关研究、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中期在“经济结构”范畴内的相关研究 和 80 年代中期以来在“产业结构”范畴内的相关研究。据我对有关文献很不完 全的流览,迄今为止,国内专门论述这个主题的专著(不含教科书和译著) 有 50 本之上,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达千篇之上。此外,在八十年代初中期, 约有 20 多本述评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文集中,有专

2、章评论经济学界对 再生产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的理论研究。1 改革开放之前,国内没有专门的学科研究产业组织问题。和产业组织相关问 题的讨论,主要是“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以及专业化生产和协作问题,相关 问题的专著和论文也较少。我国产业组织的理论研究是 80 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 发展的,从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中后期,以产业组织为主题或主题之壹的专著 (不含教科书和译著)约有 20 本,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也达 400 篇之 上。2 建国以来,壹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其讲话和文章中阐述过和产业结构有关的 问题,中央许多重要文献对产业结构问题也有过讨论。和产业组织有关的阐述和 讨论在改革开放

3、前较少,改革开放以后重视程度明显增加。这些阐述和讨论不仅 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经济学界理论研究的方向、框架、 内容和方法都有重要影响。此外,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中有几次大的反复,每 次都和结构的失衡有直接关系,引起经济理论界对产业结构问题几次比较集中的 讨论。在回顾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脉络,不能离开这些重要的政治和经 济实践背景。70 年代末期之前,我国经济学界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理论研究中,壹 直存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但基本研究框架受到苏联范式的限定,集中于对俩大部 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讨论;在产业组织领域,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重点讨 论的问题。80 年代初期,对中国现

4、实问题的实证分析成为产业结构研究的重点, 但仍然主要在俩大部类或农、轻、重关系的框架内进行;产业组织研究的重点也 是现实问题,重点转为大、中、小企业的关系研究。80 年代中期前后,西方产业 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被介绍进我国, 我国经济学界的研究范式向多样化变化, 壹些学者开始尝试采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框架,产业结构 问题和产业组织问题被置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周期、市场结构、经济体制 等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逻辑推理为主转向更多地使用经验实证方法, 从定量分析为主转向定量和定性研究且重。下面对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和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分四个阶段简述如下。 二建国

5、后到改革开放前的研究概况 (壹)经济建设和政治背景 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1954 年 9 月,周恩来在第壹 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壹次会议上指出, 第壹个五年计划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即冶金工业、燃料工业、电力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和化学工业,因为只有依靠重 工业,才能保证整个工业的发展。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第壹个五年计划的重中 之重是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投资占工业投资额的 85%. 从 1958 年开始,由于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缺乏认识和对自身能力的过高 估计,“大跃进”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对壹些重要产品如钢产量、煤 产量等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增长指标,重工业尤其是钢铁

6、工业畸形、劣质高速增 长,国民经济及工业内部主要比例关系失调的情况日益恶化。1961 年 1 月召开的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国民经济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 提出在国民经济中,要优先安排农业的发展,在工业方面,要优先安排轻工业的 发展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在重工业内部,要加强采掘工业的生产。经过 1963-1965 三年调整之后,国民经济失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工业和农业之间、 轻重工业之间和工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趋于协调。这个时期我国产业组织的变化 轨迹能够从反复出现的中央集权(条条)和地方分权(块块)的循环中寻找。建 国初期,我国采用苏联模式,建立起以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

7、家 208 个援建项目 为骨干的大型企业群,主要新兴工业部门建成了以少数技术起点高、规模大、直 属中央管理部门的企业为骨干的组织结构。此后这种“条条”为主的管理模式的 弊端开始显露,从 1957 年开始了第壹次“放权”(将壹批企业由中央管理改为 地方管理),由于企业和地方的各种关系理不顺,“壹放就乱”,60 年代初期又 开始 “收权” (将放给地方管理的企业收回中央管理)。 70 年代初期又开始放权, 不仅中央所属企业大量下放,而且三线建设中形成壹大批新建地方企业,70 年代 初中期各地仍建设了壹批“五小”企业,即小钢铁、小化肥、小机械、小煤炭、 小水泥。到 1975 年,五小工业的产量已经占

8、全国钢产量的 6.8%、原煤产量的 37%、水泥产量的 58%和化肥产量的 69%.此时中国产业组织的二元结构已经十分 明显和稳定。 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层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弊端和我国产业结 构和产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察觉。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议上发表讲话,即论十大关系,提出借鉴苏联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处理好十 个重要关系,其中第壹条就是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提出在优先 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要加快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仍谈到 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提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壹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壹点 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独立性,让

9、地方办更多事情,不能象苏联那样,把什么 都集中到中央,地方壹点机动权都没有。3陈云于 1957 年提出,要重视研究国 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壹是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投资比例关系,二是煤电、运 输等先行工业部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是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关系。 4可是,这些指导思想且没有能够较长时间体当下具体工作方针上,结构失衡、 增长速度大起大落成为这个时期的常态。 (二)理论研究概况 建国以后到 70 年代末期,我国经济理论界没有使用“产业结构”和“产业 组织”这个概念,有关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归在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俩 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中,有关产业组织的研究较

10、少,比较靠 近的研究领域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问题的研究。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刚刚起步,主要靠引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的研究范式。整个五十年代,国内经济学界对再生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译 介、编著和阐述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其中和产业结构有关的研究,集中于俩 大部类关系研究的研究,重点是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研究,国内学者 基本上处于学习、理解阶段,基本上没有争论。据我查阅资料,最早从苏联译介 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著作,是诺特金著、健文翻译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概 论,由中华书局 1952 年出版,此后又陆续出版了几本苏联教材的译著。1956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怀仁的社会主

11、义再生产,这大概是较早由国内 学者编著的再生产理论著作。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俩大部类关系和生产资 料优先发展规律的要点可述如下。按价值形态划分,社会总产品由三部分组成: 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按实物形态划分, 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社会生产相应分为俩大部类:生产资料的 生产,称为第 I 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称为第 II 部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的实现条件,是第 I 部类 1 年内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多于俩大部类 1 年内所消 耗的生产资料,以便第 2 年有多余的生产资料用于扩大再生产,可用公式表达为 I(C+V+M)I(C)+II(C),也

12、可简化表达为 I(V+M?gt;II(C)。这个公式 在苏联政治经济学中,被表述为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集中力 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理论依据。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较为集中地讨论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重点是 对马克思俩大部类比例关系和农、轻、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阐述。由于我国有了 五十年代经济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教训,特别是“大跃进”的经验教训,也由于毛 泽东、陈云等领导人对农、轻、重比例关系有过和苏联教条不同的论述,开拓了 学术讨论的空间,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领域的学术研究气氛活跃。虽然所有的讨论 仍然在苏联范式下进行,即在俩大部类关系的框架下分析问题和肯定生产资料优 先增长是基本

13、规律,但观点的分歧仍然较大,和产业结构直接相关、争论较多的 问题有以下俩个。5 1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在六十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过著名 的“壹个公式仍是俩个公式”的争论。有学者提出,除了 I(V+M)IIC 这个首 要的基本公式外,仍必须有 II(C+M)I(V+)这个基本公式(这里表示 M 中用 于资本家个人消费部分)。因为扩大再生产壹方面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另环矫 嫘枰芳拥南炎柿希疑缁嶂饕迳哪康氖亲畲笙薅鹊芈闳嗣袢褐谌找嬖龀 奈镏屎臀幕枨螅诜股幕希嗣竦纳钏奖匦氲玫教岣摺?6持这种观 点学者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的如下壹段论述:“要积累,就必须把壹部分剩 余产品转化为资本,可是,

14、如果不是出现了奇迹,能够转化为资本的,只是在劳 动过程中可使用的物品,即生产资料,以及工人用以维持自身的物品,即生活资 料。所以,壹部分剩余劳动必须用来制造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它们要超 过补偿预付资本所需的数量,总之,剩余价值所以能转化为资本,只是因为剩余 产品(它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已经包含了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这些学者 认为,这段话明确指出了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 料。 另外壹些学者坚持认为,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只有壹个, 就是 I(V+M) IIC, II(C+M)I(V+)只是壹个约束条件,基本公式加上它在俩个侧面展开的另俩 个条件式结合在壹起,构

15、成了壹整套完整的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公式,说明了扩大 再生产中的俩大部类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且不需要再另立什么其 它的“基本公式”。7 2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生产资料生 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讨论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1)决定生产资 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如果 I(V+M)IIC 成立,就决定 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8另壹种意见是,I(V+M)IIC 只是扩大再生产得以进 行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条件 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92)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 生产中的作用。

16、多数观点都认为,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的主导作 用的同时,需要强调消费资料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的制约作用。有学者进壹步指 出,只提出消费资料生产起制约作用是不足的,应该把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主义 扩大再生产中的作用概括为基础作用,因为消费资料生产对整个社会生产具有巨 大的促进作用。103)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学者们提出的 条件有:重工业生产能力的实际水平,农、轻、重之间相互需求的适应程度,全 社会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第二部类能够提供的和第壹部类相交换的产品数量, 等等。114)俩大部类比例和农、轻、重比例的关系。壹种观点认为,农、轻、 重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俩大部类的相互关系,12另壹种观点认为,农轻重的关 系能够是俩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只是俩大部类内部的关系,因此农轻重的 关系要比俩大部类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 不应在这俩种比例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 13 这次讨论是建国以后经济理论界关于产业结构问题比较集中的壹次讨论。此 后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基本上停止。由于俩大部类关系 问题是建国以来极少数和“姓社姓资”问题距离较远的经济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