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新)0224(1)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14554028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新)0224(1)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新)0224(1)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新)0224(1)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新)0224(1)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新)0224(1)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新)022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新)0224(1)(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障碍de症状学,2、症状学的定义,6、症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3、精神症状的特点,4、在检查中应注意,5、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一、什么是精神症状?,精神症状:指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 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与以往比较: 与周围人比较: 与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处境比较:,精神障碍症状学,1、精神症状的概念,2、症状学的定义,6、症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

2、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3、精神症状的特点,4、在检查中应注意,5、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二、精神疾病的症状学的定义,比如:言语性听幻觉的症状特点、与其它临床症状的相互关系、临床意义等。,精神障碍症状学,1、精神症状的概念,2、症状学的定义,6、症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3、精神症状的特点,4、在检查中应注意,5、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精神障碍症状学,三、精神症状的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

3、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精神障碍症状学,1、精神症状的概念,2、症状学的定义,6、症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3、精神症状的特点,4、在检查中应注意,5、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精神障碍症状学,四、在检查中应注意,1、首先应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且存在那些精神症状;,2、应了解症状的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评定其严重程度;,3、应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原发症状与继发症状关系;,4、应重视各症状之间

4、的鉴别,将减少疾病的误诊;,5、应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精神障碍症状学,1、精神症状的概念,2、症状学的定义,6、症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3、精神症状的特点,4、在检查中应注意,5、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精神障碍症状学,五、精神症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躯体状况以及人格特征; 2、环境因素:如个人的生活经历、目前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精神障碍症状学,1、精神症状的概念,2、症状学的定义,6、症

5、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3、精神症状的特点,4、在检查中应注意,5、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1、精神症状是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基础; 2、症状学的训练和修养是精神科医生的基本功; 3、精神药理学的发展要求对药物疗效进行临床评价,需要对临床症状做客观地对比描述和观察; 4、精神疾病的近代检查方法的标准化和评定量表的应用,也需要以描述性症状做为依据。,六、“症状学”的临床意义,精神障碍症状学,1、精神症状的概念,2、症状学的定义,6、症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

6、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3、精神症状的特点,4、在检查中应注意,5、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精神障碍症状学,1、什么是精神疾病?,2、精神疾病的症状学的定义,3、“症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感知觉的概念,感觉(sensation) 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如形状、颜色、重量。,知觉(perception) 是以

7、感觉为基础,对某一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的反应。如一个人,一头象。,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一、感知觉障碍,(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二)知觉障碍,2、感觉减退,3、感觉倒错,4、内感性不适,1、错觉,2、幻觉,(三)感知觉综合障碍,1、视物变形症,2、空间的感知觉综合障碍,3、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4、对自身躯体结构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一)感觉障碍,(一)感觉障碍,(一)感觉障碍,概念:对外界刺激可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反的异常感觉。,临床意义:多见于癔病。,(一)感觉障碍,概念:病人感到躯体内部的难以名状、难以忍受的不适,既说不出明确的部位,也作不出清楚的

8、描述。,临床意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及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二)知觉障碍,幻想性错觉:病人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他主观想象的作用,错误地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一种形象。,(二)知觉障碍,概念:虚幻的知觉,是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分 类: (1)按照不同的感觉器官分: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感受器幻觉。还有较特殊的思维鸣响、机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 (2)按照幻觉的外部形象分:原始性幻觉、成形的幻觉。 (3)按照幻觉的性质分:真性幻觉、假性幻觉。,(二)知觉障碍,不成形的幻觉:又称原始性幻觉,缺乏具体的形态和明确的结构,如看到一道亮光或红的火花,或不

9、明确的声音,像嗡嗡第响声等。 成形的幻觉:具有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觉形象,如见到完整的动物等。,2、幻 觉,(二)知觉障碍,2、幻 觉,真性幻觉:病人所感知的幻觉形象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幻觉不仅仅位于外在空间,而且是直接通过本人的感官获得的。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清晰,不够鲜明和生动,不具有客观真实性,不完整;幻觉形象不位于客观空间,而位于病人的主观空间之内(脑内);不是通过病人的感官而获得。,(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在幻觉中最常见,也最重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幻听内容多种多样,听到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声音。可分为言语性及非言语性幻听。,命令性幻听:命令做某某事,幻听往往无法

10、违抗,必须遵照执行 评论性幻听:往往是单人的声音,以斥责、讽刺、嘲笑、威胁辱 骂多见,也有表扬、同情的话。 争论性幻听:往往是两人或多人的声音,相互议论患者。,非言语性幻听:如单调的耳鸣声、虫鸟鸣叫声等。,言语性幻听:声音较清晰、能辨男女、熟悉或陌生、出声地点。,临床意义:言语性幻听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在幻觉中最常见。内容较丰富多样、形象可清晰、鲜明和具体,但有时比较模糊。按幻想是否活动或内容是否改变,可分为稳定性幻觉和舞台样幻觉。,稳定性幻觉:形象不活动。,舞台样幻觉:象舞台和电影形象那样活动多变。,临床意义:多见于意识障碍时,意识清晰下精神分裂症也多见。

11、,(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多见的是一些使病人不愉快的难闻气味,如腐烂食品、尸体、烧焦物品、粪便或化学药品的气味。,临床意义:见于精神分裂症时与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颞叶损害病例则幻嗅常是首发症状。,(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较少见,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因而拒绝进食。常和其它的幻觉和妄想合并出现。,临床意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临床常见的是皮肤或黏膜上有麻木感、刀刺感、通电感、虫爬感等。,临床意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可产生

12、于某一固定的器官或躯体内部,病人能清楚的描述自己的某一内脏在扭转、断裂、穿孔、或有昆虫在胃内游走。,临床意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病、癫痫发作先兆阶段。,这类幻觉可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结合在一起。,(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本体感受器如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和位置的幻觉。,临床意义:,(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当病人想到什么就听到(幻听)说话声讲出他所想到的东西,病人觉得自己的思想变成了声音。,临床意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临床特征是幻觉(通常幻听)和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但两者并不融合在一起。,临床意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13、,病人听到外界某个真实存在的声音的同时,又出现与此无关的言语性幻听。当现实刺激作用终止后,幻觉也随之消失。 引起机能性幻听的现实刺激的声音一般多是单调的声音:钟声、流水声、刮风声、脚步声、鸟声、车轮滚动声等。,(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指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的因素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临床意义: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二)知觉障碍,2、幻 觉,概念: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另一感官即出现幻觉。,临床意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病、癫痫发作先兆阶段。,(三)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常见类型 (1)

14、视物变形症 (2)空间的知觉障碍 (3)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 (4)对自身躯体结构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三)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概念:病人感到某个外界事物的形象、大小、颜色以及体积等出现改变。,常见类型: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2)空间的知觉障碍,(三)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概念:病人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改变,如事物变得接近了或离远了。,远物看近:如总是摔碎杯、碗。 近物看远:如总是错过公交车。,分裂症片段,(三)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概念:病人

15、感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不活动的,甚至是僵死似的;或者相反,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急剧的猛烈地变化着。或者,病人觉得周围事物变得似乎是不鲜明的、模糊不清、缺乏真实感(非真实感)。,临床意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中毒性或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等。,(三)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概念:病人感到自己整个躯体或它的个别部分,如四肢的长短、轻重、粗细、形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临床意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肿瘤、癫痫性精神障碍、脑炎等。,一、感知觉障碍,(一)感觉障碍,(二)知觉障碍,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感觉倒错 内感性不适,错觉 幻觉,一般性错觉幻想性错觉,命令性幻听

16、 评论性幻听 议论性幻听,幻听,视物变形症 空间的知觉障碍 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 对自身躯体结构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鸣响、机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运动性幻觉,精神障碍症状学,1、精神症状的概念,2、症状学的定义,6、症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3、精神症状的特点,4、在检查中应注意,5、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精神障碍症状学,1、什么是精神疾病?,2、精神疾病的症状学的定义,3、“症状学”的临床意义,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及注意障碍,4、记忆及记忆障碍,5、智能及智能障碍,6、情感及情感障碍,7、意志行为障碍,8、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是人类认识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