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3424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本课是部编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讲述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分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了解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两次工业革命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掌握两次工业革命

2、的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负面影响。1.重点: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2.难点:辩证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

3、,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对!工业革命。那么,工业革命分为哪两个阶段?其背景、进程和影响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讲授新课】工业革命的背景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如何?自主学习1.概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2)条件:经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技术:手工工场

4、发展水平较高,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17 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技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市场: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视频情境播放视频工业革命的背景合作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工业革命的进程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进程、特点如何?自主学习1. 阶段:工业革命常常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2. 第一次工业革命(1)英国的进程:棉纺织业: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

5、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经历了织布纺纱织布三个阶段递进的技术革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工厂出现:人们开始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工厂出现了,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蒸汽机的改进:瓦特改进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交通工具:19 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制造业:19 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2)其它地区的扩展:从18 世纪末到19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棉纺织业和蒸汽机自主学习3. 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

6、9 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2)成就:电的广泛使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化学工业的兴起: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 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旧产业部门的改造: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焕发出新的活力。(3)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取得更多、更重要的成果;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各国的工业革命的进

7、程也各具特色。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第二次工业革命合作探究两次工业革命史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史料二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韦尔奇美国创新史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工业革命怎样的影响?(2)根据史料二并

8、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提示:(1)影响: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的人使用汽车;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工业革命的影响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自主学习1.积极方面:(1)生产力与产业结构:生产力大发展,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全面展开。(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生产集

9、中,出现了垄断组织,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3)社会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工人阶级迅速崛起,展开斗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4)社会生活:以工厂为中心形成大批城市,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人口增加明显。2.消极方面:(1)社会问题与立法: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社会问题。垄断组织也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的消极现象。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2)世界面貌与格局:彻底改变世界的面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拉丁美洲和亚洲、非

10、洲的大部分地区建立殖民统治,逐渐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图片情境合作探究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3)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问题等。(4)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