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3325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农耕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 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 (1)最初文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2)奴隶制帝国:波斯帝国、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的 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前情回顾:,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上古时期,中世纪(Middle Ages)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的一个中间时期。中世纪始于西罗马帝

2、国灭亡(公元476年),最终融入文艺复兴和探索时代(地理大发现)中。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概念解读,中古时期,514世纪,材料一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欧洲,分西欧和东欧。,西罗马灭亡后,帝国被蛮族日耳曼人占领,盎格鲁萨克逊人入侵大不列颠,便是今天的英格兰,法兰克人入侵了高卢,也就是今天的法国,在公元

3、800年的查理曼大帝时期臻于极盛,史称“查理曼帝国”。查理曼被罗马教皇加冕称帝,查理曼被尊为“欧洲之父”。,一、西欧封建社会,1、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1)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1)封君封臣制度 (2)封建庄园 (3)农奴制度(略) (4)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层级间相对独立;契约意识;双向权利义务;,封君封臣制度,材料二:,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随着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代代相传。但是封君封臣

4、关系是私法关系,不具备行政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因此封君与封臣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因而14世纪法国的原则即“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马克垚,封君封臣制度,材料三:,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 、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造成分裂割据”,封君封臣制度,背景: 1. 自然经济,生产力有限,封建主无法利用全部土地。 2. 帝国灭亡,蛮族入侵,社会动荡,封土是必然。 内容:授予

5、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君赐土地于封臣,并给与保护;封臣要效忠封君,服兵役,给与钱财。 本质特点: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各种权力。 影响:政治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承认了国王或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给王权的加强提供合法性。,封君封臣制度,土地组成: 耕地形状: 劳动人群: 剥削方式: 司法机构: 经济形态:,领主自营地、农民份地、共用地,条田状插花分布,自由农、农奴,劳役地租为主,庄园法庭,自给自足,性质:中古西欧封建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也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西欧封建庄园,材料一: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

6、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分到的土地不能加以剥夺,农业改良时获益。实际上义务固定,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很少完全听凭领主随意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 西欧中世纪史,思考:比较奴隶与农奴的区别,分析中古时期西欧生产关系的变化?,由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生产关系进步,西欧农奴制度,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一)王权强化与新兴王权集中国家 1.王权强化背景; 2.英、法、西、葡的王权强化(方式)及意义; 3.大宪

7、章和英国议会起源 (二)城市兴起与自治斗争 1.西欧城市的兴起; 2.城市自治斗争:背景、方式、影响 (三)基督教会(略),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1、中古西欧的王权: (1)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2)中后期:王权加强: 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强大王权。 15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逐渐完成统一,王权加强。 15世纪末,在伊比利 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王权的加强为西欧民族国家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中古西欧的城市,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1)兴起原因: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 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工商 业复兴和

8、繁荣。 (2) 基本特征: 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一 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 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 些城市兴办大学。 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材料一: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思考: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分析西欧城市自治带来的影响。,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

9、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摘编自世界中古史,材料三: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摘编自世界中古史,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王权强化,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 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二、中古西欧的王

10、权、教会与城市,1世纪,发源于巴勒斯坦,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5世纪末,克洛维皈依,8世纪中期,丕平献土,9世纪初,查理大帝加冕,“王权”与“教权”结合,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3、中古西欧的教会: 举足轻重 (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 和广袤土地,向信徒征收 什一税; (2)政治:最大的有组 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 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思想: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材料一:蛮族用战火销毁古罗马最后残迹的时候,基督教在西罗马灭亡之后的西欧大混乱中充当了秩序的代表,在无政府状态中行使了政府的职能。如维修公共

11、建筑,开凿新运河,保障供水,移民荒地,给穷人发放粮食,安置和救济灾民。论基督教的崛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教会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正是由于教会的大力扶持,大学才得以逐渐羽毛丰满,形成规模。虽然大学后来回过头反对教会,但它的根基还是深深扎在基督教文化里,这是毋庸置疑的。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思考:根据所学及材料,评价中古西欧基督教会起到的作用。,巴黎大学徽标,促进社会稳定,推动教育发展,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虽然此时的西欧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人身束缚广泛存在,基督教是思想的主宰。 但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

12、,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 力。 霍莱斯特,思考:中世纪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1)生产力提高 (2)自治城市发展 (3)王权统一的强化,思维拓展,三、拜占庭与俄罗斯(东欧),1、拜占庭帝国: (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 庭帝国。 (2)社会状况: 经济: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疆域: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法典: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

13、法理概要 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3)灭亡: 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 击和内部矛盾,陷入危机。 7世纪中后期,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 。 1453 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2、俄罗斯帝国,9世纪,基辅罗斯形成。 13世纪,被蒙古征服。 16世纪,建立莫斯科统一国家。 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三、拜占庭与俄罗斯(东欧),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英国伦敦:4万,中国开封:100万,法国巴黎:6万,思维拓展,探究 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同学甲: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

14、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同学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中古时期的欧洲 (5-15世纪),城市,东欧,庄园,王权,西欧,教会,拜占庭,俄罗斯,各种力量的不断斗争推动了社会进步,长期的统一创造了诸多辉煌,小结,以发展的眼光纵向看历史 以多元的视角横向观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