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52287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答题前请将答题卡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所 有答案按规定书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试卷由自己带回保存。编辑人: 丁济亮 祝考试顺利!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缥 缃 pi o 面面相觑 q 倾圮 p症 候 zh ng B恓 惶 x对簿 公堂 b蟊 贼 m o 纺缴 ji o C提 防 d纡 尊降贵 y半晌 xi ng 淆 乱 xi o D揩 干 ch繁文缛 节 r 毗 邻 p煴 火 y n 2下列各组词语

2、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篡夺萧鼓账单残羹冷炙 B国粹合谐罪孽相视而嘻 C喧嚣犄角暮霭卷帙浩繁 D凄婉颠踬撕打无可质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16 日开始了 “欧洲游说之旅” ,向欧洲的三个主要国家法、英、 德解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企图赢得欧洲国家对日本的支持,但却显得有 些师出无名 。 B “我只关心XX ,我不是 XX ,爱 XX ,就 XX ”的句式,在继凡客体与咆哮体之后成 为又一风行网络的文体,现在更是处于爆发式的流行阶段,热捧之势,一时无两 。 C漳河位于湖北省荆门、宜昌、襄樊三市交界处,到了夏天,烟波浩瀚,风光旖旎、 湖光山色,秀色

3、可餐 ,是闻名遐迩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D他想了许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只好安慰自己,只要能不妄自菲薄 自己的成绩,那 么,自己的未来还是一片光明的。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澳大利亚IMCOA 咨询公司介绍说,当前中国稀土在全世界的份额达到90%,随着 各国的开发进程,这一份额会逐渐降低,但即便在2014 年,中国稀土的份额仍能 占到大约80%左右, “中国的市场支配地位不会动摇”。 B面对美韩军演剑拔弩张的局面,朝鲜除了在边境布防之外,还一反常态地高调“亮 核” ,4 月 13 日又成功发射卫星“光明星3 号” ,这些举动令各方颇感意外。 C竞聘考核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那些不思进取

4、、得过且过的干部,的确会感到压 力很大。 D 随着改革的深入, 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成绩在高考中扮演的角色将会继续加重, 这就对各学校提供的评价和成绩的可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 却备受凌辱和压迫。生活磨练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 的罪行。 B 桥边的老人的作者是德国的伯尔,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细致入微地 刻画出了老人的内心之痛,表现了作者对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的关注。 C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莎士比亚笔下,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被 塑造

5、成了一名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表达了哈姆莱特希望重振乾坤的迷惘、 痛苦和悲怆。 D元杂剧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之上,融合各种表现艺术而形成 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一般由四折一个楔子组成,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 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旦,女主角称正末。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 题。 智慧 焦国成 智慧总是与天赋的聪明联系在一起的。天生的愚痴之人、智商低下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 不可能获得与智慧相关的美誉。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智慧就在于具有高出常人的聪明才智, 爱智慧就在于不断培养出自己不断增长的聪明

6、才智。一般来说, 这样一种对于智慧的理解大 体不错。但仔细推敲起来,聪明才智不过是智慧的?坯子?,而并非真正实现了的智慧。在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多少人不是因为弄智而辱身丧命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 反 映了聪明与智慧之间存在着一条并非所有聪明人都能跨越的鸿沟。因此, 爱智慧与爱聪明之 间显然是有巨大差别的。 智慧与知识也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知识的储备,不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难 以达到很高的智慧。因而,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爱智慧就是爱知识,爱知识就是不断地读书 和学习。 诚然, 智慧与知识具有紧密的联系,没有知识的人智慧也常常不怎么高明。理解和 获得知识需要有较高的聪明才智,而具

7、有较高聪明才智的人也常常会比普通人更快更多地获 得知识。 具有丰富知识也总是能够掌握较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正因为如此, 西方 哲人培根才说 ?知识就是力量?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然而,在智慧与 知识、 有智慧与知识、 有智慧与有知识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否则民间也就不会有?书呆子? 这个称谓了。 知识多的人为什么常常会被知识少的人嘲笑为?书呆子??念书念呆了, 一切 都按照书本上来,变成了教条主义者。这种教条性的知识反而会引导人脱离实际。记得曾经 看过一个动画片,讲一个书呆子不小心碰翻了蜡烛,

8、烧着了脚上穿的鞋子。极其尊重知识的 他,急匆匆地翻书, 要从书中找灭火的法子。好不容易从书中找到了?陈皮,性凉, 可去火? 的句子, 于是就一个接一个地大吃橘子,把橘子皮扔在脚下,橘子皮扔多了,就把鞋子上的 火压灭了。于是,他不无得意地说:?还是得多看书!?这种食书不化的人,显然不能说有什 么智慧。孟子早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知识的作用问题上,古代是有过争论的。宋代的朱熹说,要成为圣贤就必须要?道问 学?,要多读书,读圣贤之书。与他同时期的陆九渊就不同意,与他辩论,问他尧舜读什么 书了?尧舜差不多是最早的圣人,那个时候当然还没什么圣贤之书,而尧舜当然也就读不上 什么圣贤之书。可见知

9、识是不同于智慧的。要有智慧,必须化知为慧。 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是智慧高的人,聪明人办傻事是司空见惯的。才智不过是智慧的底子, 获取知识不过是培养智慧的条件。背会了哲学教科书,并不意味着懂了哲学,不等于真的做 到了爱智慧。 (选自智慧四境界说,有删改) 6下列关于智慧和聪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慧与那些天生愚痴之人、智商低下的人没有联系,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能获 得与智慧相关的美誉。 B智慧在一些人心目中,往往体现在具有高出常人的聪明才智,爱智慧就在于不断培 养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C聪明才智并不等于真正实现了的智慧,古今中外在历史上那些因为弄智而辱身丧命 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D聪

10、明与智慧之间存在着一条并非所有聪明人都能跨越的鸿沟,爱智慧与爱聪明之间 明显是有巨大差别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慧需要知识的储备,如果我们不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难以达到很高的 境界。 B爱智慧就是爱知识,爱知识就是不断地读书学习,没有知识的人智慧也常常不怎么 高明。 C具有较高聪明才智的人常常能够比普通人更快更多地掌握较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 法。 D在智慧与知识、有智慧与有知识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知识多的人常常会成为“书 呆子” 。 8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总是与天赋的聪明联系在一起的,智慧也总是与知识联系在一起的。 B聪明才智不

11、过是智慧的“坯子”,食书不化的人是谈不上有什么智慧的。 C知识不等同于智慧,知识多不一定智慧多,日常生活中的“书呆子”我们也是司空 见惯的。 D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是智慧高的人,获取知识不过是培养智慧的唯一条件。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 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 ?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 乞假南游, 抵扬州, 属有告籴米谋, 舍舟而馆。 既宿, 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 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 瓦鳞鳞然,无零甃 断甓 ,

12、?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 园故址也? ?某家酒肆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 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 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蕖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 高秀。南览江,北览准,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 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 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 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 时

13、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为贽 求书者凡三人。 凄馨哀 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余既信信,拿风流,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 悲、 鬼神泣者? 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弗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 可见, 引为恨。 卧而思之, 余齿垂五十矣。 今昔之慨, 自然之运, 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者, 几人哉?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 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澄汰其繁褥淫蒸,而与之为萧疏澹荡。泠然 瑟然,而不遽使人有苍莽寥泬之悲者,初秋也。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余之身世,虽乞籴, 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

14、月重过扬州记。 (选自龚自珍全集 ) 【注】零甃 (zh?u) 断甓(p) :残墙碎砖。冶华:美丽繁华。鼯狖(wy?u):鼯 鼠( 大飞鼠 ) 、黑色长尾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礼曹,客有过 者曰过:经过 B其实独倚虹园圮 无存圮:毁坏 C然而女子有以栀子为贽 求书者贽:礼物 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 诗 侧艳:悱恻艳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衰朽景象的一项是 遇女墙啮可登者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 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 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余齿垂五十矣 ABC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达扬州时

15、,碰巧有人说粮食不够,请作者给予资助,看似平淡之笔,实则暗合扬 州的衰朽。 B有人与作者辩论经义,有人提出史事向作者询问,有人询问京城近来的事情,说明 扬州一带的老百姓很关心国事。 C作者补叙友人宋翔凤生死未卜,自己年近五十,意在强调衰朽的时代造成的人生悲 剧。 D本文描写了扬州表面繁荣实则衰朽的景象,流露了作者的忧国之情。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1)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属有告籴米谋。(3 分) (2)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 3 分) (3)余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3 分) 13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断句

16、不超过6 处) (3 分) 谁 得 曰 今 非 承 平 时耶 惟 窗外 船 过夜 无 笙琶 声 即有 之 声不 能 彻 旦 然 而 女 子 有 以 栀 子 为 贽 求 书 者 凡 三 人。 14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 黄沙堆雪暗龙庭 ,马上琵琶掩泪听。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 。 【注】王思廉:元朝初年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龙庭:指匈奴集会祭 天的地方。怨丹青: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 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将王昭君的悲剧归为画工之责,故有“怨丹青”的说法。 (1)这首诗在描写人物方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2)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各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 个小题作答) (5 分,每空1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3)执手相看泪眼,。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