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522485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1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科学试题 满分: 200 分 时间: 120分钟 编辑人:丁济亮 说明:本试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自主选择,分层计分的方式,试卷满分为20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考生在完成基本试题的基础上如还有余力可做选做部分,选做试 题在基本试题之后,祝你考试成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 分,共计80 分。 ) 1下列有关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KNO 3属于复合肥料 B为增强肥效, 将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 使用 C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用的化肥越多越好 D 为使养分还田,提倡秸秆就地焚烧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

2、确的是 A加热液体B过滤C 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 3食物的下列成分中不经消化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一组是 A水、脂肪酸、淀粉 B维生素、葡萄糖、无机盐 C甘油、无机盐、蛋白质D氯化钠、氨基酸、纤维素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钾能与硫酸锌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金属锌 B金属铁与硫酸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溶液的质量增大 C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金属铜与氯化银反应得到金属银 5 科学中常常出现“ 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20, 1L 水与 1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 1g 镁和

3、1g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 1g 硫粉在 1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 二氧化硫 D20, 1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 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 硝酸钾溶液 6 来 源: 学 + 科 + 网 Z + X+X + K A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 锰中加入过氧化 氢溶液 B 加热一定量的高 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 的稀盐酸中分别 加入锌粉、镁粉 D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 间 7.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

4、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 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 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 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8 有甲、 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 甲既能生成乙, 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C丙是一氧化碳 D 丙是二氧化 碳 9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科学的安排一 日三餐,图 6中能代表一日三餐各种食物合理配置比例的是() 10 为保证消化系统正

5、常发挥功能,进食时应 A. 谈笑风生 . B.细咀慢嚼 . C.边想问题 . D.边做运动 . 11 将 m1gl0%HCl 溶液和 m2g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并测量记录 溶液温度, 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m1 +m2 =50g)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0 B.该实验表明中和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 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16%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2. 为使学生健康、 快乐成长, 我市中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对于学生的部分 活动场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将弹簧拉力器拉开,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B 将哑铃从地

6、面拿起来,人对哑铃做了功 C 实心球被投出后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是因为球受到了手推力的作用 D 羽毛球在两同学的球拍来回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 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他的电流是1 安倍,此电器可能是下列的() A.电风扇 B.家用电饭煲 C.家用空调 D.家用洗衣机 14. 甲用电器标有“220V 100W ”,乙用电器标有“110V 25W ”,关于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将甲、乙串联后接入电路中,甲、乙消耗的功率一定不相等 B将 甲、乙并联后接入电路中,甲、乙消耗的功率一定不相等 C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后接入电路中时,甲、乙消耗的功率一定相等 D无法比

7、较 15. 下列简单机械属于费力的是() ABCD 16标有“ 6V 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两 只灯泡串连接在8V的电源上,则此时每只灯泡的电阻及功率为() A 24 0.67W B 24 0.8W C20 0.96W D20 0.8W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示数之比 为 I 甲:I 乙=2:3;当开关 S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则两表的示 数之比 U 甲: U 乙为() A.3:1 B.1:3 C.3:2 D.2:1 18.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19.

8、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 (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 内将重为400N 的物体G 匀 速 提 升10m, 每 个 滑 轮 的 重 均 为20N 不 计 绳 重 及 摩 擦 , 此 过 程 中 ( ) A. F 甲做的功大于 F 乙做的功 B. F 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C. 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D. 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20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大于 ,同一个物体分 别在 AC和 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A、 FB,所做功分别为WA、 WB,则: AFAFB,WAWBBFAFB,WAWB CFAFB,WAWBDFAFB,WAWB 二、

9、简答题: (本题共6 小题,每空3 分,共计60 分) 21.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 支试管分别用A H 编号后, 做如下实验 来源学 科网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后,溶液变为蓝色 由此推断, 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22. “生活无大事, 处处有科学” ,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 夏季蚊虫叮咬后, 涂抹肥皂液可缓解痛苦人

10、的体液为弱碱性,多吃碱性食物有益 健康 胃酸过多的人, 可饮用苏打水保健家庭煤气泄露, 立即开油烟机排气 以上做法中 , 正确的是 (填序号 ), 列举一错误做法并说明理 由 . 23一木块的重力为30N,在 1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移动 了 2m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W 24. 一根 1 米的杠杆 , 在它的左端挂10 千克的物体 , 右端挂 40 千克的物体时 , 杠杆处于平衡 状态 , 则支点位于离左端_ _ _厘米的地方 . 如果在它的两端各增加5千克的物体 ,要使杠杆 恢复平衡 , 支点应向左端移动_ _ 厘米 . 25. 在我市经

11、济大开发的进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某科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 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 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 共有 K +、Ba2+ 、Cu 2+ 、OH - 、NO3 - 、CO3 2- 六种离子 (1) 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 2+ 、Cu 2+、 OH - 、CO 3 2- 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 是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 (2) 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 (3) 根据溶解性表判断,Cu(NO3)2和 Ba(O

12、H)2溶液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 程式;若不能反应写出理由:。 26. 据报道, 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 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 切除手术。 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 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1) 该病人腹痛的部位在(左下部、左上部、右下部、右上部)。 (2)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的 (选填“糖类” 、 “蛋白质”或“脂肪”) 的消化会受到 较大影响; (3) 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能通过静脉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 摄入的食物失去了的主

13、要场所。 (4) 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最终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终产物分别是和。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小题, 每空 2分,共计 30分) 27. 某初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 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1) 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 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 A 处的处理方法是:_;观察到3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 变蓝、不变蓝 ) 。 (2) 如果选用 1、4、5 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 (3) 如果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 写出一 种即可 ) 。 28.在

14、“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中,小灯泡标有“ 2.5V” 字样,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 灯泡电阻约为10 ,滑动变阻器标有“ 20 1A” 字样 (1)小芳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按照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图乙中有 一处明显错误是_ (2)改正错误后,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实验过程中,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5V 时,电流表 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本实验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 (3)小芳把实验的结果填写在她所设计的表格中,其中有一处不妥,请帮助她指出来 _ 实验次数灯泡两端的电 压( V) 通过灯泡的电 流( A) 灯泡的亮度灯泡的功率 (W) 灯泡的平均功 率( W) 29.

15、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 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2 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 需要测定的 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C 装置(包含氢氧化钠固体)的质 量。 (1)A 装置中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为了保证 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 操作是。 (2) 补充 D装置(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达】 (3) 有同学认为图2 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 (4) 为了克服图2 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 装置与 A 装置连接( A装置 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

16、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 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空气。 反应前,断开B、 C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 装置鼓入空气,反应后,用图1 装置鼓入 空气。 在 A 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K 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 【数据处理】 (5) 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8g ,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g 和 79.6g , 纯碱的纯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 位) 。 【反思与评价】 (6) 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是。 (7)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装置C吸 收;。 四、分析计算题: (本题共4 小题,其中30 题为,共计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