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51552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一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4 高考一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 米.据此完成 12 题。 1图示区域内海拔最高处与海拔最低处的温差可能为 A 2.4 B 3 C 3.6 D 2.8 2图示区域应位于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热带 D 温带 “ 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35 题。 3河流段的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落差。a 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A 20m B 40m C 60m D 80m 4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A b B c C d D e 5暴雨发生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易被侵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

2、等高线地图(比例尺为1:20 000),回答68 题。 6如果在图中AB 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 0.7 厘米 )和最大坝高 (坝顶到坝底 )分别约为 A 70m,50m B 140m, 100m C 140m,150m D 700m,150m 7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最好选择 A 戊点 B 己点 C 庚点 D 辛点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 甲、乙、丙、丁的海拔都在100 米以上、 150 米以下 C 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 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911 题。 9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 B C

3、D 10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的 A 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 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 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 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11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 放牧山羊 B 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 修梯田,种植水稻 D 营造混交林 读等高线图,完成1214 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站在 E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河 B 站在甲地既能观测到乙,又能观测到丙 C 从丙处到甲处比到乙容易 D 从丙处到甲处大约有50 多米远 13河流 ab 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14E处

4、断崖的相对高度不会低于 A 150 米 B 250 米 C 300 米 D 100 米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完成下列 各题。 2 / 4 15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 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地坡度最陡 C 地分布有茶园 D 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16该地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 300 米 B 450 米 C 500 米 D 550 米 二、综合题 17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E为地形,理由是。 (2)a、b 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原因是。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

5、”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 (4)疗养院海拔为200 米,实测气温为17,此时D 点的气温应在以下。 (5)图中 a、b、c 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 (6)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 (7)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 1D 2A 【解析】 1根据图示河流和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等高线应“ 凸高为低 ” ,故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势自南 向北递减,图示中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等高线条数9 条,根据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为50,根据 计算得知,该区域的相对高差400 米-500 米,根据温度垂直递减率,温差为2.4-3.0,

6、故选 D 项。 2根据图示河流和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等高线应“ 凸高为低 ” ,故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势自南 向北递减, 故河流应自南向北流;而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则气温应较两侧高,故等温线应为 “ 凸低为高 ” ,故判断图示的气温分布规律:越往北气温越低,故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河流与等高线分布的关系;河谷地区的气温高低和南北半 球的等温线分布基本特征。 3B 4A 5C 【解析】 3图示等高距是20 米, a 河段上游160-180 米,下游120-140 米,落差可能是20-60 米。 选 B 正确。 4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也兼有泄洪的功能。

7、c、d、e 三条水路等 高线凸出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都是水向低处流; b 水路两侧等高线无明显变化,应是水圳。 选 A 正确。 5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等高线坡度差异不明显;甲是凸岸,不易侵蚀;乙处河道平直,侵 蚀弱;丙处是凹岸,易被侵蚀;丁处河道平直,不易侵蚀。选C正确。 6B 7B 8D 【解析】 6根据图示的比例尺1:20190,计算图上距离0.7 厘米,表示坝长140 米,图示坝顶海拔 150 米,坝底海拔50100 米,故计算最大坝高为100米。 7图示己海拔最高,且视野覆盖范围最广。 3 / 4 8图示丙明显在水库下游,故A 错误;图示丙处海拔50100 米, B 错误;在庚点到乙点

8、之间有一小山峰,故不能看到,C 错误。故选D 项 9C 10B 11D 【解析】 9本题是通过等高线判断地面坡度。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 疏,坡度越缓。因此,四地坡度的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 10该地区为华北地区,因此,根据指向标,可以知道甲坡为南坡,乙坡是北坡,北坡是阴 坡,光照条件差,南坡是阳坡,光照条件好,所以北坡日照不如南坡,但增发较南坡弱,故 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11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放牧山羊就难以恢复植被,乙坡是阴坡,种植喜阳的经 济林木肯定不适应,华北降水少,修梯田、种植水稻也不对。 12A 13B 14A 【解析】 12E处为陡

9、崖,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河,所以A 选项正确。 E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说明该 处位于脊线,甲处可以看到乙,甲处等高线比较密集,而丙处等高线比较稀疏且丙位于 200250 米,外高内低,所以甲看不到丙,B错误。从丙到乙等高线比较稀疏,相对比较容 易, C错误。根据比例尺,丙到甲处大约有500-1000 米, D 错误。故选A。 13根据河流在图中北部附近穿越50m 等高线,由图中等高线的变化可知,50m 等高线北 部海拔高于50m,南部低于50m,判断出河流总体由北向南流,则流经宽谷中河流ab 河段 的流向为由a 到 b,再根据指向标, 就可以判断ab 河段的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故选 B。 14根

10、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 H (n1)d,其中 n 表示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 线的条数, d 表示等高距,H 为陡崖相对高度。读图可以看出经过E处陡崖重合的等高线 条数共 4 条,等高距为50 m,所以该处陡崖的高度范围是150 m H 250 m,故选 A。 15C 16B 【解析】 15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判断,地附近的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A 错。地 等高线比地稀疏,坡度较地小,不是最陡的,B错。结合图中纬线,地位于亚热带丘 陵山地区,可能分布有茶园,C 对。观赏瀑布最佳位置是从下面仰视,地位于河流源头, 不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D 错。故答案选C。 16读图,该考查线

11、路的最低点村落海拔在100-200 米之间,最高点在500-600 米之间,所 以高差在 300-500 米之间, B 对。 A、C、 D 错。故答案选B 项。 17( 1)鞍部 E处于两个山顶之间的洼地 (2)a a 河河谷的坡度较大(落差大 ) (3) 4 / 4 (提示:水库淹没地区为A 附近,海拔在100 米以下的盆地地区) 位于 AB间的峡谷地区,其上游为盆地,河流支流多,水流大;峡谷地带,水流急,水力资 源丰富;坝体宽度较小,工程量小,投资省 (4)14.6 (5)C 河流只能存在于山谷之中,而c 为山脊 (6)从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7)虽然线路较长,但坡度平缓,工程量

12、小,道路质量好,投资省;线路虽然较 短,但道路坡度大,行车不安全。 【解析】 (1)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和示坡线可以判断E处于两个山顶之间的洼地,属于鞍部。 (2)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地形的坡度,越密越陡。 (3)为了增加蓄水量,大坝一般选择在盆地的出口处。从图中看AB 间是峡谷地区,其上 游为盆地,河流支流多,水流大;峡谷地带,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坝体宽度较小,工程 量小,投资省。 (4)首先要根据等高线判断出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再根据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 米气温气温 下降 6进行计算。 (5)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c 为山脊, 河流只能存在于山谷之中, c 不是河流。 (6)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尽量选择高处引水。 (7)公路尽量选择在坡度小的地区,坡度平缓,工程量小,道路质量好,投资省;道路坡 度大,行车不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