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508077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寿县安丰中学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_,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2反射的概念:在_的参与下,人或动物对_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_的应答。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包括_(起感受作用)、_(把兴奋向中枢传递)、_(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_(把兴奋传递出去)、_(由运动神经末梢及与其相连的_或腺体所组成)五部分组成。判一判1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2反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

2、梢()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1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_后,由_状态变为_状态的过程。2两者比较方式项目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突触间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由突触前膜、_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传导形式_通过_,电信号_传导方向_传导_传递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电荷分布为_,产生原因主要是_外流造成的;受刺激后变为动作电位,电荷分布为_,产生原因主要是_内流造成的。4突触结构及信息传递过程判一判(1)突触小体包括突触小泡和突触()(2)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3)突触小泡和神经递质都

3、属于内环境的结构或成分()(4)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三、人脑的高级功能连一连名师点拨(1)V区和视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看不见。(2)H区与听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听不见。1教材17页思考与讨论关注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判断;教材17页图21及左边文字,明确指针偏转方向、次数与电位变化关系。2教材19页图24图示信息和下面相关信息,明确神经递质的种类、本质、合成、释放、作用部位及作用效果(促进或抑制)。3教材20页图25和下面资料分析,区分高级和低级中枢,并把握二者的联系。4教材2

4、2页练习二拓展题。考点80提升识图析图能力反射和反射弧1(2011上海卷,7)如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B CD排雷实验探究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中枢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

5、为传出神经。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经典反射弧图示解读解读:(1)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2)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外界条件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3)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4)两者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5)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内有1个突触结构。(6)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1(2010江苏卷,13)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

6、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考点81提升识图析图能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反射弧上的传递2(2011江苏卷,13)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排雷(1)注意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关系:突触小体是指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分,是突触的一部分。在突触小体上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而突触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一个反射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

7、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过程(2)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曲线解读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de段静息电位。提醒(1)在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2)在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3)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至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生物电变化。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1)突触的常见类型从结构上来看:A(轴突胞体型):其模型为;B(轴突

8、树突型):其模型为。从功能上来看: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电信号通过突触传递,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的突触称兴奋性突触,使突触后膜发生抑制的突触称抑制性突触。突触的兴奋或抑制,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受体的类型。(2)神经冲动的传导:如下图所示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物质。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特点:单向性。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

9、传导速度要慢。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归纳拓展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息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1)供体: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2)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上的蛋白质,能识别相应的递质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膜电位变化。(3)传递: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4)释放:其方式为胞吐,该过程的结构基础是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递质在该过程中穿过了0层生物膜。在突触小体中与该过程密切有关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含量较多。(5)作用:与相应的受体

10、结合,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膜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6)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转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为下次兴奋做好准备。(7)种类:常见的递质有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5羟色胺;氨基酸类递质:谷氨酸、r氨基丁酸和甘氨酸。这些都不是蛋白质。2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B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B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痛觉在图中的方框乙处形成D由

11、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考点82与人体健康相联系神经系统分级调节3(2011海南卷,9)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雷(1)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其余小脑、脑干、下丘脑、脊髓均为低级中枢,且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2)高位截瘫病人受伤部位以上感觉运动都正常,但受伤部位以下无感觉,但低级反射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排便反射仍存在。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

12、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2)联系: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2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功能障碍症W区(书写言语区)V区(视觉言语区)H区(听觉言语区)S区(运动言语区)失写症失读症听觉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3.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生理或病理现象神经中枢参与(损伤)考试专心答题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言语区的V区、W区(高级中枢),H区和S区不参与“千手观音”聋哑人学习舞蹈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言语区的V区,躯体运动中枢某同学跑步时

13、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脊髓受损伤,其他部位正常3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 ()A大小便失禁B触觉完全丧失C躯干冷温觉丧失D躯干痛觉丧失探究或验证兴奋的传导方向1常用实验器具电刺激设备、电流计(或电位测量仪)。2选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在神经纤维上选一刺激点,用A表示,测量部位应选在刺激点两侧,用B和C表示。若在传出神经上,可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变化和另一侧的电位测量仪来确定传导方向;若在神经元之间,则在传入和传出神经上各选一点,用A、B表示,先在A处刺激,B处测电位变化,再反过来通过两次结果来确定传导方向。3探究性还是验证性实验探究或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若为验证性实验结论按课本上描述: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若为探究性实验,则需分情况讨论:双向、单向中AB、单向中BA三种情况。典例中国寓言中有“火中取栗”的故事:猫从火中拿取板栗时,因火烧爪而快速缩回,虽然板栗拿到了,但爪子还是被烧了,而偷到的板栗却被猴子吃了。假设下图为“火中取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