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46184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92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 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年度报告武汉某国际项 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武汉市江汉区中电尊荣国际项目武汉市江汉区中电尊荣国际项目 可 行 性 论 证 报 告可 行 性 论 证 报 告 天虹商场拓展部天虹商场拓展部 二零零八年十月二零零八年十月 目 录目 录 第一部分:城市概况第一部分:城市概况 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南北分界线长江的中游、长江与汉江交汇处。 武汉与天虹已开店、待开店区域代表城市区位关系图武汉与天虹已开店、待开店区域代表城市区位关系图 武汉区位优势明显,与邻省的长沙、南昌、合肥铁路交通距离约 360 公里;与郑 州铁

2、路交通距离约 530 公里;与杭州航空距离约 650 公里、铁路交通距离约 1000 公里; 与广州航空距离约 870 公里、铁路交通距离约 1060 公里;与成都航空距离约 1040 公 里、铁路交通距离约 1370 公里。 (二)面积人口(二)面积人口 武汉属全国特大城市,土地总面积 8494 平方公里。2007 年年末常住人口 891 万, 户籍人口 829 万,其中城区面积 3963.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560 万,户籍人口 478 万。 2007 年主要直辖市与副省级城市人口列表2007 年主要直辖市与副省级城市人口列表 城市名称城市名称级 别级 别直属单位直属单位 全市常住人口

3、全市常住人口全市户籍人口全市户籍人口市区总人口市区总人口 重庆直辖市中央 2816 万955 万 北京直辖市中央 1633 万1213 万996.7 万(常住) 杭州副省级浙江 786.2 万672.4 万418.2 万 成都副省级四川 1258 万1112.3 万497.2 万 青岛副省级山东 757.99 万277.6 万 天津直辖市中央 1115 万959.1 万 西安副省级陕西 830.5 万764.3 万535.2 万 宁波副省级浙江 891 万564.6 万215.3 万 武汉副省级湖北 891 万828.8 万559.9 万(常住) 济南副省级山东 720.5 万604.9 万3

4、51.1 万 广州副省级广东 1004.6 万623.2 万 南京副省级江苏 741.3 万617.2 万524.6 万 上海直辖市中央 1858 万1378.9 万 深圳副省级广东 861.6 万212.4 万 厦门副省级福建 243 万 167.2 万 备注:人口数据来源于各城市 2007 年统计公报。备注:人口数据来源于各城市 2007 年统计公报。 (三)行政区划(三)行政区划 武汉现辖 13 区、3 个国家级开发区,其中主城区俗称汉口、汉阳、武昌“三镇”, 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洪山、青山七区。为便于阅读,下文简要介绍 “三镇”发展的历史、由来与现状特征。 武汉行政区划武汉

5、行政区划 由于河道的天然阻隔,武汉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空间。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 221 年将都城从 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目前省委省 政府、主要重点高校及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均位于“武昌”。 “汉阳”之名始于隋朝,古时“汉阳”位于汉水之北,公元 606 年改“汉津”为 “汉阳”,取“山南水北为阳” 之意。清代以前,“汉阳”一直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商 船集散地,商贸与手工业发达,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汉阳”成为清政府重要的工业 重镇,全国大部分兵舰、炮弹、火药、机车均产于“汉阳”,时至今日,“汉阳”依 然以发展工业为主,

6、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汉水后来改道,但“汉阳”之名一直沿用至 今。 “汉口”始于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后,“汉口”与“汉阳”独立开来,“汉 口”迅速成为新兴商埠,名声与发展速度远超“武昌”、“汉阳”。明末清初,“汉 口”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目前,“汉口”的 武汉港已成为国内内河最大港口,“汉口”也发展成为武汉商业集中度与商业活跃度 最高的区域。 1927 年初,汪精卫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 首都,定名武汉。 (四)交通条件(四)交通条件 公路:公路:武汉拥有连接南北的公路交通网络。国道 107、316、318、106 贯通武汉,

7、京珠、沪蓉、汉十、宜黄等高速公路在武汉交汇,可通往南京、合肥、长沙、郑州等 周边城市。 铁路:铁路:武汉位于京广铁路、汉丹铁路、长荆铁路、武九铁路、武麻铁路交汇处, 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武汉设有全国 18 个铁路局(集团)之一的武汉铁路局,火车 站有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和在建的武汉火车站,正建的武汉至广州、武汉至上海 高速铁路将于 2010 年年内通车,届时武汉至合肥仅需 2 小时,至广州仅需 4 小时,至 上海仅需 6 小时。 航空:航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部六省客运量最大的航空港。 水路:水路: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水运便利,武汉港是国内最大的内陆港,上 游至重庆、下游至上海,货

8、轮、定班客轮往返频繁。 轨道:轨道:2004 年武汉轻轨 1 号线通车,武汉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 南京之后国内第 7、中部最早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目前在建的线路有地铁 2 号线及 4 号线一期工程预计 2010 年建成通车。此外,横穿长江的水底隧道将于 2008 年年底通 车。 (五)区域性质(五)区域性质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经济、科技、教育与文化中心。 科教基地:武汉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拥 有各类高校 52 所,70 万在校大学生;各类科研机构 106 所,国家实验室 1 个,国家级 重点实验室 13 个;“中国光谷”所在地武汉东湖经

9、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第二大智力密 集区,在光电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微电子技术和新型材料等领域科技开发实力处 于国内领先地位。 工业基地:武汉是国内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 石油化工、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十大主导产 业。 文化旅游: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楚文化底蕴深厚。代 表性景点有黄鹤楼、国家级东湖风景区、归元禅寺、古琴台、辛亥首义军政府地址等。 武汉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外部交通环境优越,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 口总量大、城市经济发展基础雄厚。进驻武汉市场可衔接南北、承接东西,有助于推 动我司在全国的战略布

10、局。 武汉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外部交通环境优越,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 口总量大、城市经济发展基础雄厚。进驻武汉市场可衔接南北、承接东西,有助于推 动我司在全国的战略布局。 二、经济环境二、经济环境 备注:本章节引用数据均来源于各市、区历年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备注:本章节引用数据均来源于各市、区历年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 (一)武汉主要指标分析(一)武汉主要指标分析 1、人口年龄结构1、人口年龄结构 2007 年武汉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2007 年武汉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 年 龄年 龄0-17 岁18-34 岁35-59 岁60 岁以上合 计 人口数量人口数量123.4 万279.2 万315.9

11、 万109.7 万828.8 万 百分比百分比14.90%33.70%38.10%13.20%100% 武汉拥有大量年轻消费群体,1834 岁的年轻人口 279.2 万,约占全部总人口的 33.7%,平均每三个武汉人中,即有一个年轻人。在年轻人群中,70 万的在校大学生是 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大学生追求时尚,消费意识超前,消费观念易于引导,其消费 需求将成为未来家庭消费的风向标。武汉年轻消费群体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2、地区生产总值2、地区生产总值 2001 年2007 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1 年2007 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2001 年2

1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335.41467.81622.21882.22238.22590.83141.9 同期增长同期增长10.7%9.9%10.5%16.0%18.9%15.8%21.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6515179711956923148262792989935500 同期增长同期增长9.5%8.8%8.9%18.3%13.5%13.8%18.7% 过去五年,武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 其中 2007 年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实现比 20

13、03 年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2 年翻 一番。武汉市“十一五”规划指出,到 2010 年,生产总值将达到 4200 亿元,人均生 产总值突破 5000 美元。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1 年2007 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1 年2007 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711.2798.6885.7996.21128.61293.31518.3 同期增长

14、同期增长13.1%12.3%10.9%12.5%13.3%14.6%17.4% 年末户籍人口(万)年末户籍人口(万)758.2768.1781.2785.9801.4818.8828.8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9380.110397.111337.712675.914082.915795.118332.5 同期增长同期增长11.8%10.8%9.0%11.8%11.1%12.2%16.1% 2003 年以来,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处于稳步 上升阶段。2007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实现比 2002 年翻一番,人均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

15、额基本实现比 2001 年翻一番。武汉市“十一五”规划指出,到 2010 年,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 1900 亿元,未来三年,武汉每年将有约 150 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值,消费品市场发展前景乐观。 2007 年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类构成2007 年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类构成 指 标指 标2007 年(亿元)同期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8.317.4% 1、按行业分:1、按行业分: 批发零售业1278.218.8% 其中限额以上531.627.3% 住宿餐饮业201.213.6% 其他其他38.9-4.0% 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按业态分:2、

1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按业态分: 百货133.720.6% 超市162.116.9% 专业店133.414.1% 专卖店87.2134.2% 便利店15.320.3% 由上表可以看出,超市市场规模最大,百货、专业店其次;专卖店增速最快,百 货其次,但百货增速依然超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长,市场发展前景乐观。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 2001 年2007 年武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2001 年2007 年武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305.07820.38524.69564.110849.712359.914357.6 同期增长同期增长8.1%7.1%9.0%12.2%13.4%13.9%16.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6342.26833.47251.47792.68234.59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