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暑期讲座语文试题评析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59920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21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07暑期讲座语文试题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07暑期讲座语文试题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07暑期讲座语文试题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07暑期讲座语文试题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07暑期讲座语文试题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07暑期讲座语文试题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07暑期讲座语文试题评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评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 2.语言表达连贯 3.理解诗句的含义 4.图文转换,全国I卷7-9题(20分),二、文言文阅读(20分),临川汤先生传 5.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3分)(雄:酬:乐:计) 6.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3分) 7.文言翻译(10分) 8.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 愈) 9. 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本题考査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 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 本题考査学生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题要义:,表达技巧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 诗歌情感题: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

3、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三)名

4、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重点字:仞、翱翔、蓬蒿)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重点字:摧、栈)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重点字:浊、勒),解题要义:,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

5、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6分) 14.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

6、“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全国卷)(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6分) (3)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分),解题要义:,(1)客观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

7、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人物形象分析题。解答时,应把握人物形象的整体特性,从文段中找到与人物有关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进行整理分析即可。 (3)文学作品思想内涵探究题。小说写于1984年,从时代背景方面,作者创作这篇小说也是为了表现农村改革开放后的人们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巨大变化。,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书家和善书者(沈尹默)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3分)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1

8、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

9、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要认真甄别。,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天津的开合桥(茅以升) 18.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此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

10、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20.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6分)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要通读全文,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概括相关要点。,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参考立意】 (1)追求(保持)个性之美;做自己,保持本色之美;尊重个性发展; (2)个性与共

11、性,圆融与变通; (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4) 君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八、作文(70分),【写作思路】 文章可以只选择某一具体的物来写,重点突出物的特征;比如:梅兰菊竹;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之美;书法(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之美,中国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之美,强调做自己;也可以由物写起,由物及人,由实到虚,写出自己的感悟。那些长于思辨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个体、社会,谈自己对个体价值观的理解,既可以观点新颖深刻取胜,又可扬理性思辨之长。而长于形象思维的考生也可寓思维于形象,借某个物细致描写,挖掘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委婉含蓄、巧妙的构思

12、在考场中胜出。,八、作文(70分),材料共四句话: 第一句,“物各有性”意在强调每个事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水至淡,盐得味”,是例子,意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 第二句,“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是从“事物叠加”的角度加以提示,物性的属性是不会改变的。 第三句:“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强调生活有千姿百态:色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味有酸甜苦辣咸,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味调和,共存相生”意在强调和谐发展。 第四句“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由物及人。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鲜活的生活。个人、民族、国家。君子和而不同,我们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

13、大同。,八、作文(70分),文题启示考生,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彩文明的社会现实,个体应该以何种姿态融入其中,智慧生存。综合分析,“和而不同”是整个材料的核心。“和而不同”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常识,是为人处事的智慧之举,是文明、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精神之基,更是人类社会交流互鉴的融合之道。“和而不同”追求的终极价值是美美与共,互利共赢。材料看似明白如话,实则意蕴丰厚。写作时可钩沉历史,探求“和而不同”的典范事例,以古鉴今;可比照中外,智慧“拿来”,思考“和而不同”的积极意义;可关注身边现实,以小见大,反映“和而不同”的现实价值考生可根据个人感悟和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彰显个性,做到“

14、百味纷呈”。,语文(附加题),文言文段阅读题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徐渭) 文言文断句,5处(5分) 文学常识,填空(3分) 23.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为_,期中男女主人公是_、_。 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简答(2分) 24.根据材料,概括文中古今人“相及”的内涵。,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26.(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6分) (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

15、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 七部:三国演义家狂人日记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 红楼梦茶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7.古代紫禁城的安全警报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4分) 【答案】腰牌与合符;白塔信炮;石别拉;阙亭警钟。 28.石别拉这种警报装置有什么特殊之处?(6分) 【答案】就地用料,简单改造;覆盖面广,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操作简易,传播迅速。 29.如今石别拉不再发挥警报功能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案】故宫采用了高科技报警系统;部分石别拉不复原貌;只知原理,无人会吹响。,教学建议,高三: 1.精心研究近三年江苏卷与全国三套试卷本模块的考点设置,精准复习备考。 2.注重集体备课,分工协作,攻坚克难。 3.狠抓作文应试训练,注重二次写作,整体提升写作水平。 高一高二: 1.建立命题核心组,注重核心备课,集众人智慧,研究备考。 2. 构建阅读序列,提升阅读素养,做到师生共读。 3.注重读写结合,整体提升阅读与写作水平。,之于高考我们一直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