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做题技法(古诗文部分)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5881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9.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做题技法(古诗文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做题技法(古诗文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做题技法(古诗文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做题技法(古诗文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做题技法(古诗文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做题技法(古诗文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做题技法(古诗文部分)(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文选择题分类,断句题 古代文化常识题 文意理解题(概括分析) 古诗鉴赏题(概括分析),市面上的99%的资料都是针对的主观断句题。 客观断句题有着自身独特的地方,是有“机”可乘的! 1.不主观去断句,直接看选项的区别 2.不同人物的动作要断开(除非某人作为前者的宾语) 3.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动作要断开(连动除外),关注动词; 4.关注固定搭配,固定搭配不断开。,断句题的做法,【示例1】 (节选自宋史陈升之传) (前文大意)(京官)王瓘遇(节度使)郭承祐于道,节度使怒其不下马(参拜自己),执送王瓘到自己府。 A.升之言京官/不宜为节度使/下马因劾承祐骄恣/解其任/凡任言责五年/所上数十百事/然持

2、论不坚/以故不尽施用/ B.升之言/京官不宜为节度使下马/因劾承祐骄恣/解其任/凡任言责/五年所上数十百事/然持论不坚/以故不尽施用/ C.升之言/京官不宜为节度使下马/因劾承祐骄恣/解其任/凡任言责五年/所上数十百事/然持论不坚/以故不尽施用 D.升之言京官/不宜为节度使下马/因劾承祐骄恣/解其任/凡任言责/五年所上数十百事/然持论不坚以/故不尽施用,【示例1】 (节选自宋史陈升之传) (前文大意)(京官)王瓘遇(节度使)郭承祐于道,节度使怒其不下马(参拜自己),执送王瓘到自己府。 B.升之言/京官不宜为节度使下马/因劾承祐骄恣/解其任/凡任言责/五年所上数十百事/然持论不坚/以故不尽施用/

3、 C.升之言/京官不宜为节度使下马/因劾承祐骄恣/解其任/凡任言责五年/所上数十百事/然持论不坚/以故不尽施用,史记凡百三十篇 凡+num,【示例2】 (节选自宋史李继勋传) (断句前文)显德初,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岁余,(李继勋)改领曹州。 A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B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C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D世宗亲征淮

4、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示例2】 (节选自宋史李继勋传) (断句前文)显德初,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岁余,(李继勋)改领曹州。 A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B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C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D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

5、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示例2】 (节选自宋史李继勋传) (断句前文)显德初,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岁余,(李继勋)改领曹州。 A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B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C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D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

6、屋悉皆被焚/,【同步训练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同步训练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

7、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同步训练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

8、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选自晋书 向雄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 B.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

9、缺/ C.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 D.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同步训练题】,文化常识题的做法,这一题本质上属于积累题,和技巧关系不是特别的大。 但是,学会对比选项,依然是很重要的。,文化常识题的做法,中国古代 文化 常识,常见易错(课本 文中),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土地、赋税及户籍等事宜。 B.禁内,即官禁。是指皇

10、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官禁。 C.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居住的寝宫,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 D.士庶,即士人和庶人,指社会下层人士。古时对人的社会地位简单可分为四种:公、卿、士、庶。,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土地、赋税及户籍等事宜。 B.禁内,即官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官禁。 C.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居住的寝宫,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 D.士庶,即

11、士人和庶人,指社会下层人士。古时对人的社会地位简单可分为四种:公、卿、士、庶。,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始设于唐朝,一般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B.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文中的“景德”就是年号。 C.泰山,五岳之首,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D.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

12、一项是( ) A.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始设于唐朝,一般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B.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文中的“景德”就是年号。 C.泰山,五岳之首,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D.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3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仕、告老、下车、乞身都指古代官员请求退职,退休养老。 B.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

13、长官为宰相。 C.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D.节度使。唐代时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后造成割据局面,世称“藩镇”。,3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仕、告老、下车、乞身都指古代官员请求退职,退休养老。 B.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长官为宰相。 C.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D.节度使。唐代时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后造成割据局面,世称“藩镇”。,备考资料,人称称谓,字:“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

14、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自号:陶潜五柳先生。李白青莲居士。苏轼东坡居士。陆游龟堂。辛弃疾稼轩居士。杜甫少陵野老,欧阳修“六一居士”。 赠号: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 谥号: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绰号:也称诨名、混号、诨号,它和别号、斋号,全部为他人所取。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

15、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陵号:帝王身后,一般要立三号:谥号、庙号、陵号。谥号并非君王独有,上了秩品的公卿及入品的夫人都有,但皇帝的谥号里一定有“皇帝”二字。庙号、陵号则为皇帝专有,这是皇家的祖先祭祀和葬仪。,名称称谓,文化常识,各年龄段称呼,文化常识科举,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

16、清末,(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文化常识节日,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 称春节。 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 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两天为寒食节。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