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室内分布系统专题汇报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450442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室内分布系统专题汇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华为室内分布系统专题汇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华为室内分布系统专题汇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华为室内分布系统专题汇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华为室内分布系统专题汇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为室内分布系统专题汇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室内分布系统专题汇报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9/20,DO室内分布系统的探讨,目录,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 建筑物室内高层问题及解决办法 DO引入后原有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不同场景的建设时间顺序建议。分4类场景: 电信PHS和LT CDMA都有室分系统的场景,应当优先进行改造。 只有LT CDMA室分系统的场景,先租用LT的室内分布,后续新建。 只有电信PHS室分系统的场景,依赖于CDMA覆盖信号水平和覆盖区域的重要程度,确定是否需要改造。 电信PHS和LT CDMA都没有室分系统的场景,依赖于CDMA覆盖信号水平和覆盖区域的重要程度,确定是否需要新建。,Page 3,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室内分布式系统建

2、设宜早不宜迟 室内建设可以先于大网建设,至少也应当与大网建设保持同步。 室分系统优势 室内系统可以吸收更多的室内话务量,分担了室外基站的负荷 有助于室外宏蜂窝网络质量的提高。 室分异频组网 将室内、室外区隔成两张独立的异频网 将室内话务量彻底吸收在室内 减小了室内外边缘对室内用户体验的影响。 室内系统采用“多天线,小功率” 在相同信源功率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穿透损耗,有助于达到更好的覆盖效果。,Page 4,目录,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 建筑物室内高层问题及解决办法 DO引入后原有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建筑物室内覆盖问题,对于室内外同频组网场景,室内覆盖的主要问题: 在大楼高层区域,存在许多很远基

3、站的后瓣或者上副瓣信号的直达径;由于视距传播,所以信号衰减很小,导致问题: 大楼高层房间里的接收场强Rx比较高(大于-60dBm) 信噪比Ec/Io比较差(小于-12dBm) 且有许多PN不断乒乓切换 信号波动大 导致这些区域终端容易掉网、掉话、通话质量差、数据传输速率低 严重影响移动终端用户的体验 。 同频室内分布式系统的主要问题 由于同频组网方式存在大量室内外软切换,室内系统的话务吸收能力非常有限, 在很多室内区域呼叫消耗室外资源,难以减轻室外宏蜂窝网络的负荷和扩容压力。,Page 6,建筑物室内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法,传统的解决办法: 对室外网络进行覆盖优化: 调整天馈、载扇基带增益减少导频

4、污染,突出室内主导频。 调整切换参数:Tadd、Tdrop、搜索窗 缺点是“治标不治本”,每次室外网络的扩容或调整都会返过来影响室内高层的信号分布。而且是打持久战。 室内外异频(HDC): 将室内发生的所有话务量彻底吸收在室内,可以实现楼层面积的100%覆盖 通过导频信标作指引,彻底的把室内所有用户都引导到室内独立频点。 不存在室内外软切换,有效减轻了室外小区的负荷,能够自然提升室外的覆盖质量,减轻室外扩容压力。,Page 7,南京议事园大厦覆盖商用案例,以南京议事园大厦为例,同频组网场景下,软切换区域超过40%以上(进入客房3米就会和室外切换),由室内PN单独覆盖的面积小于60%,只能够吸收

5、室内部分话务。 而异频组网场景,室内单PN覆盖的楼层面积100%,可吸收室内所有话务。,同频干扰较严重时, 异频组网可获得更好的网络质量,Page 8,南京议事园大厦的覆盖技术,华为HDC(Huawei Difference Carrier )室内异频解决方案 组网示意图1:(用常规导频信标引导室内驻留和室内外异频切换),Page 9,华为HDC(Huawei Difference Carrier )的流程,:,Page 10,华为HDC方案的特点,方案特点: 确保了语音用户体验,同时有助于高速数据业务。 异频组网的系统噪声低,在相同的导频功率情况下,异频的Ec/Io比同频Ec/Io好; 更好

6、的业务性能。在达到相同的业务性能情况下,异频组网方式需要比同频组网方式更小的前向码道功率和手机发射功率,所以导致更高的前反向容量。 华为经过专利优化的硬切换算法,可以确保室内外的平滑切换。从室外到室内,通过导频信标触发,成功率98%;从室内到室外,通过手机辅助硬切换方式触发,成功率90%96%。 彻底解决了室内外同频干扰和导频污染问题,保证了室内VIP用户体验。 HDC方案的价值 根据商用网络发展经验,高价值的商务客户主要集中在室内,且70%话务量产生在室内环境,为室内覆盖花费一个独立的频点是值得的。 室内分布系统对设备要求 设备小型化,便于网络部署 设备大容量,多载波 容量动态调整 华为RR

7、U支持最多8载波,完全满足需求。,Page 11,目录,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 建筑物室内高层问题及解决办法 DO引入后原有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DO对原有室内分布系统改造的原则,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 性能优先确保原有室内分布系统在改造后达到覆盖效果 确保原有网络在改造后不受新室内分布系统的干扰 确保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具有较好的覆盖、容量、质量 确保原有的室内分布系统不干扰新的室内分布系统 尽量利用原有室内分布系统的设备、器件和天馈,控制改造成本 充分利用原有系统设计思路,降低设计成本 系统功率匹配 不同系统信源功率和边缘场强要求可能不一样,因此如何在室内覆盖中使各系统在覆盖区达到场强要求并且覆盖基

8、本一致,必须在室内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 系统共存干扰抑制 由于1X与DO系统之间的频段相邻,因此当多个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时,可能存在系统间的干扰问题,因此在进行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时,必须处理好系统之间的干扰问题。 器件改造 由于原有的2G室内分布系统很多在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到多系统的兼容问题,其所采用的馈线、无源器件、天线等可能不满足其他系统的要求(比如频段不满足要求),因此在进行多系统共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时必须考虑对这些器件进行更换。,Page 13,DO引入后原有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1X及PHS业务主要是以语音为主,DO业务这里划分为三类区域,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业务速率和相应的指

9、标要求。 设计共用DAS多系统共存时,要以业务为导向,结合不同的边缘场强进行设计。 多系统合路天线口功率匹配问题,由于频段损耗差异,穿透损耗差异,馈线损耗差异,以及边缘场强要求不同和业务要求的速率不同,天线口功率也不同。 建议天线口功率匹配如下:,Page 14,DO引入后原有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多系统功率匹配的方法可概述如下: 第一步:确定各系统室内覆盖边缘场强; 第二步:根据传播模型确定天线口匹配功率; 第三步:根据各系统信源输出功率和馈线损耗,利用无源分配器件进行功率分配,完成多系统合路系统设计。 系统的合路方式可根据合路节点的不同分为: 信源合路,干线合路,热点平层合路。 具体选择从哪

10、里进行合路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考虑合路系统信源功率的差别。 考虑传输损耗的差别。 考虑天线口匹配功率的差别。,Page 15,多系统合路方式的选择,若合路的各系统,在考虑以上三种区别之后, 选择从信源处直接合路时,各系统到达天线口的功率不匹配, 选择从干线上进行合路时,各系统到达天线口的功率可以匹配,那么就选择从干线上进行合路。 EVDO与1X系统合路 都属于800M,他们的空间损耗,馈线损耗和穿透损耗基本相同 ,两者可以直接从信源处合路。 PHS系统与DO系统合路 从信源处直接合路,在天线口的功率有可能不匹配 DO系统在与PHS系统合路时通常就选择在干线上进行合路。 DO引入到原PHS系

11、统或CDMA 1X系统时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进行功率匹配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原有系统边缘强度的大小,最好在方案设计之前对原有系统的边缘场强进行测试,因为原有系统边缘场强的大小将对功率匹配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Page 16,多系统合路的器件选择,多系统共存 怎么去选择器件(合路器,耦合器等)以达到多系统共存的目的 合理选择合路器的隔离度,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是可以实现的 若遇到个别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单独提供合路器不能满足隔离度要求时,可以通过外加滤波器或进行频率规划的方法来解决。,Page 17,DO对原系统改造的要求,在改造已有室内分布系统时,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通常考

12、虑以下几方面: 信源合路改造 主干线改造 天线改造 无源器件改造 馈线改造 对于原有的CDMA 1X系统, 通常情况下在原有1X室内分布系统基础上进行DO的改造时,可以直接将相当功率的DO信源与1X信源进行合路而不用改动天馈或较少改动天馈就可以满足DO的覆盖要求。 对于原有的PHS系统, 通常情况下在原有PHS室内分布系统基础上进行DO的改造时,馈线可以利旧,原有只支持1.9G的窄带器件和窄带天线需要换成宽带的,使其能够同时支持1.9G和800M ,同时增加合路器也需要同时支持1.9G和800M 。 而对于室内系统采用直放站为信源的情况, 因为RF和光纤直放站不能适应DO信号,因此建议使用BBU+RRU的方式直接替代干放和直放站。,Page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