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线上教与学2020-02-05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375003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语文线上教与学2020-02-0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年级语文线上教与学2020-02-0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年级语文线上教与学2020-02-0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年级语文线上教与学2020-02-0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年级语文线上教与学2020-02-0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语文线上教与学2020-02-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级语文线上教与学2020-02-0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击疫情 高中语文线上教与学 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研组 2020-02-05时评一篇“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是个真问题(标题即观点,引人深思。)大学生每天花多长时间阅读?最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近日,一项针对全国864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五成学生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超四成学生每月读书不足一本,小说、名著、传记最受学生欢迎;近六成学生对自己读书的情况不满意。(由问卷调查引出大学生阅读状况不佳的现实。)虽然这项问卷调查由于样本数量有限、抽样方法相对单一等因素,导致调查结果损失了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但大学生读书状况不佳却是不争的现实。“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的背后,固然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导致

2、大学生时间紧张的因素,对社交工具过于依赖则是大学生阅读匮乏的主要根源之一。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图书馆成为最受大学生喜欢的地方;有的大学生周末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甚至夜晚图书馆闭馆了也不愿意离开。如饥似渴的阅读,根源于他们对于精神食粮强烈而迫切的需求。不少人回顾校园生活时,图书馆总是挥之不去;和图书馆有关的话题,他们可以滔滔不绝地讲好半天。在智能手机并不普及的年代,不少大学生能静下心来,在图书馆安静阅读。阅读不仅能增加知识和技能,还能丰盈精神世界,让人与书本实现“文化的相遇”。读书是一种很好的投资,但现在为何有那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相信、认同和追求阅读呢?(现实性分析。大学生阅读状况不佳的根

3、源之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社会的第一空间是家庭空间,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第三空间用来满足人们对社交、创意、娱乐的需求。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这些需要,屏幕成为他们的“第三空间”。不少大学生患上了“网络依赖症”和“手机依赖症”,使自己的空闲时间被屏幕占据;本应成为工具的网络和手机反客为主,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甚至产生诸如成瘾、强迫症、情绪起伏、注意力缺失、社交退缩等问题。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对1000名学生做过一项名叫“无设备世界”的调查,让接受测试者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显示,90%以上的测试者在离开手机

4、后出现坐卧不安、心情焦虑等情绪起伏。如果不能成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主人,大学生难免会得不偿失。(现实性分析。大学生阅读状况不佳的根源之二:不少大学生患上了“网络依赖症”和“手机依赖症”。)增加读书时间,消除“手机依赖症”和“网络依赖症”的关键,在于增加抵御诱惑、约束欲望的自律和自制能力,保持对社交工具的距离感与分寸感。在与思维定式、行为惯性和心理惰性较量的过程中,大学生会变得更加强大。(紧迫性分析。指出消除“手机依赖症”和“网络依赖症”的办法。)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不仅要在多读书上下功夫,也需要在读好书上下功夫。小说、名著、传记最受学生欢迎,说明大学生的阅读品质还需要提升,需要从浅俗化、娱乐

5、性、碎片化的浅阅读过渡到以提升学识修养和思考能力为目的的深阅读,让阅读成为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活力的情感活动。愿意在读书上多花时间和精力,愿意在深度阅读上全身心投入,大学生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指明道路,呼吁劝勉。)小题夺分五、(兰州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过去的40年间,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最重要,让数以亿计的学子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有力支持了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 )。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这次改革的核心目标,单一的录取标准,高屋建瓴制定反映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录取制度,同时建立新的公平秩

6、序、解决新出现的公平 问题,是这次改革的真正挑战,其关键是建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过去的经验表明,如果不同学校和专业录取依据只有质的高低、没有量的多少的区别,增加几个“标准”仍然无法打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如果所有高中生都按照同样的要求和安排去学习、考试,培养和选拔 的考生,“多元录取标准”是无法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考生和高校之间充分、多次互选的制度安排,就无法实现多元标准下录取过程和机会的公平。因此,发挥学校制定录取标准和实施招生的、自主权,赋予考生选择学校、选择考试、选择学习的自主权,是改革成功的关键。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途径 破

7、解 千人一面 开放性B思路 打破 同出一辙 主动性C思路 破解 同出一辙 开放性D途径 打破 千人一面 主动性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然而,原有高考制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正源于形势发生了变化B然而,原有高考制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形势也随着变化C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原有高考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D然而,正是形势的变化,使原有高考制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同学校和专业录取依据质的高低、没有量的多少的区别,增加几个“标准”仍然无法打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B如果不同学校和专业录取依据只有量的

8、多少、没有质的区别,增加几个“标准”仍然无法打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C如果不同学校和专业录取依据质的高低、没有量的多少的区别,增加几个“标准”仍然无法消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D如果不同学校和专业录取依据只有量的多少、没有质的区别,增加几个“标准”仍然无法打破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怪圈。六、(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_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_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抚琴吹箫和吟诗作

9、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_”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弹琴”“_”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须古琴这

10、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回归内心自信里丰富的精神,安住沉静。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修身洁行 超凡脱俗 指桑骂槐 焚琴煮鹤B休养生息 超凡入圣 弦外之音 哀梨蒸食C修身洁行 超凡脱俗 弦外之音 焚琴煮鹤D休养生息 超凡入圣 指桑骂槐 哀梨蒸食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陶渊明与“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的白居易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B“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白居易与“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的陶渊明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C白居易“但识琴中

11、趣,何劳弦上声”与陶渊明“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D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与白居易“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信里丰富的精神世界。B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信里丰富的精神世界。C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回归内心自信里丰富的精神世界,安住

12、沉静。D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信里丰富的精神。2020-02-04”小题夺分“答案与解析三、【答案】17A 18B 19C【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沉痛:深深的悲痛;深刻而令人痛心的。沉重:分量大,程度深;(心情)忧郁,不愉快。修饰“教训”,选用“沉痛”。留传:遗留下

13、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修饰“文物”,选用“留传”。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结合“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每一代人”分析,是每一代人责任,不容推卸,选用“责无旁贷”。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人进去。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结合“有没有对保护工作”“结果会大不一样”分析,应该是讲对保护工作有没有尽力的意思,选用“全力以赴”。故选A。18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

14、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与上文“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衔接并照应,排除A项、D项。下文“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的主语应是“我们”,排除C项。故选B。19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语序不当,“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搭配不当,“延缓”与“损毁”不搭配。B项,搭配不当,“减少”与“衰老”不搭配。D项,语序不当

15、,“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结构混乱,“为文化延续的活力注入源源不竭”句式杂糅。故选C。四、【答案】17D 18C 19A【解析】1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结合前面“与4G相比,5G不仅可以用于”和后面“而是将通信网络技术推向万物互联的新高度”可知,这是说5G的特点,故应以5G为陈述对象,这就排除AC两项;再从关联词的搭配角度来看,后面说“而是”,这是表并列关系的词语,而“不仅”是表递进关系,二者不能搭配,一般是“不是而是”,排除B项。故选D。1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