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与猪病防制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69035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与猪病防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养猪与猪病防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养猪与猪病防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养猪与猪病防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养猪与猪病防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猪与猪病防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与猪病防制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猪与猪病防制,吴小林,养猪与猪病防制要点,猪的生理特点 猪的生活习性 乳猪的管理要点 保育仔猪的管理要点 育肥猪的管理要点 后备母猪的管理要点 妊娠母猪的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的管理要点 猪病的发病原因 猪病的发病规律 各阶段猪的常见疾病 猪病的免疫与防制,猪的生理特点,猪是一种温驯的中等大小的杂食性动物; 猪的颈部很短,呼吸道与外界的距离短; 猪无汗腺而且皮下脂肪厚,内热不易散发; 猪的消化道很长,特别是小肠长达12米,肠内毒素不易及时排出; 猪的生长速度快,活动范围小,应激反应大,抗病能力差; 群居生活能力强。,猪的生活习性,喜燥怕湿 喜群怕独 喜洁怕脏 喜静怕吵 喜暖怕冷 喜光怕暗 喜清新

2、怕污秽 喜友善怕粗暴,乳猪的管理要点,保温、防冻、防挤、防踩、防咬、防压,防假死 出生后吃初乳前,去粘、去脐、去尾、去牙、肌注2头份猪瘟疫苗+半毫升倍克菌+半毫升VC(猪瘟常发区) 一窝乳猪在吃初乳之前,吃一次易好注射液2毫升或卡那霉素+链霉素 有组织地分批喂乳,每天56次,并最好能固定乳头; 3日龄内、710日龄时分别肌注血之源 710日龄补乳猪熟化料,并在料添加新霉素+磺胺2甲,注意补食醋和补充口服补液盐 长效土霉素0日龄肌注0.2毫升,7日龄肌注0.4毫升,25日龄肌注0.4毫升,乳猪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保障乳猪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条件,保育仔猪的管理要点,仔猪断奶前不能吃入少于3公斤的乳猪

3、熟化料,并在仔猪料中添加新霉素和磺胺2甲 伊维菌素肌注驱虫两次,间隔20-30天; 3050日龄进行丹毒、链球菌、肺疫等疫苗的接种;20、35、6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有目的的接种兰耳病、伪狂犬病的接种 可行分批或一次性断奶,最好在夜间一次断奶,此时,室温不能少于15度 保持清洁卫生干燥的室内环境与维持较高的室温是防制保育期间仔猪负增长的前提条件 高床保育,合理分群,一群不多于20头为宜 用模范碘消毒栏舍内外,保持栏舍卫生、清洁 日粮中添亚硒酸钠VE、VC和助消化健脾胃剂,后备母猪的管理要点,选二元品种作母猪,其乳头数不少于6对 120180斤适当限饲,以维持良好的体况,其标准体况是腰椎骨不外露

4、,但可用手触摸到;180斤以上渐换孕母猪料 初配条件是11-12月龄、体重220240斤、连续发情2次以上 做好猪瘟、丹毒、链球菌、细小病毒、兰耳病、已型脑炎、伪狂犬病等的接种 用伊维菌素肌注驱虫两次 使用辅助手段,连续配种三次不能受孕者淘汰,妊娠母猪的管理要点(一),配种后715天内,不能喂多于1.2公斤的精料/天、头 配种后一个月内,不能喂多于2.2公斤的精料/天、头 配种后一个月内,禁止喂腐败、霉变、冰冻、富剌激性的食物 配种后3080天,可群居,可粗放、可粗食、可增加放养面积 配种后80107天(重胎期)喂哺乳母猪料,不限量,可驱虫、可接种疫苗、可添加油脂、可提高钙质特别是炎热季节,妊

5、娠母猪的管理要点(二),产前一周渐减日喂量,产仔天不喂,只喂清洁饮水 产前一周时肌注一次VAD3E注射液 母猪料中添加易好预混剂至产后一周 集约化猪场于产后用净宫灵促孕液23次 产后三天内每天肌注一次长效抗菌剂 产房温度不能低于30度 用35天的时间渐换料 消毒产房和母猪后躯,保持产房清洁卫生干燥,育肥猪的管理要点,防应激、防猪瘟、防打架 搞好药物预防 继续加强猪瘟、丹毒、肺疫、链球菌、口蹄疫的免疫 用伊维菌素肌注驱虫两次,可肥素继续拌料 120斤之前不限饲,120斤之后限饲,只喂九成 进栏前用石灰水消毒和保持栏舍的清洁卫生干燥是防制皮肤病的关健 合理分群,一栏不多于15头,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

6、 因品种的不同而进行适时出栏,哺乳母猪的管理要点,日喂量不能少于5.07.0公斤 为防失重,增加油脂并保持足够的清洁饮水 产后注射长效抗菌剂和净宫促孕液 用高锰酸钾消毒乳房,保持乳房的卫生 断奶前一周,肌注一次VAD3E注射液 断奶前一周渐减母猪的日喂量,断奶天不喂,只喂清洁的饮水,断奶后三天内迅速加到正常采食量 断奶前后一周内在料中添加易好预混剂,猪病的发病原因,猪病有: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营养性疾病、内科病、外产科病、杂病 发病原因有:外感与内生两大病因 外感病因有:外毒微生物、寄生虫、毒素;内生内毒、共生关系 传染性病因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 能使猪获得后天免疫的病因有:病原微生物

7、传染性病因的直接致病机理是:能产生致病力,以至于消灭机体抗病力,猪病的发展规律,传染性疾病:要经过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并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最基本的环节才能流行下去 非传染性疾病:无传染与流行、猪患病后不获得后天的免疫力、一过性、群发如中毒或个别发如外产科病、其病因无致病性,只是饥、饱、劳、伤,破坏了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或功能活动,检查和消除病因就可以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各阶段猪的常见疾病(一),危害最广泛的疾病:猪瘟、口蹄疫、附红细胞体病、猪皮质肾病综合症、断奶后多系统瘦弱综合症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已型脑炎、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猪流

8、感、钩端螺旋体病、衣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难产、乏情、泌乳障碍综合症 猪皮肤病与其它:疥螨病、渗出性皮炎、应激综合症、咬尾、胃溃疡、VE/硒缺乏症,各阶段猪的常见疾病(二),猪腹泻性疾病: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球虫病、副伤寒、猪痢疾、增生性肠病、低血糖症 猪呼吸系统疾病:气喘病、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败血波氏杆菌性鼻炎与肺炎、萎缩性鼻炎、鼻支原体感染、肺疫、链球菌、流感、呼吸道病综合症 猪的神经系统疾病:水肿病、链球菌、丹毒、李氏杆菌、血凝性脑脊髓炎、铁中毒、食盐中毒,猪病的免疫与防制(一),猪病的诊断方法:流行病学调查、问诊、临症诊断、病理诊断、临床鉴别诊断、预测性诊断、治疗性诊断、实验室诊断 非传染性疾病防制:调查与检查病因 传染性疾病防制:消灭引起传染性疾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猪病的免疫与防制(二),治疗、隔离与淘汰传染源 清除、消毒、防直接与间接接触、防病从口入等切断传播途径 免疫接种与药物预防将易感动物转变成非易感动物 防人、鸟、狗、猫等带毒 制定严密的环境卫生管理与防疫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