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5365025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2拿来主义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_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_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_,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_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A但是不管可是因而B可是纵使然而因此C因为不管然而当然D然而虽然但是所以解析:根据文意及句间关系来确定。2下列句子中,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A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B吟罢低

2、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C鲁迅在文章中是主张要痛打落水狗的。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解析:A、C、D三项为借喻,B项为明喻。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A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B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C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D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解析:A项,分号改为逗号;B项,书名号改为双引号;C项,顿号都改为逗号。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

3、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表现了“大师”们的寒碜可笑)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者的卖力媚态)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实为“堕落”之意)解析:表达了鲁迅对这种借展览之名而盗卖文物行为的憎恨。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A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B你对我

4、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之常情。C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D老师经常在课上故弄玄虚,使我们明白了很多重要的知识。解析:A项,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不合语境,应用“光明正大”。B项,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也用来指你对我怎样,我也对你怎样。C项,残羹冷炙:吃剩下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不合语境。D项,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不合语境。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1)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_太不“摩登”了。(2)不过因为原是

5、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_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3)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_,或存放,或毁灭。A否则接收应用B不然接受使用C不然接收应用D否则接受使用解析:“不然”,用在对话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不是这样。“否则”只有“不然”的第种意思。“接受”和“接收”都有收受、接纳的意思。“接收”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财物、企业或信息等。“接受”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使用”表示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其对象多是具体事物,如人力、资金、工具、机器设备等。“应用

6、”侧重强调的是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一般多用来指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还可用来指人。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A该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因为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B几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硬性指标摆在了毕业生面前: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要有计算机二级证书,要有专业资格证书C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在北大引发热议。D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

7、关联词“不但”移至主语“厂房”之后;B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D项,成分残缺,应在“饱受”前加“她”。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

8、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8下列对选文第二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A“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B“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C“鱼翅”喻文

9、化遗产中的精华。D“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的腐败的东西。解析:“鸦片”有毒,这毋庸置疑,但“鸦片”也可治病,“看见鸦片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故“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是错误的。9根据课文观点,指出下列词语的比喻义。(1)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2)昏蛋:比喻否定一切、盲目排外的虚无主义者。(3)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解析: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是把词语当作喻体,根据喻体的特点,找出对应的本体。“孱头”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这里比喻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缺乏理性,一把火烧光,比喻否定一切、盲目排外的虚无主义者;“废物”接受

10、一切,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10选文中“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不超过25字)答:对于精华应全面继承,为我所用,但要恰如其分地对待(或:精华应有利于大众,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鱼翅”代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次要明确“萝卜白菜”代表大众化,“宴大宾”比喻只为少数人服务。据此整理作答即可,注意字数要求。11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要求: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

11、手法。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200字。答:示例:我将您的画像挂在我书桌的正上方。当我疲倦想偷懒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犀利的目光像闪电,灼烧着我混沌的思想,我想到活着就该跟您一样,“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我目睹不良现象却不敢挺身而出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上指的头发像利剑直刺我懦弱的灵魂,年轻人就该“横眉冷对千夫指”,敢于跟坏人坏事做斗争;当我遭受同学的误会而伤心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慈祥的面庞像广阔的海洋融化了我心中的寒冰,让我有宽厚博大的胸怀您伟岸凛然,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年青一代永远向前。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表达能力。本题涉及文学常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

12、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要了解鲁迅的事迹,并仔细观察这幅画像,还要注意符合四点要求。12鲁迅的杂文语言幽默。请以“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为开头写一段话,谈谈你对幽默的理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举出一个事例,100字左右。答:示例: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它以大气和超逸为精神基础。有报纸说马克吐温去世了,马克吐温得知后说道:“报纸的报道千真万确,只不过提前了一些。”不计较别人的歹毒,用幽默化恼怒为烟云,使可能的雷霆万钧顿时变成微风习习,难道不值得点赞吗?解析:本题可采用观点加阐述的方法进行扩展,即把“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作为开头,然后对其进行阐述。阐述时要举出事例,运用修辞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13、。13时下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在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几篇。这是语文课本在顺应中学生的呼声,还是鲁迅的某些作品不再适合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了呢?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答:示例一: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是民族精神的自由斗士。鲁迅那些带着深重历史苦难的文章能够因为艰深晦涩而被回避吗?就算语文课本删减了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民族精神能够被剔除吗?一个民族最苦难的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宁可肤浅着理解也不能

14、一片空白。鲁迅先生身上凝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率真品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示例二:毫无疑问,鲁迅先生被后人强化了权威性,作品当中的鲁迅总是愤世嫉俗,总是有发泄不完的怒气和痛苦,总是不能让人感到他快乐、幸福和柔情的一面。大师的东西经历时代变迁,并非一切都是我们现在所需的精神养料。即便是鲁迅的“遗产”,我们要拿来继承的,也只是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部分。第二课时能力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字和书写的发明,其重要性在于,从此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书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积、增长、传承的最重要方式。知识与智

15、慧的薪火相传,端赖于书写的文字,于是,读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虽然读书也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的阶梯,但应看到,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冶,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在当代读书人中,人文学者读书大概最接近于“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比较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读书也是一种练功,是一个收心去杂念的过程。要读书,就要凝神静虑,致心一处。有些人光读些所谓“秘籍”“大全”“技巧”之类的实用书籍,这是生存的需要,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在一个注重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只读那些能赚钱的书,毕竟是浅薄的。人们应该多读一些对人类的生命处境加以关怀和思考的书籍,包括一些很好的文学作品。好的传记作品能对年轻人起到兴起、立志的作用。出版界不仅仅要把中外经典图书印出来给大家阅读,还要把那些激发今人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典型人物介绍出来,优秀传记作品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