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 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61522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180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 课件(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主讲人:冯霞,2,内容框架,1. 劳动经济学,2. 劳动法,3. 现代企业管理,4.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3,学习指导,难易程度:41253 学习效率:35214,4,第一场考试 “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100分满分,60分及格) (均为单选题和多选题) (考试时间8:30-10:00),职业道德部分(共25道题) (考卷上没有标出分数),基础知识 (三级共20道题) (二级共10道题) (每道题均为1分),专业技能知识要求部分 (三级共80道题) (二级共90道题) (每道题均为1分),5,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劳

2、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 就业与失业,6,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两个层次 四个主线:供给、需求、价格和政府 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7,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性、绝对性、支付能力与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企业利润最大化 个人效用最大化 劳动力市场,8,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9,9,劳动力的概念,在一定年龄内 有劳动能力 有就业要求 能够从事职业劳动,全部人口 (就业

3、者) (失业者),社会劳动力,10,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 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劳动力供给弹性,11,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12,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前提),13,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劳动力需求弹性公式:,1)需求无弹性,即Ed0。 (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趋向于无穷大。 (3)单位需

4、求弹性,即Ed1。 (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 (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14,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发生变化。当把可变的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总产量绝对减少 边际产量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15,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总产量为Q,平均产量为AP,边

5、际产量为MP; AP=Q/L MP=Q/ L TP、 AP、MP都是先增后减,第一阶段,AP递增,第二阶段,MP递减,第三阶段,MP为负值 由此可见,企业在资本等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时,劳动投入的增加量应在区域,即a-b之间。企业若以人均产量为最大目标,劳动投入量a点最佳;若以总产量最为目标,b点最佳,16,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 MPR=VMP=MPP=MC=W 其中: MPR为边际产品收益 VMP为边际产品价值 P为产品价格 MC为边际成本,17,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利润最大化目标 MRP=MPP=MC=W,18,

6、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静态与动态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马歇尔 一般均衡:瓦尔拉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9,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规模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城乡结构 资本存量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 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20,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工资形式 1、基本工资 工资率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21,2、福利 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法定性 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22,就业与失业,就业的含义

7、就业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 所参加的劳动是对社会有益的社会劳动 从事的是有报酬或收入的劳动 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同时被决定的 总供给=消费+储蓄 总需求=消费+投资 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 就业总量的决定,23,失业及类型,摩擦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 增长差距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24,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失业率 失业持续期,25,失业的度量与转换,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 =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失

8、业的度量,就业失业的三种状态与六种转换图,26,失业原因分析,主因: 总需求不足 对策: 依靠政府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政策实施干预,实现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将两者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27,失业的社会经济代价,失业存在许多不良的后果: 1、造成劳动力的闲置浪费 2、导致劳动者的生活困难 3、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损失 4、导致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28,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 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最低社会保障 工会,29,政府支出,30,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社会

9、保障福利支出、教育科研支出、政府公债利息、政府对农业的补贴等 政府转移支付是是一种货币性支出,因此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政府行为,31,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32,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 (一)财政政策 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33,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与财政政策不同,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变动对总需求发生影响,是间接地发挥作用。 扩张性货币政策

10、和紧缩性货币政策,34,35,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 (三)收入政策 狭义:仅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和物价的增长。 广义:不仅包括上述的宏观调控,还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36,收入政策,收入政策的作用 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37,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一种曲线。图中的45对角线称为绝对平等线,由横轴和纵轴组成的折线称为绝对不平等线。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即洛伦兹曲线,则是介于两者之

11、间的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该曲线向下弯曲的程度越大,表示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就越严重;反之,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就越接近于平均。后来,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A,B,38,基尼系数,基尼系数=A/(A+B)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39,基尼系数,国际认定的基尼系数警戒线为0.4。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

12、称,中国基尼系数目前已扩大至0.458。今后如能在福利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加以调节,基尼系数是有可能逐步降低的。2014年大致维持现有水平不再扩大,保持在0.47左右,2020年略有下降达0.40左右。,40,收入政策的措施 (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 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以至冻结 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2)收入平等化措施 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采取累进税制 对遗产、赠与、高消费等征税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对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培训 发展教育事业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收入政策,41,第二章 劳动法,劳动法的体系 2. 劳动法律关系,42,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概念 劳

13、动法是调节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43,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的特点 指导性、纲领性法律规范 反映所调整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高度稳定性 高度权威性,44,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2、基本原则的作用 3、基本原则的内容 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原则首要原则 平等就业权和自主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劳动保障:基本保护、优先保护、全面保护 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三方原则) 物质帮助权原则社会强制保险 (社会性、互助性和补偿性),45,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劳动者劳动权原则首要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物质帮助权原则:对生老病

14、死伤残给予社会保险,劳动权,劳动保护权,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基本保护 (基本权益),全面保护 (权益权能),优先保护 (弱势群体),参与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平等协商的权利、集体协商和共同决定权;三方原则;听取工会意见;劳动仲裁三方原则;工会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46,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律渊源含义 国家规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47,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律渊源类别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 劳动规章劳动社会保障部 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我国立法机关

15、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此外:雇用规则(内部劳动规则)、劳动(雇佣)合同、 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或判例法,48,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律体系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标准制度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职业培训制度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监督检查法,49,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含义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 存在现实劳动关系 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50,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种类 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51,劳动

16、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劳动关系是的现实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一次调整与二次调整) 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52,劳动法律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主体:雇主和雇员 雇员主体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 雇主主体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 客体: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工资、保障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事物 内容:权利和义务,53,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休息休假的权利 安保权利 职业技能培训权利 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其他权利,完成劳动任务 提高职业技能 执行安全规程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职业道德,劳动者权利,劳动者义务,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