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险经营评价体系指标介绍6.5剖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6138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险经营评价体系指标介绍6.5剖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产险经营评价体系指标介绍6.5剖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产险经营评价体系指标介绍6.5剖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产险经营评价体系指标介绍6.5剖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产险经营评价体系指标介绍6.5剖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险经营评价体系指标介绍6.5剖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险经营评价体系指标介绍6.5剖析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险经营评价体系及分析考核指标介绍,财务部 2014.6,一、产险成本分类模式 二、经营评价体系介绍 三、分析考核指标计算 四、如何优化综合成本率,主要内容:,1.1 成本分类,按成本性质,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刚性成本),按成本与业务的关系程度,可分为业务成本(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间接成本),按成本发生环节,可分为销售成本、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根据公司不同的管理需要,每个公司有不同的成本分类方式。,1.2.1 五分成本分类,经营环节更加完整、责任更加匹配,获取成本 赔付成本 运营成本 管理成本,获取成本 赔付成本 运营成本 客服成本 管理成本,四分成本,五分成本,直接销售前线及 销售

2、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成本,共同资源部门发生的各项成本,承保运营条线发生的各项成本,已决赔款、未决赔款及 理赔运营条线发生的各项成本,客户服务条线发生的各项成本,1.2.2 五分成本具体内容,获取成本,赔付成本,运营成本,客服成本,管理成本,1、直接获取成本 其中:市场费用 销售人力成本 团队维护费用 销售推动费用 2、间接获取成本 其中:销售管理人力 职场成本 IT费用 办公设备费用 业务单证印刷费 日常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3、获取成本分保影响,1、运营人力成本 2、职场成本 3、IT费用 4、办公设备费用 5、日常费用,1、客户服务专项费用 2、间接客服成本 其中:客服人力成本 职场成本 IT

3、费用 办公设备费用 日常费用 3、电话中心费用,1、共同资源成本 其中:管理人力成本 职场成本 IT费用 办公设备费用 品宣费用 公务车费用 日常费用 筹建费用 2、其他管理成本 3、税费成本 4、总部费用 5、非获取成本分保影响,1、直接赔付率 2、间接理赔费用 其中:理赔人力成本 职场成本 日常费用 3、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销售团队 销售管理部门 渠道管理部门,理赔部门,产品管理部门 再保部门,出单管理部门 客户服务部门,共同资源部门,1.2.3 五分成本下边际成本,根据费用性质,将成本分为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边际成本概念。,一、产险成本分类模式 二、经营评价体系介绍 三、分

4、析考核指标计算 四、如何优化综合成本率,主要内容:,2.1 公司经营评价体系,规模评价,保费收入 分险种、分渠道、分机构,盈利能力评价,盈利能力评价,承保利润 综合成本率,经营利润 经营成本率,2.2.1 承保利润模型(行业通用口径),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承保利润率,承保利润是财务账面盈利水平的评价指标,综合成本率,1,已赚保费手续费率,已赚保费交强险救助基金比率,已赚保费营业税金及附加比率,已赚保费保险保障基金比率,已赚保费摊回分保费用率,已赚保费业务及管理费率,实收保费变动费用率,实收保费手续费率,保费收入营业税金比例,保险保障基金比率,摊回变动分保费用影响,变动成本率,综合赔付率,边

5、际成本率,固定成本率,经营贡献率,摊回固定分保费用影响,实收保费固定费用率,经营贡献是机构真实盈利水平的评价指标,经营成本率,1,2.2.2 承保利润模型(公司分析管理口径-2010年前),获取成本率,运营成本率,客服成本率,管理成本率,经营费用率,综合赔付率,经营贡献率,间接理赔费用率,直接赔付率,经营贡献是机构真实盈利水平的评价指标,经营成本率,1,2.2.3 承保利润模型(公司分析管理口径-2010年后),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率,直接获取成本率,间接获取成本率,2007-2011年公司采用经营成本率做为考核指标,自2012年开始改为采用综合成本率/承保利润进行考核,但经营成本率仍是衡量业务

6、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考虑因素如下: 边际成本率:考虑了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同时考虑到新机构业务规模达成尚不足以将固定费用摊薄到相对合理水平,较能合理评价机构业务实际经营能力和水平。 经营成本率:保费收入达到一定规模,应能将固定费用摊薄到相对合理水平时,应更多关注整体经营情况,考虑对公司带来的利润贡献。 综合成本率:公司经营到保费稳定增长的时期,评价公司经营成果最终要回归到承保利润指标,要求会计报表实现盈利。,2.3 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在考核中的应用,基本公式 日历年度成本构成:综合赔款、综合费用 综合成本率 经营成本率 暂不考虑再保 应收率为0时,实收保费等于保费收入,2.4 综合成本率与经营成本

7、率的关系,已赚保费基本公式 已赚保费自留保费期末未到期期初未到期 未到期采用通用未到期时,即为通用已赚保费 未到期采用法定未到期时,即为法定已赚保费,2.4.1 已赚保费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方法:一般为1/365法 对应法定会计准则(SAP) 用途:编制偿付能力报告、考核口径综合赔付率计算等,通用未到期,评估方法:一般在法定口径基础上扣除首日费用 对应通用会计准则(GAAP) 用途:财务核算、计算综合成本率等账面指标,法定未到期,2.4.1 已赚保费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号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通用会计口径未到期的突出特点: 获取成本当期确认为费用后,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不再

8、考虑获取成本 通用口径未到期与原法定未到期相比是增加或减少,与成本率有关。当成本率较低时会减少,当成本率较高(例如大于120%左右)时,通用口径未到期与原法定未到期相比还会增加 新的未到期提取原则改变了账面利润的实现模式,2.4.1 已赚保费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通用未到期与法定未到期关系图,2.4.1 已赚保费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8,通用已赚保费与法定已赚保费的关系 假设保费正常增长,已赚保费有以下关系 “2号解释”实施后,通常情况下已赚保费增加 但是,成本率过高的业务已赚保费不增反降,2.4.1 已赚保费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经营成本率 赔付率是假设赔付水平维持不变。 业务全部满期时(法定已

9、赚=保费收入)对应的赔付率不变。 上述公式左侧可以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保费收入法定已赚),统一分母 保费快速增长时,经营成本率存在低估 公式中,保单维持费用除以实收保费 应当除以法定已赚 当保费快速增长时,经营费用率低估,导致经营成本率低估。,2.4.3 经营成本率,2.4.4 综合成本率与经营成本率的关系,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保费增速 通过前文比较,保费快速增长的时候,经营成本率低估 在这一单一因素影响下,当保费增速在30%40%时,综合成本率将高于经营成本率2.5-3个百分点。 业务正常增长、经营成本率相同的情况下,经营费用率高的综合成本率高 综合费用=经营费用率实收保费 综合赔款=直接赔付

10、率法定已赚 实收保费一般大于法定已赚,故经营费用率高时影响大 根据“红黄蓝”管理模式,用有竞争力的费用率来选择优质业务。即费用增加2%,赔付率下降应超过2%。,2.4.4 综合成本率与经营成本率的关系,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应收保费影响 应收保费高时,经营费用率高 综合成本率未体现应收影响 月均应收率考核 账面综合成本率内未包含总部分摊 经营成本率内已包含 考核口径综合成本率内已包含总部分摊,2.4.4 综合成本率与经营成本率的关系,保费快速增长情况下,目前考核经营成本率低估 低估主要在费用率 费用率计算时用费用与(实收)保费收入的比值 费用中的运营成本和部分管理成本(不含税费)在保单有效期内持

11、续产生,和法定会计已赚更匹配 保费快速增长情况下,保费收入明显大于已赚 由于风险边际、不确认首日利得等要求,账面综合成本率还是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谨慎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若两年保单成本率差异不大,综合成本率一般会高于经营成本率,2.4.4 综合成本率与经营成本率的关系,以全公司2010年为例,如果经营成本率为99%,不同的保费增速下,综合成本率与经营成本率的差异大致如下: 以上是在两年保单差异不大情况下的结论,2.4.4 综合成本率与经营成本率的关系,2.5 账面综合成本率与考核综合成本率,账面综合成本率,非重客落地,非信保,考核综合成本率,综拓总对总未结算手续费,电话中心费用分摊,总部费用分摊,

12、网电事业部费用分摊,其它考核调整项,财务通用版,阳光考核版,一、产险成本分类模式 二、经营评价体系介绍 三、分析考核指标计算 四、如何优化综合成本率,主要内容:,3.1 产险分析考核指标,经营成本率,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经营利润,承保利润,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其中:分保费用 = 分保费用支出 摊回分保费用,3.2 产险财务指标公式,3.3 产险分析指标公式,说明:直接赔付率为再保后含IBNR赔付率,3.3 产险分析指标公式,3.3 产险分析指标公式,其中: 摊回获取成本率 = 摊回分保费用率 13.5,3.3 产险分析指标公式,7、,客服成本率,直接客服务成本率,(客户服务专项

13、成本 / 实收保费),=,间接客服成本率,(间接客服成本 / 实收保费),电话中心成本率,(电话中心成本 / 实收保费),3.3 产险分析指标公式,其中:摊回非获取成本率 = 13.5 (约等于管理成本 运营成本率客服成本; 不含集团分摊,含税费成本),3.3 产险分析指标公式,3.4 产险分析指标公式,一、产险成本分类模式 二、经营评价体系介绍 三、分析考核指标计算 四、如何优化综合成本率,主要内容:,严把业务品质关,继续推进“砍红扩蓝”工作 成本率过高的业务,通用已赚保费甚至小于法定,严重破坏综合成本率。 最差20%,经营成本率125.2%,剔除后经营利润增加5.01亿。 最差10%,经营

14、成本率135.8%,剔除后经营利润增加3.56亿。 最差5%,经营成本率149.6%,剔除后经营利润增加2.47亿。 盈利周期还在继续,市场仍有空间。 有些机构承保、理赔都有巨大的改善空间。 “砍红”是机构顺利脱离红区的捷径! 蓝色机构也要注意极差业务的管理,4.1 如何优化综合成本率,38,积极实现 “开门红” 在保费计划固定的前提下,如果前期保费实现较多,则通用已赚保费较多 费用方面 全年发生的首日费用总额不变 员工薪酬、办公职场费用等不变 仅有与已赚保费相关的理赔费用会有一定上升,但上升幅度远小于通用已赚的上升幅度。 前期保费实现多的情况下,综合成本率下降,4.1 如何优化综合成本率,多开拓自留大的业务 在正常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多开拓本身可多自留的业务,为公司留存更多的利润,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