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用培训}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36008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通用培训}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企业通用培训}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企业通用培训}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企业通用培训}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企业通用培训}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通用培训}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通用培训}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通用培训地铁 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 企业通用培训地铁 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讲义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 1.1 工程概况 1 1.2 编制依据 1 二、防水设计体系 2 2.1 防水设计体系表 2 2.2 结构自防水 2 2.3 附加柔性全包防水层 6 2.4 接缝防水 6 2.5 辅助排水措施 9 三、施工组织 9 3.1 施工机具及劳力安排 9 3.2 施工工期控制 9 四、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 10 4.1 防水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0 4.2 组织岗前培训及交底 10 4.3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10 五、施工方法 11 5.1 典型断面防水图 11 5.2 单组分聚氨酯涂料防水

2、施工方法(顶板结构防水)11 5.3 预铺防水卷材施工方法(底板及侧墙结构防水)14 5.4 施工缝及其他节点的防水施工及技术措施 18 六、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6 6.1 质量目标 26 6.2 质量保证体系 26 6.3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8 6.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9 6.5 结构防渗漏专用保证措施 32 6.6 工程交验后的服务措施 33 6.7 质量记录管理 34 七、施工成品的保护 34 八、防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5 九、环境保护措施 37 9.1 环境保护体系编制依据 37 9.2 环境保护方针及目标 37 9.3 环境保护指标 37 9.4 环境保护工作内容 38

3、9.5 环境保护机构 39 9.6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40 十、季节施工措施 43 10.1 雨期施工 43 10.2 冬季施工 44 十一、应急预案 45 11.1 应急组织机构 45 11.2 专项应急预案 45 11.2.1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46 11.2.2 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46 11.2.3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46 11.2.3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7 11.3 应急保障措施(物资和通讯)52 第 1 页 共 53 页 雨花广场站 防水施工方案防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 长沙市轨道交通 5 号

4、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 22.5km,设 18 座车站,雨花广场 站为第 4 个站。站位位于万家丽路与香樟路十字路口的东侧,沿万家丽路南北向 敷设。 雨花广场站为地下单柱双跨(设备区双柱三跨)两层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 施工(局部盖挖半逆作施工)。车站全长 273.3m,基坑宽度 20.7m25.35m,基 坑深度 16.63m18.28m。车站大里程端为盾构到达,小里程端为盾构二次始发。 本站共有 4 个出入口,2 组风亭。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 800mm 地连墙,基坑竖 向共设置1道混凝土支撑+2道钢支撑, 其中盖挖半逆作法段竖向设置3道钢支撑。 本站地下结构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

5、道防线、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长沙市当地气候条件、工程水文地质情况、结构特点、 施工方法、结构形式、防水标准和使用要求、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确立钢筋混 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采取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根本,以施工缝、变形缝、穿 墙管、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为重点,同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外包防水层。 本站为明挖车站。地下车站、人行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段均按一级防水等级 要求设计,结构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1.2 编制依据1.2 编制依据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第 2 页 共 53 页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地下防水工

6、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6)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2010)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13) (9)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12) (10)遇水膨胀止水胶(JG/T312-2011) (1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02J301 建设部标准图) (12)长沙轨道交通 5 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 (13)其它现行国家、地区及行业规范规程 二

7、、防水设计体系二、防水设计体系 2.1 防水设计体系表2.1 防水设计体系表 混 凝 土 抗 渗等级 工程埋深小于 20m,抗渗等级不小于 P8 裂缝控制 水中环境,土中缺氧环境迎土及洞内干燥环境或洞 内潮湿环境面背土面不得大于 0.3mm,干湿交替环 境不得大于 0.2mm,并不得贯通。 结构自防水 耐 腐 蚀 要 求 根据腐蚀介质的类型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 范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专项设计 接缝防水 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后浇带及各型接头的接缝不得渗漏 水。 防水体系 附加防水层能与主体结构有效粘结,并能抵抗本工程埋深的水压。 第 3 页 共 53 页 辅助排水措施有排水要求的部位需接

8、通排水系统,不得造成积水。 2.2 结构自防水2.2 结构自防水 2.2.1 防水混凝土技术要求 (1)地下结构防水混凝土在满足抗渗等级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抗压、抗 裂、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要求。应尽可能应用高性能防水混凝土,强调混凝 土的抗裂性能。 (2)混凝土需加入适量的优质粉煤灰及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等抗裂(密实 型)外加剂(除后浇带、后补孔外不得使用膨胀类防水外加剂),具体掺量根据 试验确定。 (3)为提高混凝土的自密性、改善混凝土性能,必要时可在一定部位的构 件中添加复合外加剂材料,如(钢、聚合物)纤维等。 (4)防水混凝土应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等级不小于 42.5MPa,混凝土水

9、 泥用量应不低于 260kg。胶凝材料用量应不低于 320kg,水胶比不得大于 0.45, 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应大于 0.40。 (5)防水混凝土的水、砂、石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 4.1.10 条、第 4.1.11 条的相关规定。 (6)防水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控制在 120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 应大于 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 40mm。冬季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 10,入横温度不宜低于 5;夏季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 30,混 凝土的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大于 20时,混凝土表面必须覆盖保温。混凝 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不得大于 20。 第

10、4 页 共 53 页 (7)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 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 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8)围护结构必须做到只有偶见湿渍或无湿渍,方可施作防水层及内衬。 (9)防水混凝土浇筑后 7d 之内不得受流动水直接冲刷,且养护时间不得少 于 14 天。 (10)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要求应根据介质的性质按现行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1)一般环境工点临土的明挖混凝土结构强度应不低于 C35,最大水胶比取 0.45,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300kg,最大胶凝材料用量 400kg。 2)

11、存在侵蚀性介质工点临土的明挖混凝土结构除满足自防水的一般规定外 应满足以下要求: 混凝土结构强度应根据侵蚀介质的性质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确定,且不低于 C35,最大水胶比取 0.40,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320kg,最大胶凝材 料用量 450kg。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含量(Na/2O 当量)不得大于 3kg。每立 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总碱含量(Na/2O 当量)不得大于 1kg。 最大 Cl/-含量占胶凝材料的比重0.1%,氯离子扩散系数指标应满足现行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相关规定。 水泥中的铝酸三钙的含量应低于 8%。 三氧化硫的最大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4%。 第

12、 5 页 共 53 页 用作矿物掺和料的粉煤灰应选用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大于 10%的低钙灰。 配置混凝土中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35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56d 电通量(C):C35C45 砼为1200;C50 砼为 1000。 中等及中等以上腐蚀环境下,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增加 5mm。 2.2.2 防水混凝土施工 (1)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筑混 凝土。 (2)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 500mm。 (3)宜优先采用钢模板,模板的安装应执行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 验收规范、GB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确

13、保安装牢固。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分别进行检查和验收,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 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混凝土浇筑区域及其浇筑顺序等应考虑工程设计条件、 混凝土供给能力、运输、浇筑机械能力、气候条件、施工管理水平等因素。 (4)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宜小于 2min,混凝土 搅拌应均匀。掺加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 (5)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 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 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14、 (6)入模混凝土的塌落度不宜超过 160mm。顶梁等配筋密集的部位以及隧道 第 6 页 共 53 页 的拱部,混凝土的入模塌落度可适当放宽,但不宜超过 200mm。 (7)高温季节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 30C),尽量避开 高温段浇筑混凝土,宜在气温较低的夜间浇筑混凝土。 (8)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9)厚度大于 800mm 的明挖法车站的底板(含底梁)、暗挖车站的底梁和 顶梁;厚度大于 500mm(含 500mm)的车站的侧墙和顶板(或拱部衬砌),必须 按照大体积混凝土考虑,采取混凝土缓凝措施。 (10)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5、宜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 时间长的水泥。宜掺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和料。 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 温措施,入模温度不应大于 30。混凝土内部预埋管道,宜进行水冷散热。应采 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 25,表面温度与 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 20,温降梯度不得大于 3/d,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11)计划浇筑区段内应连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接茬时间不得超过 90min。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缓凝措施,最多不得超过前期已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 间。 (1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

16、13)混凝土浇筑的自由落距应控制在 2m 内,超过 2m 时应通过串桶、溜管 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 (14)明挖法车站、通道、风道的底板、中楼板和顶板,暗挖法车站、通道 第 7 页 共 53 页 和风道的仰拱,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抹压并进行覆盖, 边抹压边覆盖;最后一次抹压时,应采取“边掀开、边抹压、边覆盖”的措施, 覆盖材料应与混凝土表面密贴。 (1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 应按施工方案布设测温孔并按照规定进行测温, 同时采取有效的保温或降温措施。 (16)雨天施工时,必须有防雨措施。冬季施工应采取混凝土防冻措施,按 JGJ104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进行,大风天气施工时,明挖法车站、通道刚 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有防风措施。 (17)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1.2MPa 前,不得在其上安装模板及支架,严禁堆 放重物。 (18)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用 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 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将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并应用聚 合物水泥砂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