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讲义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35988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8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讲义(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 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 方案讲义 企业通用培训隧道进口 端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技术 方案讲义 目录目录 一、编制依据与原则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2 2.1 地形、地貌 2 2.2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2 2.3 工程简介 3 2.4 人员准备 5 2.5 机械准备 5 2.6 材料及施工场地准备 6 2.7 施工进度安排 8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8 3.1 施工工序流程 8 3.2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9 四、质量保证措施 31 4.1 质量目标 31 4.2 组织保证 31 4.3 质量保证体系 32 4.4 质量保证措施 3

2、3 4.5 质量检查人员和自检制度 34 五、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35 5.1 安全目标 35 5.2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35 5.3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36 5.4 安全保证措施 37 六、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39 6.1 环保施工目标 39 6.2 环境保护体系 39 6.3 环境保护措施 39 七、文明施工措施 40 7.1 文明目标 40 7.2 文明施工体系框图 40 7.3 管理措施 41 7.4 文明施工措施 41 八、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42 8.1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42 8.2 夏季高温期的施工措施 44 0 缙云山隧道(进口端)二衬施工技术方案缙云山隧道(进口端)二衬施工

3、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与原则一、编制依据与原则 1.1 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9);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7、重庆九永高速公路 JY1 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8、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方案管理办法; 9、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交一公局;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46-2005); 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2、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渝交委201579 号); 13、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渝交委201581 号); 14、我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原则1.2 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地方性要求、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 1 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 1、在充分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 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整个工程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采取必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周围环 境的破坏

5、。 3、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 流水作业,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原则。 4、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程观念,创一流施工水平,创精品工程。 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方案、信息、时间 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2.1 地形、地貌2.1 地形、地貌 缙云山隧道呈近东西向横穿缙云山南段。缙云山为北碚东向条形山,山体狭 长。工程布设段宽约 2.9Km。侵蚀构造低山呈单面山及列峰脊状低山形态,分布 于山体两侧,东翼岭脊地势较低,最高点标高 6

6、54.50m,西翼岭脊地势较高,最 高点标高 676.20m。溶蚀岩溶地形主要为岩溶槽谷地形,在隧址区地貌上形成了 南、北两个相对完整的岩溶槽谷。南北槽谷总长约 6Km,北槽谷地形分布高程在 480558m,槽谷宽 350460m。南槽谷地形分布高程在 511575m,槽谷宽 50 530m,槽谷形态,宽度不一、多宽平、延伸远、落水洞较发育,并有溶蚀槽丘, 槽洼等岩溶地貌形态。岩溶槽谷段为干谷,而两侧山体横向冲沟发育,冲沟发育 密度约 0.51.0 条/Km,且常年有水。隧道穿过地带相对高差达 319m,隧道最大 2 埋深约 276m。进洞口位于一斜坡中下部,斜坡坡向约 85,地形坡角约 5-

7、15, 局部形成基岩陡坎。左线出洞口位于一冲沟右岸斜坡中下部,冲沟走向约 242, 斜坡坡向 345356,坡角 2233,局部形成基岩陡坎。右线出洞口位于一冲 沟中下部,冲沟走向约 241,斜坡坡向 213282,坡角 2231,局部形成基 岩陡坎。 2.2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2.2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隧址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区,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廊道区多年平均 气温 17.8,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极端最高气温 41.1,极端最低气温-3.3 。年平均降水量 10001200mm,最大日降雨量为 255.7mm,降雨集中在 5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65%以上。相对

8、温度多年平均值为 81%。据气象资料,公路 廊道区冬季有雾、霜,一般雾日为 1831 天,霜日 57 天,主要出现在 12 月份。 2、水文条件 隧址区大型地表水体主要为分布东侧的梁滩河、西侧的璧南河及测区周边的 水库。东侧的常年性河流为梁滩河,由南向北发育,为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梁滩 河发育于沙坪坝区白市驿一带的缙云山东麓和中梁山西坡, 由南向北流经西永镇、 陈家桥镇,最后于北碚汇入嘉陵江。梁滩河全长 80.24km,流域面积 380km2,河 口高程约 242.78m。璧南河发育于西侧璧山县境内河边镇一带的缙云山西麓和云 雾山东麓,由北向南流经璧山县城、狮子镇、广普镇,最后于江津区油溪镇汇入

9、 长江,该河为长江的一级支流。璧南河在调查区附近延伸 32.87Km,流域面积 3 750Km2。 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红层)裂隙水、碎屑岩孔隙裂隙 层间承压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其中以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承压水和碳酸盐岩岩 溶水为主。 3、地质条件 缙云山隧道横穿温塘峡背斜,该背斜走向北 15东,北段为并报华夏构造系, 南至江津长江南岸的油溪镇,长 48Km,褶曲宽 3.006.00Km,为典型的线形褶 曲。轴部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和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的可 溶性碳酸盐岩类,两翼岩层由老至新依次出露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和侏 罗系下统的珍珠冲组(

10、J1z)、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中统新田沟组 (J2x)和沙溪庙组(J2s)的泥岩夹砂岩、页岩等。隧址一带温塘峡背斜岩层产 状较陡,西翼岩层走向北 1020东,倾北西,倾角 4250;东翼岩层产状走 向北 1020东,倾南东,倾角 5062。 2.3 工程简介2.3 工程简介 中交一公局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扩能)JY1 合同段全 长 6.12Km,起讫桩号 K0+000K6+120。缙云山隧道进口位于江津区双福新区三 界村冒水湖水库南侧,线路自东向西穿越缙云山中段。隧道进口距离双福镇约 3.6 公里,项目驻地位于隧道洞口和双福镇之间,进洞口附近有村级水泥公路通达, 交通

11、较为便利。 缙云山隧道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隧道。 本标段隧道为分离式小净距隧道, 分左右幅设置。隧道左线起讫桩号 ZK4+915ZK6+117.5,长 1202.5m,隧道右线 4 起讫桩号 K4+895K6+120,长 1225m。隧道进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出口采用端墙 式洞门。该隧道为三车道大断面隧道,围岩结构较差,设计为 III、IV、V 级围 岩,其中左线 III 级围岩 257m,IV 级围岩 477.5m,V 级围岩 446m,明洞 22m; 右线 III 级围岩 259m,IV 级围岩 495m,V 级围岩 448m,明洞 23m。 缙云山隧道左右洞各级围岩长度及二衬支护参数如下

12、表所示: 表 1 隧道左右洞二衬支护参数表表 1 隧道左右洞二衬支护参数表 二次衬砌 序号起止桩号围岩级别 长度 (m) 衬砌类型厚度 (cm) 主 筋 间 距 分 布 筋 间距 备注 1ZK4+937-ZK5+043V106XS5a7028/20 14/20 2ZK4+043-ZK5+073V30S56022/20 12/25 3ZK5+073-ZK5+150IV77S4c5022/25 10/25 4ZK5+150-ZK5+200III50S345无钢筋 5ZK5+200-ZK5+256IV56S4c5022/25 10/25 6ZK5+256-ZK5+364V108S5w6022/20

13、12/25 7ZK5+364-ZK5+418IV54S4c5022/25 10/25 8ZK5+418-ZK5+438III20S345无钢筋 9ZK5+438-ZK5+453III15SJ34522/20 10/25 10ZK5+453-ZK5+503III50ST35022/20 10/25 11ZK5+503-ZK5+585III82S345无钢筋 12ZK5+585-ZK5+630V45S56022/20 12/25 13ZK5+630-ZK5+785V155S5w6022/20 12/25 14ZK5+785-ZK5+868IV83S4c5022/25 10/25 15ZK5+868

14、-ZK5+947V79Pr7025/20 14/20 16ZK5+947-ZK6+117.5IV170.5 S4c5022/25 10/25 17K4+918-K5+027V109XS5a7028/20 14/20 5 18K5+027-K5+057V30S56022/20 12/25 19K5+057-K5+135IV78S4c5022/25 10/25 20K5+135-K5+185III50S345无钢筋 21K5+185-K5+281IV86S4c5022/25 10/25 22K5+281-K5+367V96S5w6022/20 12/25 23K5+367-K5+390.5IV23

15、.5S4c5022/25 10/25 24K5+390.5-K5+440.5III50ST35022/20 10/25 25K5+440.5-K5+455.5III15SJ34522/20 10/25 26K5+455.5-K5+574III118.5 S345无钢筋 27K5+574-K5+624V50S56022/20 12/25 28K5+624-K5+777V153S5w6022/20 12/25 29K5+777-K5+868IV91S4c5022/25 10/25 30K5+868-K5+948V80Pr7025/20 14/20 31K5+948-K6+120IV172S4c50

16、22/25 10/25 2.4 人员准备2.4 人员准备 生产副经理负责组织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现已全部到位,人员准备如下表所 示。 表 2 项目管理人员安排表表 2 项目管理人员安排表 序号职务数量(人)职责 1副经理1负责现场全面管理 2项目总工1负责现场全面技术管理 3技术负责人1负责现场技术管理 4现场技术员2负责各工点现场技术管理 5测量工程师2负责现场施工的监控量测 6安全员1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7合计6 本隧道施工,实行“三班倒”式流水施工。施工作业队伍按专业分成 5 个班 组(见下表所示),施工高峰期各班组人数总和需达到 56 人。当进入雨季期后, 6 在保证施工进度需要的前提下将对各个作业班组的人数进行适当调整,具体视工 程进度情况而定。 表 3 施工人员安排表表 3 施工人员安排表 序号职务人数职责备注 1队长1负责现场施工管理 2领工员2负责现场施工工人管理 3工班长6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4钢筋班10负责二衬钢筋施工 5混凝土班10负责二衬混凝土施工 5电焊班10负责二衬钢筋焊接施工 6电工班2负责二衬施工电力保障 7机械班5负责二衬施工机械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