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45359841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IM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BIM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BIM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BIM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BIM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IM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IM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IM 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BIM 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目录29/ 38第一章 项目概述31.1项目建设目标3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42.1 方案设计总体方向42.2 方案设计原则42.3 对不同使用角色的设计62.4 系统构架设计62.5 管理中心设计82.5.1 管理中心定位82.5.2 管理中心架构82.6 系统模型匹配设计82.7 系统硬件配置102.8 第三方系统对接接口开发112.8.1 数据获取的分类112.8.2 第三方系统对接流程132.9 系统软件配置142.10 系统各功能应用介绍15第三章 项目实施计划323.1 项目实施流程323.1.1 第一部分:网 BIM 运维管理

2、系统建设323.1.2 第二部分:资料录入363.1.3 第三部分:现有系统接入373.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7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建设目标本方案提出 BIM 运维管理平台建设区别于传统的智能化及机电的建设方案,是希望通过为的管理方提供一套更为智慧、安全、长效的综合管理平台,将智能化、机电设备、环境管理、能源管理、人员管理等多角度的系统及管理需求进行一体化整合,使多系统在同一平台进行呈现,最终建设目标将通过对建筑内各专业子系统及设备的集成统一,建立 BIM 运维管理中心,为建筑实现智慧化管理提供可靠的设备运维分析、设备设施维护管理服务、能源管理、环境品质管理、信息化决策等一系列专项服务

3、达到提升管理效率、流程优化、提高建筑管理服务品质目的。主要包括:1) BIM 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功能齐全、注重实用、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安防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能源管理、管网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维修维保管理、消防管理等功能模块。2) 完成建筑智慧运维管理系统信息模型、管理中心数据库的建设,从功能上满足建筑运营管理定位要求,为建设建筑智慧化管理提供数据信息平台。3) 完成对运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确实保障 BIM 运维管理平台的科学管理水平。4) BIM 运维管理体系建立:通过分析建筑内设备及管理流程长期运行的数据,为运维管理提供最有效的改进方法和措施,形成完善的制度化管理流程

4、,并为今后指标化考核提供重要的依据。系统底层采用信息模型、物联网感知等多种技术,力图从多种维度描述建筑在日常管理中所涉及到的工作,帮助管理人员对人员、设备、环境、能源、管网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2.1 方案设计总体方向在整体设计中,我们将系统定义为三个不同层次,即系统层、感知层和应用层,通过这三个层面将建筑中的系统、设备和使用者进行有效的联接,在更高维度的平台上进行交互,并形成新的功能应用体系。未来系统将满足管理中心、展示中心、建筑管理的需求,并且具有扩展性强的特点,实现 PC 端、移动端、大屏展示端等多终端跨平台的应用。系统定义建筑通过最顶层的平台搭建,重新定义建筑的管理,将

5、各种不同的系统连接起来,在同一平台进行呈现和操作,赋予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同的概念,真正使管理人员的精力集中于为建筑提升更多的价值、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服务以及保障环境品质安全中来。传感器感知设备摆脱以往依靠经验的管理方式,使设备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连接,使所有的管理行为数字化,所有的工作可预期、可评估。通过感知底层,可以对建筑内所有的设备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计算机手段自动判断、自动报警,使管理更细致化,最终达到提升服务品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建筑内环境品质的目标。移动终端联接使用者通过移动使更多的使用者参与到其中,建筑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日常的管理、查看各种信息;来访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

6、对建筑管理进行了解。更多使用者的参与才能让系统的效率最大化发挥,最终形成价值提升。因此,在建筑的整体方案中,我们试图从这三个维度将所有单独的系统纳入到体系中,将零散的设备进行更多的整合(无论从信息获取还是控制),将更多的管理行为和对外宣传的部分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或大屏幕来实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2.2 方案设计原则BIM 运维管理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原则是:以运维模型为基础、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子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协调运行能力及详细的管理功能,彻底实现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具体如下:1) 开放性原则B

7、IM 运维管理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性的系统,可以兼容多种系统数据,即使是较为特殊的数据格式,也可以通过程序转换成系统可用的数据,这就使得系统具有更高的开放性,方便与其他系统对接的同时,减少现场重复安装测量表具的可能, 在成本上也更为经济实用。2) 可靠性原则BIM 运维管理系统是一个可靠性和容错性极高的系统,系统能不间断正常运行和有足够的延时来处理系统的故障,确保在发生意外故障和突发事件时,系统都应该保持正常运行。人机界面的友好性,系统采用图形三维方式来显示信息点的状态,操作简单、维护方便。3) 可扩展性原则BIM 运维管理系统系统采用 SOA 构架设计,支持更强大的扩展性,当新的功能加入后,对

8、以往的功能不产生影响。这就使得更多的子系统能够接入到平台当中。4) 互连接性原则BIM 运维管理系统确保了系统间可集成性,提供了准确的通讯协议和开放的数据库接口,各子系统可实现信息和数据库共享;同时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能与未来扩展子系统具有互联性和互操作性。系统在数据转发、接收方面均采用国家标准化协议。5) 安全性原则为了确保系统硬件和信息的高安全性,采用较先进的加密算法和计算机安全措施, 设立系统密码。设立防火墙,使系统受到非法攻击时对系统的破坏性降到最低。6) 先进性原则考虑到电子信息及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系统设计在技术上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国内产品,所采用的设备产品和软件不仅成熟而且能

9、代表当今国内外市场的先进技术水平。7) 成熟性原则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都经过了较为严格的测试,无论从稳定性、实用性都经过了多重检验。其各项功能在不同的项目中也经过的实际的使用,效果非常理想。2.3 对不同使用角色的设计系统考虑了不同使用者的差异性需求,通过不同的功能模块及终端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要。决策层可以通过系统界面及移动终端快速了解建筑整体的管理状况、环境状况、重大事项等,便于从宏观角度进行全局纵览。管理层通过系统的各种功能模块方便的操作建筑内各类专业子系统,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建筑结构信息、处理各种设备维修维护流程、优化及调节建筑内的环境等。系统为管理层提供了更好的管理工具,使管理更精细

10、化、流程更简便。执行层通过系统及移动终端的指令,快速定位建筑内设备问题,到达现场处理问题。日常的工作也可以通过系统变得更简便,效果更便于评估。来访者通过系统展示可以更为直观的展现建筑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完善的操作服务流程,同时对于第三方维护单位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起到很好的监督与管控,从而提升其整体服务满意度。系统展示的效果更为直观、清晰,真正成为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2.4 系统构架设计本项目设计的 BIM 运维管理系统平台构架如下图: 数据采集层(设备层)由传感器(温湿度、CO2、PM2.5 等)和数据网关、网路交换机设备等组成; 数据接口层由接口协议、数据库软件、存储设备、数据驱动器文件系

11、统、其他资源库及其数据接口 API 等组成; 业务逻辑层由功能单元和逻辑单元组成,负责用户业务逻辑判断,程序指令调度以及逻辑规则统一反馈给上层应用端; 网络服务层由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网络通讯系统(工业交换机、光电转换器)等组成; 人机交互层由数据分析软件、交互展示软件、展示屏幕、移动终端等组成;2.5 管理中心设计2.5.1 管理中心定位管理中心首先它是构建建筑运维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大脑,所有的数据将汇总至大脑,由大脑统一进行处理和判断,并下达指令,因此管理中心是对现有系统数据进行整合与筛选,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劳动,并形成更多的影响和交互,它将具备总览全局,实时监控、实时报警,应急处理、远程指挥

12、等服务功能,规划统一集中性管理,形成完整的 BIM 运维管理中心服务体系。2.5.2 管理中心架构 对接层对接现有各类子系统及传感设备,具备兼容性高,支持多种数据接入方式、数据接口编写简单可靠的特点。 数据层采用主流数据库,稳定性高,支持多扩展模式。底层采用大量优化算法, 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展示层支持跨平台展示,采用最先进的 3D 驱动技术,可向多种系统扩展,支持手机、PAD 等多种移动展示终端。 功能层上层应用支持高定制化,松耦合,新定义功能时不会对现有系统产生影响,保证系统稳定性。2.5 系统模型匹配设计BIM 三维空间模型需要单独建模,BIM 运维所需要的模型与设计、实施阶段的模型各专

13、业精度要求不一样。在 BIM 运维项目中,对水电暖通、设备设施的模型精度要求较高,但对结构、外观模型要求较低。对于建模的要求我们在前期需求沟通对接中进行了确认,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注:标注绿色框为确认项)建筑模型精细化程度确认信息表序号项目精细度模型源备注1外景模型周边场景真实度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场景范围远景周边街区项目范围甲方乙方绿化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围墙细节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材质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项目次要建筑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周边道路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周边建筑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2项目建筑模型建筑立面细节非常真实大体轮

14、廓示意甲方乙方材质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内墙细节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材质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地面细节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材质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天花细节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材质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门细节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材质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窗细节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材质非常真实大体轮廓示意甲方乙方3项目机电模型大型机电设备细节真实材质非常准确示意甲方乙方精细度整体模型部件甲方乙方小型设备细节真实材质非常准确示意甲方乙方精细度整体模型部件甲方乙方配电柜细节真实材质非常准确示意甲方乙方精细度整体模型部件甲方乙方传感设备真实材质非常准确示意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