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编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35608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53编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553编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553编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553编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553编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53编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3编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 中级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下列选项中, (A)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 、努力提高自身技能 、理论联系实际 、努力做到“慎独” 、检点自己的言行 2.茶艺服务中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D) 。 、态度温和、说话缓慢 、严肃认真、有问必答 、快速问答、简单明了 、语气平和、热情友好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诚守信的基本作用的是(D) 。 、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 、有利于企业树品牌 、树立企业信誉 、提高技术水平 4 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为(C)的书籍。 、食用 、礼品

2、 、药用 、聘礼 5 擂茶在宋代为(A)之称。 、茗粥 、米粥 、豆粥 、菜粥 6 (D)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汉代 、元代 、宋代 、唐代 7宋代(D)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 、泡茶 、鉴茶 、分茶 、斗茶 8点茶法是(B)的主要饮茶方法。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9清代出现(B)品饮艺术。 、信阳毛尖茶 、乌龙功夫茶 、白毫银针茶 、白族三道茶 10茶艺的主要内容是(B) 。 、表演和欣赏 、泡茶和饮茶 、种植和加工 、精制和营销 1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应遵循的与 (C) 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总和。 、法律法规 、文化修养 、职业活动 、政府

3、规定 12.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就是指(A) 。 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精通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努力钻研业务,追求经济效益第一 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高 13 (D)在宋代的名称叫茗粥。 、散茶 、团茶 、末茶 、擂茶 14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C) 。 、 补茶经 、 续茶谱 、 茶经 、 茶绿 15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C) 。 、茶叶生产 、茶叶加工 、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叶的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 16泡茶和饮茶是(C)的主要内容。 、茶道 、茶仪 、茶艺 、茶宴 17茶艺的三种形态是(B) 。 、营业、表演、议事 、品茗、营业、表演 、营业

4、、学艺、聚会 、品茗、调解、息事 18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B) 。 、明代 、清代 、元代、汉代 19世界上第一部(D)的作者是陆羽。 、药书 、农书 、兵书 、茶书 20宋代(C)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 、龙团茶 、栗粒茶 、北苑贡茶 、蜡面茶 21职业道德是(B)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人们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 、人们在与人交往中、人们在消费领域中 22下列选项中, (C)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强化道德意识 、提高自已的学历水平、开展道德评价 23 唐代饼茶的制作需经过的工序是 (C、 煮、 煎、 滤、 炙、 碾、 罗、 蒸

5、、春、煮、烤、烫、切 24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B) 。 、蔡襄、赵佶、丁谓 、陆羽 25茶的精神财富被称为(A) 。 、狭义茶文化、广义茶文化、市井茶文化、乡野茶文化 26茶道的基础是(B) 。 、茶俗、茶艺、茶道、茶仪 27宋代豆子茶的主要成分是(B) 。 、玉米、小麦、葱、醋、茶、黄豆、芝麻、姜、盐、茶 、高粱、薄荷、葱、蜜、茶、花生、大米、橘、酒、茶 28宋徽宗赵佶写有一部茶书,名为(A) 。 、 大观茶论、 品茗要录、 茶经、 茶谱 29茶道精神是(C)的核心。 、茶生产 、茶交易 、茶文化 、茶艺术 30品茗、营业、表演是(D)的三种形态。 、游艺 、文艺 、画化 、茶艺 31茶艺是

6、(A)的基础。 、茶道 、茶诗 、茶文 D、茶歌 32茶树性喜温暖、湿润,通常气温在(B)之间最适宜生长。 、10-18 、18-25 、25-30 、30-35 33绿茶的发酵度:0。故属于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C) ,茶汤绿黄。 、黄绿 、绿黄 、翠绿 、墨绿 34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蜜绿或(D)色。 、绿 、浅绿 、黄绿 、蜜黄 35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D) 。 、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香 、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 、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香甜 、红茶香甜、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 36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平均

7、每升高(C) ,茶叶褐变速度将增加 3-5 倍。 、6 、8 、10 、12 37 (D)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馨”的美誉。 、福建德化 、湖南长沙 、浙江龙泉 、江西景德镇 38浙江龙泉的(B)以“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 、青花瓷 、 青瓷 、白瓷 、黑瓷 39当下列水中(C)是称为硬水。 、pb2、u2 的含量大于 8mg/L 、k、1 的含量大于 8mg/L 、a2、Mg2 的含量大于 8mg/L 、O2、Rn 的含量大于 8mg/L 40下列(A)是中国“五大名泉”之一。 、无锡惠山泉 、杭州玉泉 、虎丘剑池 、庐山招隐泉 41 (A )是大众首选的自来

8、水软化的方法。 、静置煮沸 、澄清过滤 、电解法 、渗透法 42绿茶的发酵度:0。故属于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翠绿,茶汤(D) 。 、橙黄 、橙红 、黄绿 、绿黄 43红茶的呈味物质,茶黄素是茶汤(A)的决定成分。 、刺激性和鲜爽度 、浓醇和鲜爽度 、刺激性和醇厚度 、刺激性和甘鲜度 44乌龙茶审评的杯碗规格,碗高(D) ,容量 110ml。 、60mm 、55 mm 、45 mm 、50 mm 45 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维生素的氧化及(B) ,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 气有关。 、茶褐素 、茶黄素 、维生素 、茶色素 46 (A)五大名窑分别是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均窑。 、宋代 、

9、五代 、元代 、明代 47玻璃茶具的特点是(D) ,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 、导热性弱 、容易收藏 、保温性强 、质地透明 48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泽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D)的特点。 、传热慢,不透气 、传热慢,透气 、传热快,透气 、传热快,不透气 49凡是含有较多(A)的水,称为硬水。 、a2+、Mg2+ 、Fe2+、Fe3+ 、u2+、l3+ 、l-、SO42- 50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B)与北纬 38间都可以种植。 、50 、45 、40、38 51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碗高(C) 。 、54mm 、56 mm 、58mm 、60mm 52防止茶叶陈化

10、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太长,含水量过高,高温高湿和(D) 。 、无光线 、灯光照射、漫射光照射 、阳光直射 53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嫩枝茎成(C) 。 、扁形 、半园形 、园柱形 、三角形 54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C)等。 、CO2、氮气、氧气、氦气 55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D)加速茶叶变质。 、分解、化合 、还原、氧化 56青花瓷是在(A)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白瓷 、青瓷 、金属 、竹木 57用经过氯化处理自来水泡茶,茶汤品质(C) 。 、带金属味 、汤色加深 、香气变淡 、汤味变涩 58 (A)值越小,溶液的酸

11、碱度越小。 、pH、pF、ppb、ppt 59雅志、敬客、行道是(B)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瓷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 60茶 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B) 。 、高产和优质特性、性状和特性 、抗性和高产特性、优质特性 61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B)的黑茶类。 、重发酵、后发酵、轻发酵、全发酵 62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太长,水分含量过高,避免(C)和阳光直射。 、高温干燥、低温干燥、高温高湿、低温低湿 63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C)的氧化,加速茶叶变质。 、色素或蛋白质、维生素或蛋白质 、色素或脂质、色素或维生素 64茶荷是用

12、来从茶叶罐中(C)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取茶渣、均匀茶汤浓度、盛取干茶、清洁茶具 65凡是不含有(B)的水,称为软水。 、CO2+、Cr2+ 、Ca2+、g2+ 、K+、1- 、pb2+、Cu2+ 66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认为“水老” ,茶汤品质(D) 。 、新鲜度下降、新鲜度提高、鲜爽味提高、鲜爽味减弱 67茶树性喜温暖、 (D) ,对纬度的要求南纬 45与北纬 38间都可以种植。 、干燥 B、潮湿、水湿、湿润 68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 PH 值在(C)之间 为最佳。 、6.57.5、5.56.5、4.55.5、3.54.5 69审评

13、红、绿、黄、白毛茶的审评杯碗规格杯高(A) 。 、73mm、75mm、70mm、68mm 70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叶面侧脉伸展至离叶缘(D)向上弯,连 接上一条侧脉。 、1/4 处、2/4 处、1/3 处、2/3 处 71、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 5%时,就会(C)。 、增进品质、提高香气、加速变质 、促进物质转化 73下列(C)井水,水质较差,不适宜泡茶。 、柳毅井、文君井、城内井、薛涛井 74泡茶用水要求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B),不含肉眼可见悬浮微粒。 、3 、5、8、10 75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温壶(杯)的目的是(B) 。 、主要是清洗茶具 、提高

14、壶(杯)的温度,同时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洗 、将壶(杯)预热避免破碎 、主要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76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均整、 (A) 、香气、净度来看。 、色泽 、滋味 、汤色 、叶底 77陆羽茶经指出 : 其水,用山水上, (D)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 者上。 、河水 、溪水 、泉水 、江水 78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A) 。 、不同茶叶品种所需水温不同 、不同茶叶外形煮水温度不同 、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 、不同的茶叶品种所需时间不同 79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A)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喝茶到品茶 、以茶代酒 、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喝茶到喝调味茶 80 由于乌龙茶制作时间选用的是较成熟的芽叶做原料, 属半发酵茶, 冲泡时需要用 (C) 的沸水。 、7080 、90左右 、95以上 、8090 81 冲泡茶叶和品饮茶汤是茶艺形成式的重要表现部分, 称为 “行茶程序” , 共分为三个阶段 : (C) 、操作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