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342596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容:体积教学过程:1、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及周长(10mins)长方形:面积=长宽 即 S=ab(a表示长,b表示宽) 周长=(长宽)2 即 C=2(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即 S=a2 (a表示边长) 周长=边长4 即 C=4a 2、 概念:(20mins)1.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2. 常用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单位之间的换算:1m3=1000dm3 1dm3=1000cm3 1m3 =1000000cm3 1m3=1000dm3=1000000cm3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2、10003. 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会画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宽、高。棱长之和=(长+宽+高)4(2)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长方体 正方体棱长全部相等,面全部相同。也叫做立方体。棱长之和=棱长12(3)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练一练:(10mins)1. 长方体中,相较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2. 在长方体中,( )的面完全相同,( )的棱长度相等。3.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 ),也叫做( )。4. 正方体有

3、12条( )的棱,如果一条棱长是3厘米,则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5. 一个长方体中,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和是7.5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分米。6. 35.0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18.2立方分米=( )立方米 56.3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6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70080立方厘米=( )立方米 57.6立方米=( )立方厘米 5dm3 2cm3 =( )cm3 10020cm3 =( )dm3 ( )cm3 270cm3 +2dm3 =( )dm3 4m3 2750cm3 =( )cm3 7. 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80厘米,长是8cm,宽是5cm,高是(

4、 )。8. 某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厘米,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之和是( )。9. 用一个铁丝,正好可以做成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个正方体的框架,这根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_厘米。10. 用96厘米长的铁丝做成的一个正方体模型,它的棱长是( )厘米。4. 体积公式:(10mins)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即:V=abh(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同时也可以看作:V=abh=Sh(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即 V=a3 (a表示棱长)练一练:(10mins)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4m,宽是5dm,高是5dm,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

5、dm32. 至少要_ 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体积是_立方厘米。3.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cm,其中一个面的边长是_cm,它的体积是_。4. 用36分米长的铁丝搭成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5. 用一个铁丝,正好可以做成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个正方体的框架,这根正方体的体积是_立方厘米。6.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扩大_倍。7.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_,一个正方体的总棱长是24厘米,它的体积是_。8. 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厚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_。9

6、. 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 则它的体积是_立方厘米。10. 如果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它的体积就要扩大到原来的_倍。3、 复习知识点,并完成强化练习(25mins) 学生讲评,老师引导。4、 巩固练习(25mins) 学生讲评,老师引导5、 总结(10mins) 学生总结本次所学知识点。6、 课后练习巩固练习:1、 判断(1) 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2) 钢笔吸一次墨水,大约能吸1至2升墨水。( ) (3) 如果一个长方体能锯成四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那么长方体前面的面积一定是底面积的4倍。 ( ) (4

7、)一个长方体木箱能装货8立方米,这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就是8立方米。( )2、 填空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dm,宽是2.5dm,高是3dm,它的体积是( )dm3。2.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30平方分米,高3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3.一写字台,长1.3m,宽0.6m,高0.8m有20这样的写字台要占( )m3 。4.一个长方体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黄沙重( )吨。5.有一种长方体钢材,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方钢材重( )千克。3、 应用题1. 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深2米,游泳池占地多少平

8、方米?沿游泳池的壁1.5米处用红漆划一条水位线,现在游泳池的水正好到达水位线,求池水的体积?2.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上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3.把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1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体钢板,这钢板有多厚?(损耗不计)4.一个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水槽里装了490升水,把这些水倒入一个长10分米,宽7分米,高8分米的长方体水槽里,水槽里的水深是多少?5.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鱼缸,里面装满水,把水倒入一个底面积48平方分米,高6分米的的长方体鱼缸里,鱼缸里水有多深?课后练习:一、解方程4(6x5)=

9、302.8 5x1.5(2x1)=5 4x0.61=95(3x0.25)=5x1 2(4x0.2)(2x0.12)=1.360.6(30.5x)=0.3x 0.3x5=200.2x 1380.3x=204.5x2.50.25x=2(x3.5) 1.80.2x=0.8x 13x3.3=2(0.2x4.65)2(556x)=17x 6x83x=46 5x26=1.5186x=35.2 3264x18=34.3 2(4x18)3x=2x2、 填空1. 一个长方体,长是2.8分米,宽是1.2分米,高是2.5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2.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25立方厘米,它的棱长是( )

10、厘米。3. 把三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是( )立方分米。4. 用一根长18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5. 把一个棱长是1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割成棱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割成( )块。6. 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若棱长增加1分米,则体积增加了( )立方分米。7. 长方体的大小与( )有关,只有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 )长度确定,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就确定下来了。8. 将6立方米的水泥铺在占地4平方米的路上,可以铺( )米厚。3、 应用题1、40本数学书摆成一个长18厘米,宽13厘米,高25厘米的长方体,平均每本书的体积是多少?2、 把一

11、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它的高是多少?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是宽的2倍,则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容:期中考试复习教学过程:1、 讲评上次的练习。(20mins)2、 正负数的复习:(10mins)1、自然数: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正整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可以表示:1.个数;2.序数;3.量数;4.计算结果;5.编码。等2、0:是最小的自然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正负数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高出和低于等。4、正数用“+”表示(也可以省略),负数用“-”表示。5、补充:引申至数学计

12、算中:正数表示为加上某一个数,负数表示为减去某一个数(减去某个数也可以看成加上一个负数)。例:158=+15(8) 2141586=21486(15)3、 数轴(10mins)1、数轴三要素:原点、正反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2、学会画数轴。3、比较大小: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4、补充:在数轴两端,单位距离一样的,即除零外仅有符号不同的两数叫做互为相反数。5、正数、负数、自然数、整数的关系:0(偶数)自然数正整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 正数 正分数负数 负分数负整数正小数负小数练一练:(10mins)填空:1. 既大于3又小于2的自然数有( )。2. 在填入“、或” -101-99 0-25 0.990.90.990.9 1.020.120.121.023. 在数轴上,离开原点12个单位长度的数是( )。4.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210,这三个自然数最小是( )。5. 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270,这五个自然数中最大的是( )。6. 最小是自然是( ),比自然数n大6的数是( )。7. 自然数n=4,从n开始数5个自然数的和是( )。8. 高于水平面30米记作+30米,那么低于水平面25米记作( )。9. 小丽从地下一层乘电梯到5楼,再乘电梯到3楼,小丽一共乘了( )层。4、 简易方程(30mins)1. 计算公式为等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