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分必背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339852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高分必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高分必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高分必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高分必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高分必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高分必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高分必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2019年高考语文秘籍1.如果文章长,先看选择题,再理解文章;2. 概括题:找区间,分层次,定条数,忌抄录。3. 含义题:表层义深层义表现手法表情达意作用题。由浅入深!4. 赏析句子:翻译容,注意动词和形容词,手法,还原手法,语言特色,效果,感情主旨,作用。5. 赏析文段:分层次理脉络,手法,还原手法,语言特色,效果,感情主旨,作用。6. 作用题:容上,结构上,语言上。7看分值,定答案条数8,答题模板基本是:总的概括+进一步解析说明+表达的情感或作用阅读题部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难度4颗星)1.先快速浏览文章把握大意,不需要句句读透,把每段大意的句子划出,方便在看选项时能迅速找到文

2、章出处。1分钟以下大概浏览文章一下就好了,只要知道每个段落在讲什么就好了。讲真的论述类的文章每段都没什么逻辑的,认真看了也没啥用,绝对记不住的(每段画出一句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2.看题目,圈出题目要求,比如“正确的”“符合文意的”“符合作者观点的”“不符合文意的”等。(这个一定要的)3.看选项,马上回归原文划出原句,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类词:逻辑关联词因此、由于、不仅还、只有才、只要就、从而等;修饰限制程度或围的词大概、基本、重要、最、非常、部分、凡、全、仅仅、几乎、之一等;年代时间、数据;分清必然和或然、已然和未然。4.将选项与原文比对结束,对于选项与原文的差异须心中有数,二者是

3、信息吻合完全相同,还是表达不同实质相同。5.无法百分之百判断选项正误时,把疑惑点圈出,比较两个选项哪个问题更明显。6.对答案后仍存疑问,马上请教老师或和同学讨论,重点是明白自己的误区或者题目的漏洞,不要花大量时间来争辩对错,不值得。7.每次做题前,都要温习论述类命题陷阱:偷换概念、冠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逻辑混乱、已然未然、混淆时间、主次颠倒、过于绝对。8.要想增加竞争力,这篇阅读最好是全对。而且每次练习一定一定一定要限时,我一般限15分钟,当然越快越准确越好。把方法熟练就能越做越顺。9.这道题是语文为数不多的可以刷题刷上去的,虽然很难理解,但是题型单一特别好做。10.做完题目一定要总结要总

4、结要总结!很简单的,只要对每道题的命题陷阱都能心中有数,且做题要有条理有分析过程,清楚自己做题的最优途径,就像我在上文列出来的那样,做题做到一定量多多思考。总结八种题型(绝对要记这个,)1. 以偏概全出题人通过修改表示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关键词,扩大或者缩小语义围,制造错位,形成错误选项。表现形式为以下三种:以部分代整体、以整体代部分;以个别代一般,以一般代个别;以特殊代普遍,以普遍代特殊。应对策略:注意修饰性的、限定性的副词;注意原句中的核心对象举例原文:在普通法的发展历程中,衡平法从具有独立地位到整合进入其中,很多判例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约束力。错误:衡平法被普通法所吸收后,判例仍然都具有约

5、束力。2. 因果混乱出题人通过对原文的因果关系进行微调,制造错位或者颠倒,设计选项中的谬误。其中又可分成两种情况:(1)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等;2)强加因果,指把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应对策略:在复位验证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比较因果关联词,尤其是隐性的因果关系,包括令、使得、导致、而、为此、就此等可能暗含因果关系的词语。一字之差,就可能在逻辑上强加上因果关系。举例原文:国媒体报道这场国际会议一片火热,而相关议题却进展缓慢。错误:国媒体报道这场国际会议一片火热,使得相关议题的进展十分缓慢。3. 时态和模态混淆其中

6、,“时态混淆”即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相反);“模态混淆”即把“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或者相反)。应对策略:重点关注下列词语: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似乎,可能,或将,必然等表示时间、可能性的状语举例原文:食品安全监管不仅要依靠行政手段,还亟待建成有效的行业自律体系。错误:目前,食品安全制度正是建立在行政监管与有效的行业自律体系之上的。4. 无中生有无中生有看似简单,不过是命题者在选项中加入了原文没有的容。但是,许多情况下,虽然原文中没有提到并不意味着发生了“无中生有”,因为选项中的结论可能正是从原文变换说法、直接推导得到的,这

7、一类不能称之为“无中生有”。因此,这部分运用“进路分析”的方法可能会效果更好。举例原文: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错误: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在短期有不可逆性。长期看来则不然。5. 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原文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应对策略:并非所有近义词替换都不改变

8、原意,并非所有有形式差异的替换都改变原意。只有当选项中与原文中不同的词语“指代相同,围相同,词义相近”时,才能认定该替换是合理的。举例原文:“蓝瘦香菇”、“喜大普奔”等网络用语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传承中旧有文化概念在竞争中的失格。人们抛弃“旧成语”,转向“网络习语”,不得不说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悲哀。错误:网络用语的发展意味着旧文化概念在竞争中资格的丧失。(注意,日语中“失格”才是“失去资格”,在中文传统中,“失格”只能指“失去尊严”)6. 冠戴冠戴,是指命题者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如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乙的。同一事物的甲方面说成是乙方面,如将

9、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事件。应对策略:找到信息所在的位置,梳理信息所牵扯的人、事、物、理的对应关系。举例原文:在手机制造中,寻找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品牌都打起了ODM(原始设计商)的主意。错误:在手机制造中,厂家不仅寻找ODM,还准备找OEM进行生产。7. 混淆是非混淆是非,是指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是非本身不局限于对与错,肯定与否定,还可能包括作者是否支持,是否看好其前景,是否承认某种观点等等。应对策略:破解这类题目的首选方法就是辨明作者的态度,如果实在不能概括出作者的

10、态度,那就对是非关键词进行确认。举例原文: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但是目前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这类形式显然还没有满足真正“智能”的要求错误:目前的可穿戴设备是“伪智能”,未来可能会有好的前景,也可能会寻找别的发展路径8. 主次颠倒主次颠倒,是指命题者把原文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换位或者拉平。尤其较难判断的是把具有主次关系的事物在选项中放在平行的并列关系中列举。应对策略:理清主次关系,最好能在阅读时就辨明作者的主次倾向。同时,涉及主次颠倒的题目,往往具有两个方面,还可能直接使用主要、大多、优先、关键、重要等等词语,要提高警惕。举例原文:对“网红”的制造而言,炒作是最重要的手段,炒话题、炒

11、绯闻等等,都成为了“造星神术”,同时,一些专业的公司也可能会帮助“候选人”提升一下声音或者外形素质。错误:包装公司主要通过炒作和提升“候选人”的声、形素质来打造“网红”。二、文言文阅读1.先看文章开头了解人物基本信息,然后直接看容理解题。因为一般四选项里有三正确一错误,且错误都是小细节,所以可根据此题,大致了解文章。(1分钟)2.再回到文章从头开始读,尽量快速,不要字字翻译,遇到加点字和划线句时再停下来。3.看到加点字后就立即联系前后文猜测字义,不要等到读完文章再回头猜,这样对字义的感觉会模糊。然后对照选项选,选项里若存在词性错误和词义错误,就选词义错误的那个。4.断句题,圈出句子里的人名地名

12、,千万不要代入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比如“也”在古代是语气词,“亦”才是表“也”的意思。古文多有节奏感,可以按字数划分,还可根据对应原则,比如此句:廷玉定规制/诸臣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常事”对应“要事”,“自上,下拟旨”重复出现。充分利用以上技巧和排除法,不难选出。5.容理解题,回到原文,比照细节,命题陷阱与论述类命题陷阱类同,不过围更小,难度也没那么大。6.翻译题。日常练习时,先圈出自己认为是得分点的字词,然后开始翻译,保留人名地名官职名,单字组词,连词成句检查,要确保翻译出来的句子和上下文有关联,若无关联说明翻译有误,且能直

13、译的情况下不要意译。翻译时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句式中的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以及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7.每做完一篇文言文阅读,就拿本子记下自认为有用的文言字义,以及翻译不准确、难度高的句子,还可以记下做某个题时自己灵感一现的方法。时时,在每次练习时加以运用。8.要是文言文底子实在捉急,就得多花点功夫。先看课本上的注释,买本文言文辅导书,重点看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这些基础,很熟悉很熟悉。三、传记类文本阅读(是最简单的)1.读第一遍。划出主要事件,以及文章中对传主的描写、评价。2.读第二遍。快速划出每段中心句、文章主旨句。3.看题目。圈出题目暗示,比如若题目是:文中说,“悲壮二字,

14、无壮便无以言悲。”请结合愈的经历理解这句话。题目给的暗示包括“悲壮”“有壮才能言悲”“愈的经历”,故从原文找答案时,我们要从愈的经历里找出何为悲,何为壮,然后加上自己分析性的语言,即可得到答案。4.组织答案。分析概括类的问题大多可从原文找到答案,答题时切忌照抄原文,最好是把原文中最关键的句子或词语圈出,重新组成最简练的句子。5.答题灵活。答案顺序最好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暗藏逻辑关系,充分利用文引用、文外联想的原则。7.要把传主品质概括到位是个难点。可从传主事件逐一分析,其他类似的概括问题如成长经历、成功原因可依据一些提示性虚词(也、更、同时、还、顺序词、不仅而且、虽然但是、即、总之、因此、举

15、例词)找到不同要点,再有就是看分答点。把这些要点全部标记出来,分清主次再写答案。8.做完题目对答案,注意答案每一点的关系,以及题目是否有答案的暗示,若是发现了巧妙的暗示和解题切入点,应当立即记在本子上。1 、分析形象类题目形象特点(四字词)+依据概括;形象特点+依据概括这种形式回答。2 、作用类题目突出了*的主题塑造*的人物形象;推动*的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加强了*的表达效果揭示*的环境/背景3 、语段赏析类(1)“画线句”赏析基本含义(解释涵义/揭示隐含义)+深层含义(点明手法+作用类)。(2)全文赏析类:语言的节奏:叠词使得文章上口而具有音韵感语言的特点:记述文: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说明文:简洁、生动活泼、平易朴实、幽默风趣、科学严谨议论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诗歌:语言新颖、含蓄、豪放飘逸,热情奔放散文:清新自然、朴素、具有感染力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和小说)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这种题比较难,要联系上下1-2句)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答题模板:看似写*(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