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准确审题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699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准确审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准确审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准确审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准确审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准确审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准确审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准确审题准确审题:最重要的大比规则高考作文的第一要着,是迅速而准确地审题。这是人才选拨考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则。审题,就是弄清命题者的“指令”,叫你写什么,就得写什么样。打个比方:当江苏40万考生都按照命题要求去打“排球”的时候,你却我行我素,去踢“足球”,这就是违背游戏规则了,“足球”踢得再好,也是无效的。审题的大忌,是匆匆扫描考题,正确的做法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咬文嚼字,把题目的意思看清楚。譬如这么默读: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超过800字。如此咬文嚼字,是力图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

2、主要的载体。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出现两次以上时,它就有可能是关键词。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中,4次出现了“你”(“你是怎样的呢”、“你的情况”、“关于自己”、“你的心理承受力”),可见考生必须写自己,然而,那一年,有许多人高度“忘我”,只写“他人”了。一道作文题中,关键词不止一个,考生应当尽可能地把它们都找出来,不能“丢三忘四”。如1996年高考作文要评说两幅漫画,关键词就有四个1“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的“欣赏”;2“对这两幅漫画中”的“两幅”;3“我更喜欢”中的“更”;4“写一篇议论文来表达你的看法”中的“看法”。1的指令是要求写一篇评论,不能写成读后感;2的指令是:要比较两幅漫画,不能只谈一幅

3、;3的指令是:只能写两幅都好,其中一幅更好;4的指令是:要发表议论,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是难度很大的一道题,数以万计的考行都考砸了。由于关键词不止一个,如果考生在考场上只在心里盘算,那就很可能有所遗漏,所以,不能“心算”,必须采用最“笨”的办法“笔算”,即把好不容易找出来的几个关键词,一一在试卷上圈出来。这样,就有了“物质”的“依托”,关键词就“跑”不了啦!为了防止被误解为“做记号”,可用铅笔画圈圈,写完后一一拿橡皮擦去。以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审题“操作程序”,可供各位考生采用。当然,正确审题关键永远是考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平时多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眼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如去年高考作文,就必须把握好“感情亲疏”的真正内涵,而不能理解为“浓淡”、“真伪”等。“话题作文”写作要领 “话题作文”已经考了5 年,十分“热门”,必须多多留心。从目前“模拟考试”的情况看,有几点应当引起师生的足够注意:不能写成命题所引用“材料”的“续后感”。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用来“启发”考生思路的一个“引子”,可算一次“作前辅导”。考生绝对不能围绕这个“材料”写“续后感”。今年南京“一模”,“材料”是一篇有关于“开锁”的短文,不少考生被这则“材料”困死了,机械地扣住“材料”谈自己的“感想”。这就不符合话题作文的要求了。不能简单地、僵硬地“复制”考卷上印发的“材料”。这种毛病,多

5、发生在考场记叙文当中。如今年南京“一模”作文,不少考生就编写了一个与“开锁”相似的“故事”:两个人共同面对一个难题,一人如何“蛮干”、“乱弹琴”,一人如何“巧干”、找“穴位”。结果前一人干得不好,后一人干得很好,等等。这就太肤浅了。如果所给“材料”是寓言,总是带有一定的“童言”色彩,如果考生不留心,顺着“童言”往下滑,就很可能写成“小学生”式的作文。去年考题“智子疑邻”是一则寓言,不少考生“童趣”大发,写成了以下式样的作文:不久前,我掉了一块橡皮,总是怀疑A同学拿了,因为我同他“疏”;而不怀疑B同学,因为我同他“亲”;结果恰恰相反,偏偏是B同学拿的,这说明情感亲疏是多么影响认知事物啊。期望今后

6、在高考作文中不再出现如此“低幼化”的倾向!同“给材料的议论文”不一样,“话题作文”可以不引用、不提及“材料”。“给材料的议论文”必须紧扣“材料”来写,如果在临场作文中找不到一点“材料”的影子,那就犯大忌了,不能及格;“话题作文”正好相反,考生可以不动用“材料”,将思路荡开去,但是,所以的“生发”和“跳荡”,必须保持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没有这种“内在联系”,同样不能及格。说得“极端”一些,“话题作文”的写作,可以不看“材料”,只要凝视引号里的那一句话或那几个字就好了!譬如:1999年的引号中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的引号中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引号中是“感情亲疏和对事

7、物的认知”,考生如果牢牢地盯住引号里的话,一般说来就不大会跑题了。请不要把“话题”直接拿来做自己的文题,一定要自己设计一个好标题。“话题”仅仅是一个写作的范围;你的文题,只能从自己的文章中提练,一定要有个性色彩。如:2000年考“心灵的选择”,一位考生写司马迁经过一夜的心灵搏斗,最后选择了“宫刑”,留下生命来写作史记,他没有简单地标上心灵 的选择,而是个性鲜明的标上了颇有诗意、颇有悲剧意味的历史从那一夜开始。这就大为增色了拿高分,必须有亮点目前高考作文的评分模式是:50分+10分。50分是基础等级分,10分是发展等级分。在江苏,只要“不走题”,加上“三基本”(文章基本上明白,基本上通顺,基本上

8、完整),就可以得到“基础等级”的上限分:4150分。但是,要想拿“发展等级”分,就不太容易了。首先,我们在41分50分之间树起了一块“界碑”45分,即只有“基础等级”分在45分以上者才有资格拿到一定的“发展等级”分。在此基础上,阅卷教师崧对每一篇作文进行综合评估,从文章的总体上进行审视,看该文有没有一两处“精彩”的地方,如果有,则给予相应的“发展等级”分。所谓“精彩”的地方,就是文章的“亮点”某一点“放光”,令阅卷教师眼睛为之一亮,心弦为之一动。我曾经说过多次:最“亮”的是“太阳”,没有“太阳”也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也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也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之

9、光都没有,那就与“发展等级”无缘了。“亮点”何处寻?最大的亮点乃是一个巧妙的、机智的构思。“机智”者,“亏他想得出来”也。每一个考生,都应当在巧妙构思上下功夫。这里边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一是热点问题的巧妙组合。现在电视上有“焦点访谈”、“大写真”、“社会大广角”之类,考生留意其中的话题,可以启发自己的构思。如1999年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个考生抓住了“失学少年”和“下岗工人”方面的热门话题,设计了两幅生活画面一位拥有亿万资产的企业家移植了失学少年苦娃的记忆,马上含泪在支票上写下赞助希望小学的款数;一位心情苦闷的下岗工人移植了另一位自学成才的建筑工人的记忆,顿时振作起来,充满希望地走向

10、未来。这位考生得了满分,他的作文已被广泛介绍,考生们可以找来仔细揣摩:二是在描画日常平凡生活画面时,精心加一点“味精”,或投下一场面激起波澜的“小石子”这种方法,大多数考生可以采用。如1998年“战胜脆弱,选择坚强。许许多多考生都写了面对“考试压力”。这是高考作文的大忌,因为近10万人一起扑向“考试压力”,其选材、构思的雷同便可想而知了!如何在“随大流”中显示出自己的“个性”?这就要借助构思的“味精”和“小石子”了。有一位考生也写“考试压力”,但是,他在人人都会写的“考试苦难”中加了“机智”的一笔书桌上的时钟因为电池快耗尽了,那瘦瘦的、长长的秒针爬到45分钟那一格时,再了爬不上去了,但它仍然在

11、拼命地振动,颤动,继续身上跳跃。作者回此受到了强烈的触动,于是,“亮点”发光了,分数也一下子上去了。“亮点”还可以是一个生动的、传神的细节描写。这在记叙文中尤为重要。“亮点”还可以是一个内涵较丰、颇有韵味的句子。例如:“夜晚,大都市总是繁华,外面的世界无法不精彩,但无论刮风下雨,夜校第一排坐着的总是他。”加“黑点”的那句话,本来写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颇好了,但是,作者却偏偏要弄成“无法不精彩”。为什么这样就很好?因为,当今世界下以飞快的节奏发展着繁华,“无法不”三字,使我们体察到潮流的奔涌,时光的紧迫,由此反照这位坚持上夜校的建筑工人(他),我们便更能把握到他的脉搏,倾听到他的心声,更能为

12、他的执着追求所感动。这就是“好句”所迸发的“光彩”,会使文章的档次跃上一个“台阶”。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在自己的文章中有“亮点”,有“光彩”,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注目凝神。要有实实在在的文体感这几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长,自由地选择文体。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进步。但是,“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在我们江苏省历来都要求学生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决不允许在一篇800余字的高考作文中,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杂乱地使用,搞成一个“大杂烩”。从总体上说,高考作文的文体一般分为两类记叙类和议论类。当你选择“记叙类”时,记叙、描写的分量要超过三分之二;当你选择“议论

13、类”时,分析议论的分量也要超过三分之二。在如今的监场作文中,特别是防止的是:既不实实在在地写人写事,也不实实在在地发表议论,而是一味地玩深沉、玩哲理、玩情感跳荡,全文零零散散,如“思想的碎片”在随意飘洒。这大概受了某种“网络散文”创作的影响。高考作文特别讲求实在,讲求合乎规范的“自由”,所以,必须充分地尊重文体的基本规则。先说“记叙类”文章。考生应当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小故事”,故事中有一两个比较鲜活的人物形象。这里边的“人”和“事”,都要围绕着你的基本构思,有助于展开某个较有意味和情趣的人生感悟。当然,由于只有800余字,篇幅有限,作者所叙说的故事不必太复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也不必太完整

14、,只要集中笔墨推出一两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画面即可。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注重细节刻画,不能一般性地陈说人物的所作所为,须知一个鲜活的细节描写常常顶得上平板的千言万语。我们鼓励年轻的考生,原汁原味地叙写、描画自己的学生生活,不要太拘谨,有点“另类”也无妨。再说“议论类”的文章。考生必须尽快地、明确地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然后围绕着这一论点,有层次地进行分析、议论。这是需要设置“分论点”(又曰“小论点”)。分论点不能太多,有两至三个即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式”的,也可以是“递进式”的,以“递进式”的为好。“议论类”的文章的主体,是“摆事实”和“讲道理”|,要以“讲道理”带动“摆事实”,

15、决不能以“叙”代“议”,篇篇都是举例。在一篇高考作文中,用“例”以少为贵,有一两个即可,最好是一“例”贯之。这就要求精选例证,并且善于“切割”例证把所列举的例子加以分解和剖视,弄清它的内部构造和因果关系。这似乎有点“八股”的味道。然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近年来许多考生不会扎扎实实地说理,总爱似是而非地玩“深沉”、弄“哲理”故议论文的规矩更有必要加以强调。与文体相关的,还有几个具体问题必须注意;1纯粹的抒情性散文,在高考尽量不要采用,因为容易空泛,容易飘浮;2“故事新编”特别难写,如果你没有“金钢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3科幻作品尽量不要采用,因为很难编得自然,编得有个性;4不要在考场

16、上大发诗兴,尽量不要用诗歌来完成高考作文;5不要在标题下搞“题记”,这些“题记”多为故弄玄虚的文字,往往倒了阅卷者的胃口,影响正常判分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后,在高考前夕,我还要很认真地强调一下:高考作文决不能“弯弯绕”、“太含蓄”,决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因为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不一样,其阅卷速度是很快的。此乃客观事实,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今年,江苏省有40万左右的考生,而作文阅卷老师不超过400人,并且必须在89天的时间内完成阅卷任务,否则就会妨碍整个高校招生的进程。我们阅卷老师也想跟平时评卷那样,从容不迫,细阅细品。但是,如若这么做,40万份试卷恐怕要阅到八月中秋月儿圆的时节!各方面皆不允许。面对此种情势,我还得在此讲一句老实话: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这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