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677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 长征课 题七律 长征课型诵读课主备人:个备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熟悉七言律诗的相关知识,体会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包含的感情;2. 了解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力;3. 学习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 点学习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难 点体会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包含的感情。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反馈一、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工整地抄写两遍。逶迤( )磅礴( )云崖( )岷山( )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1)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金沙水拍去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3通过上网查询及翻阅历史书的方法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及有关故事。二、合作互学(一)交流讨论“预学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三)再读课文,感知诗歌大意。1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水,历尽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面对这些红军的态度是什么?(用诗中的词语回答)2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诗人不可能一一表现,他选取了红军战士走过的一条岭、两座山、两条水,你能找到吗? 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反馈3七律 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个短语概括每

3、幅画面的主要内容。三、点拨导学 (一)品析诗句,体会红军精神。1诗歌颔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诗歌颈联中的“暖”“寒”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3诗歌尾联中的“三军”指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1935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史实。那作者又为什么要在诗中说成是“三军过后”?(二)总结全文从七律 长征中我们感受到红军怎样的精神?诗歌仅用56个字就表现了这一点,这体现了此诗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四、检测练学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七律( )等闲( )wi y( )( ) png b( )( ) 云y ( )mn( )山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七律 长征这首诗押的是 韵,韵脚是。(2)诗的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3)诗眼是一首诗的灵魂,把握住一首诗的诗眼,可以更好地理解诗的主旨,本首诗的诗眼是 。(4)诗中高度概括红军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5)诗中描写山和水的对偶句分别是: 五、课后作业 1.完成导学案“拓展阅读”练习。2.背诵全诗。【教后记】: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