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地理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564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地理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地理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地理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地理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地理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地理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地理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地理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高考目标导航】最新考纲特别关注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结合新发生的地震、火山等灾害,考查地震波的特点及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纵波 固液气三态横波 固 态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 、 、 )(2)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名称范围深度主要特征地壳地表 平均17千米(1)固态,由各种岩石组成(2)各地厚度不一(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地幔 界面 界面17 千米(

2、1)固态,硅酸盐类物质,自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2)上部有一软流层(3)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地核古登堡界面 29006371千米(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2)物质成分以铁和镍为主(3)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 、 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水圈 但不规则的圈层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生存环境与大气、水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要点讲解】五、地

3、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包换比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层面,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感悟高考真题】(2010江苏地理T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考点模拟演练】一、选择题地震波又可分为横波和纵波,它们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3题。

4、1.横波和纵波的共同之处包括( )都能通过固体传播 都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传播的速度相同 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A. B. C. D.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3.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点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4、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A、B、C

5、、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5、6题。5.图中M和N的数值应分别为( )A.42、38 B.44、38 C.42、36 D.44、366.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读图3,回答7、8题。7.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为水圈 B.为岩石圈 C.为软流层 D.为下地幔8.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C.圈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

6、。回答912题。9.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10.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11.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13.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

7、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E、F合为岩石圈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环境二、非选择题14、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约为_,B处地壳的厚度约为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_。15、读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变化趋势是_。(6分)(2)N地的地壳厚度约为_千米,该地的地形可能是(5分)(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湖泊(3)影响图中河流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9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